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技術對環藝設計的影響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計算機與通信技術支撐下用以采集、存儲、處理、傳遞、顯示那些包括聲音、圖像、文字和數據在內的各種信息的現代化技術,正影響著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的方向與速度,主要表現在下面幾方面:
1.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mputerAidedDesign)指利用計算機及其圖形設備幫助設計人員進行設計工作。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通常要用計算機對不同方案進行大量的計算、分析和比較,以決定最優方案;各種設計信息,不論是數字的、文字的或圖形的,都能存放在計算機的內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檢索;設計人員通常用草圖開始設計,將草圖變為工作圖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給計算機完成;由計算機自動產生的設計結果,可以快速做出圖形,使設計人員及時對設計做出判斷和修改;利用計算機可以進行與圖形的編輯、放大、縮小、平移和旋轉等有關的圖形數據加工工作。CAD技術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運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藝術設計者設計圖形的效率、設計圖形的規范性及其美觀性。
2.地理信息系統技術(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在計算機軟硬件支持下,把各種地理信息按照空間分布及屬性,以一定的格式輸入、存儲、檢索、更新、顯示、制圖、綜合分析和應用的技術系統。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用到的功能有放大、縮小、全圖、刷新、圖層控制以及面積量算、距離量算。這一基本操作功能適用于景觀設計、城市規劃設計等方面。
3.網絡技術(Internet)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主要使用電子郵件(E-mail)來進行設計上的溝通與交流;查找設計所需圖文信息;文件傳輸(FTP)能發送或接收非常大的影視、圖片、文字等信息。
二、電子信息技術對環境藝術設計各個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
環境藝術設計是人類對生存環境的美的創造。設計是人類對世界認識的反應,是人類治理世界的反映。在漫長的設計過程中,融入了人類自身的豐富的感情、人類的審美意識和創新意識。人類從適應自然環境到改造自然環境再到人與自然環境互動地發展。環境藝術設計是以自然環境為出發點,用科學的電子信息技術為手段結合藝術設計的方法,來解決自然、人、社會三者環境之間的關系。
1.環境藝術設計中使用的電子信息技術
環境藝術設計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詳圖等的繪制完成需要CAD以多種方式創建直線、圓、橢圓、多邊形、樣條曲線等基本圖形來完成。CAD提供了正交、對象捕捉、極軸追蹤、捕捉追蹤等繪圖輔助工具。正交功能使用戶可以很方便地繪制水平、豎直直線,對象捕捉可幫助拾取幾何對象上的特殊點,而追蹤功能使畫斜線及沿不同方向定位點變得更加容易,能夠確保繪圖的精確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三維圖可以用CAD創建3D實體及表面模型,能對實體本身進行編輯。城市規劃設計,用GIS對綠地、高層建筑物、車流等資料進行分析處理,把各種信息(影像、圖件,相應的數據及文字資料等)按空間分布或地理坐標,以一定的格式輸入、存貯、檢索、分析和重新編輯,可屏幕顯示,也可打印成圖。這就為綜合的、多層次的景觀空間格局的研究奠定了基礎,提供了理論依據。GIS由于其對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的統一管理與分析能力,彌補了原來城市規劃純圖形、純文字的缺陷,使空間數據的圖形表達與屬性數據的空間分析有了很大的提高。
2.環境藝術的管理
電子信息技術對環境藝術管理的影響表現在辦公自動化方面,目前的辦公自動化主要是提高環境藝術管理部門內部的管理水平、質量和效率。隨著社會的信息化,通過因特網可以建立環境藝術管理部門與藝術設計者之間的有效信息通信渠道,可以通過因特網實現網上申報,申報單位只要在與因特網相連的計算機上就可以完成申報過程和提供所需的材料,審批可以在因特網上完成。環境藝術管理與環境藝術設計的緊密結合,實現管理與設計的一體化,審批的結果可以電子數據的形式迅速地反饋給藝術設計部門,而藝術設計部門可盡快地將設計結果以電子數據的形式提交給環境藝術管理部門,這些信息的傳輸可以通過因特網來完成。環境藝術管理部門與藝術設計者可以通過GIS進行資料信息管理。環境藝術設計創作必須具備真實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個不能移動的空間,受制于周邊眾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這也是它區別于其他造型藝術的一個鮮明特征。環境藝術設計通過透視和不同的表現技巧,描繪了不同的視覺的空間,環境空間是可以讓人接觸的造型空間。將真實地址的人口、交通流量、建筑實體、構筑物、附屬設施、空間環境、地形、水土、氣候、植被的相關信息輸入程序;將這些信息存貯、分析后進行重新編輯使得環境藝術設計一步到位地把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作為有機的整體統一起來,使城市規劃資料管理方便。設計者可以將GIS中儲存的信息進行比對,設計出適應城市發展的環境藝術設計。同時,用GIS建立環境藝術資料庫,用網絡技術做平臺傳輸環境藝術管理者和設計者所需的數據信息、影像文件。
3.環境藝術設計研究
在我國環境藝術方面設計的繪圖軟件大多是CAD平臺開發的,城市發展越來越快,加大了用圖量,伴隨著GIS技術的廣泛應用,環境藝術設計信息化的進程大大加快,許多數字測圖的后期工作都要求建立GIS數據庫。CAD和GIS都是空間信息處理的技術和系統,但側重面不同。CAD主要是繪圖工具。與CAD相比,GIS一般具有更為強大圖形數據管理功能,能適應對大量地圖數據進行統一管理。所以我們要把CAD數據轉為GIS數據,便于瀏覽、查詢、更改。通過CAD繪制的環境藝術設計圖作為GIS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數據源,然后利用GIS的空間分析及二次開發功能,建立GIS空間及屬性數據庫。不但從技術方法上,而且在工作思路上,都將會對整個環境藝術設計的全局帶來重大的影響。在CAD與GIS轉換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CAD中圖形數據結構與GIS不同使得它們不能直接轉換;CAD與GIS圖層使用的功能側重點的不同,造成一些類似物、符號無法識別。這些問題還有待解決,如何將CAD與GIS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服務于環境藝術設計方面是現階段努力的方向。環境藝術設計是以滿足某種實用功能為前提的,而實體是實用功能的載體。這些實體包括了建筑體、構筑物、附屬設施、空間環境、地形等,我們可以利用電子信息技術解決實體設計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體現出環境藝術設計所具有的功能性、時空性、民族性及地域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