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商務會計的發展與其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歷程及現狀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990年—1993年,開展EDI的電子商務應用階段;1993年—1997年政府領導組織開展“三金工程”階段;1998年開始進入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階段。
我國從90年代開始開展EDI的電子商務應用,是國家計委、科委“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之一。主要在對外貿易運輸、化工進出口等領域的企業實施。1993年金關、金卡、金稅的“三金工程”及隨后在我國召開的“電子商務國際論壇”為我國的電子商務奠定了基礎,并使電子商務概念得到大規模宣傳,使人們對電子商務概念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1998年3月,我國第一筆互聯網網上交易的成功更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隨后銀行電子商務系統的建立、政府上網、企業上網,電子政務(政府上網工程)、網上納稅、網上教育,遠程診斷等廣義電子商務的啟動,標志著我國電子商務進入了務實發展階段。
如今,電子商務已經得到了大規模的開發及利用。全國稅務系統計算機廣域網點已超過4000多點,基本建成全國性稅務計算機網,全國2000多萬戶納稅人納入計算機管理,全國75%的稅款通過計算機征收,防偽稅控系統已在全國推行,稅務部門在部分地區開展網上申報與繳稅的試點,網上征稅已也已經全面實施。行業電子商務平臺的建立,使企業商務行為越來越多。電子商務已發展成為我國新興的、主力商務形式。
二、電子商務對會計的影響
電子商務是我國商務活動中的新生事物,而電子商務條件下的會計領域則更是我國會計乃至世界會計發展的新興領域,因而許多有關問題還處于不斷的摸索、改進、修正的過程中。電子商務對會計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一)電子商務對會計理論的影響
會計假設是根據變化不定的社會經濟環境所作的合理推論。現行財務會計是建立在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四項假設之上的。但是隨著電子商務的到來,原有的會計所依據的社會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會計假設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在電子商務時代,經濟活動的復雜性導致經濟信息的復雜性。經濟信息在向會計要素轉化時,現有的會計要素分類不一定能反映經濟活動的全貌,即實際經濟信息和會計信息之間發生偏差。而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卻在提高,所以,對會計要素進行更深層次的劃分成為必然。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高速處理器的出現,使信息加工的速度越來越快,也使對會計要素進行更深層次的劃分成為可能。會計要素將會被劃分得更有層次,從而能更加準確地反映企業資金的運動狀況。
(二)電子商務對會計實務的影響
在買方市場上,傳統的商業模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廠房、卡車等曾經決定企業競爭力的資產等不再是會計核算的主要內容。財務分析成為會計工作的主流,人人都將是會計信息的處理者,傳統的會計核算不再是主要工作,會計信息管理、決策分析將占據主要部分。同時資產按現時價值、可變現凈值計價成為可能。通過在線訪問可以從網絡上獲得最新的資產成交價格信息,用現時價值對資產計價。
(三)電子商務對歷史成本原則的影響
作為傳統財務會計一個重要原則的歷史成本原則由于客觀可靠、可驗性而得到了普遍的采用。但是,歷史成本原則在互聯網環境下受到很大的沖擊并且在電子商務方面將逐漸退出會計工作領域。因為網絡公司的交易對象大多是一些活躍于市場的商品或金融工具,價格波動非常頻繁,歷史成本信息不能公允地反映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且解散等情況可能經常發生,從成立到解散可能只有較短甚至極為短暫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盡管歷史成本計價的時點與清算時的時點相距不遠,但因為非持續經營,歷史成本不可能反映公司的現金流量信息。加之歷史成本是一種靜態的計量屬性,公司管理當局無法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財務會計為企業提供決策的支持職能無法正常發揮出來,使得歷史成本原則已經不適用于電子商務時代的會計工作,所以在電子商務時代,歷史成本原則將慢慢淡出電子商務會計工作。
(四)電子商務對會計信息安全及人才需求的影響
電子商務時代,電子符號代替了會計數據,磁介質代替了紙介質,會計信息通過網絡進行傳遞。由于Internet的開放性特征和本身的資源缺乏,從而使會計信息安全受到威脅。內部人員對原始會計信息進行非法篡改或泄密、網絡黑客或競爭對手的惡意修改,網絡系統遭受破壞等等對會計信息安全構成了巨大威脅。所以電子商務時代對計算機人才的要求更注重職業道德及網絡應用能力。
傳統會計在空間、時間和操作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業務一般較單一,與其它業務聯系較少。而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網絡環境使得會計核算簡單化,整個財務成為企業業務鏈的中心環節之一,會計人員必須擁有相關的管理知識和網絡知識,否則財務業務流就會因此減慢,影響整個企業的效率。具有高度職業道德、多方面知識綜合的會計人才是電子商務時代所急需的。
三、電子商務會計發展分析
通過分析電子商務對會計的影響,可以更好地認清電子商務會計發展所需要的條件。作為電子商務與傳統會計的結合物,電子商務會計將會對傳統會計理論框架產生巨大的沖擊,同時也孕育著會計應用領域內一次劃時代的制度變遷。隨著電子商務會計的逐步實施,電子商務會計發展將會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一)電子商務對會計服務范圍的要求
電子商務要求會計服務范圍更加廣泛。會計為了更好地適應電子商務的客觀要求,服務于這個大市場,其服務范圍也應不斷地擴大,不但要服務于物質生產領域,而且還要服務于非物質生產領域,面向政府、流通行業、生產行業、消費者以及國內外貿易的各個方面。
(二)電子商務對會計手段的要求
電子商務要求會計手段多樣化、現代化。在電子商務中,企業運用各種現代化的電子信息工具,諸如EO(S電子貨幣)、EDI(電子數據交換)、E-MAIL(電子郵件)、BB(S電子公共系統)等系列化、系統化的工具,使得各經濟主體間的交易得以迅速、準確地進行。為了不斷地滿足財務報告需求者的客觀需求,必須采用多樣化、現代化的手段為企業服務。在會計電算化和網絡會計的條件下,會計實時報告系統的應用更加速了財務報告生成的及時性,為會計的充分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
(三)電子商務對會計發展的要求
電子商務要求會計市場國際化。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擴散,會計市場必將打破國界而趨于國際化,使得全球各地區的人們可以在國際化的會計市場中方便地尋求自己所需要的會計商品;同時也可提供自己的會計商品,實現會計商品等價交換的雙重偶合。會計市場國際化為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