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產品溯源系統對品牌影響與營銷啟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居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已成為社會聚焦的熱點問題。文章立足于我國農產品溯源系統的構建現狀,首先探討了農產品溯源系統對于企業品牌產生的影響類型,其次對農產品溯源系統對品牌營銷方面的啟示進行了探討,并分為企業、政府兩個層面提出了可操作的建議與意見,致力于有效促進農產品溯源系統的構建水平,為提升我國的食品質量安全以及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關鍵詞:農產品溯源系統;品牌價值;營銷策略
現階段,我國傳統的農產品管理工作基本都是關注加工過程,對于產品供應鏈的其他環節重視程度不高。然而,根據相關研究結果證實,真正影響農產品質量的環節眾多,任何一個環節把控不到位都可能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與大規模的食品安全問題。農產品溯源系統作為一種物聯網技術背景下開發并研制而成的技術,其具有許多其他管理技術所不具備的優勢,可以實現多供應鏈各個環節的集中高效監管。為進一步探討農產品溯源系統對于企業、政府開展品牌營銷活動的啟示,現就其基本定義與特征簡單介紹如下。
一、農產品溯源系統概述
農產品溯源系統最早出現于20世紀的末期,當時英國瘋牛病引起了世界范圍的恐慌,歐盟的消費者開始對政府食品安全方面的監管能力產生懷疑,隨后農產品溯源系統就開始在歐盟成員國內逐漸形成并完善,通過完善可靠的詳細信息來指導消費者消費。從基本原理上來看,農產品溯源系統技術包括有質量管理體系、食品安全以及安全管理體系,同時還有農業規范與生產規范等多個認證環節組成。通常意義上,農產品溯源系統技術主要依靠預防與控制兩個基本環節,通過覆蓋產品的全生產過程來建立預防管理機制,并采用源頭控制的方式進行針對性的管理,控制本身則是對各個環節進行控制。借助于農產品溯源系統,一方面可以幫助消費者更為理性科學和安全的消費,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品牌營銷與質量關系不緊密的問題,從而實現凈化市場,導向經濟發展方向的功能。
二、農產品溯源系統對品牌的影響
1.提升品牌競爭力作為企業和地方政府而言,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和區位優勢是確保農產品銷路和附加值的基本條件。借助于農產品溯源系統,可以有效展示農產品的產地與質量優勢,消除消費者對于質量、安全性方面的顧慮,從而實現高效消費、理性消費。如此一來,投入大量成本進行產品質量控制的企業才能夠獲取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口碑,進而提升企業的品牌競爭力,打造放心農產品。我國是農業大國,但并不是農業強國,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國際口碑都不如許多發達國家。因此,只有不斷夯實農產品溯源系統的建設和推廣,才能積極響應全球化的號召與需要,實現我國向著農業強國方向的積極轉變,這也是理論界、實踐界都要實現的基本目標之一。
2.規范市場競爭環境農產品本身具有生產相對隱蔽的特征,特別是在進行前期生產時,往往無法通過后期的農藥殘留檢測或者其他檢測技術手段來分析判斷其是否達到相應的質量控制標準。在這樣的技術盲點下,催化出了一批為了控制成本、降低售價來占領市場的不良商家,利用低成本生產和劣質化產品來侵占市場份額,甚至產生“惡幣驅逐良幣”效應,導致許多良心商家也被迫降低生產技術與應用標準,整個市場進入惡性循環。但是,借助于農產品溯源系統的應用與推廣,可以很好地解決市場競爭環境的問題,所有農產品都可以得到各個環節的展示,品牌環境得以凈化,印證了在質量方面投入的價值。
三、農產品溯源系統對品牌營銷的啟示
1.對企業營銷的啟示農產品溯源系統的出現對于企業進一步開展品牌營銷工作具有重要影響,其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構建農產品溯源系統管理工作作為企業本身,無論體量大小,想要憑借一己之力構建完善的農產品溯源系統是十分困難的,特別是在流通、加工等環節往往需要多個企業與地方組織共同協作才能夠實現。所以,農產品相關企業結合農產品溯源系統的特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品牌特色與綜合競爭力才是保證市場健康的關鍵。首先,應在生產環節挑選優質的產地環境,包括水資源、土壤以及空氣資源等均最小可能出現污染的情況,并確保動植物生長周邊環境沒有污染源;其次,有好的種子與種苗。在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需要選擇合理的產品進行育種,包括非轉基因、病蟲害等情況都要把控好;最后,加強對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進行業務培訓與監控,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及激素類藥物的情況發生。在農產品溯源系統建設完善后,在實踐中要注意預防上述情況的發生,一旦出現將對品牌形象造成不良影響,更甚者將直接導致企業嚴重虧損甚至瀕臨破產。(2)關注農產品信息傳播的價值與效果農產品溯源系統對于信息的管理效率要求較高,因此作為企業應充分利用好這一點,提升信息傳播的功能與價值,主要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首先,企業在獲取農產品信息時應該縮短傳播渠道,同時確保信息能夠時刻保持暢通、真實;其次,要進一步加強農產品信息管理,充分體現出產品的價值與特殊屬性,并關注產地環境的污染、產品品種以及生產加工無添加等內容,確保做到全程可視化。(3)完善產品供應鏈農產品溯源系統的建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完善的產品供應鏈作為技術支撐,具有物流和時間兩個層面上的約束,因此要進一步加強供應鏈管理,優化完善生產加工環節,做到品種安全、環境無污染以及全過程可視化。
2.對政府農產品質量管理工作的啟示(1)政府重視農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農產品溯源系統的構建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與幫助。作為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安全質量的監督與管理工作,避免出現信息不對稱以及市場失靈等問題。在構建農產品可追溯體系的同時,需要做好農產品的生產加工與流通管理,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與管理水平,確保產品安全,實現消費者放心。在實現信息可查詢的基礎上,構建農產品可追溯體系是確保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2)充分發揮政府的導向職能地方政府部門應積極發揮自身的導向職能,實現生產環節的監管,加強農業投入,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強農業用地的監管,實現管理模式與方法的創新,給農業用地進行編碼管理,并確保產地信息可追溯性,以此來保障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的合理性;其次,加強農業用種監管,在部門內部應該加強農作物市場檢驗與檢查,同時確保好動植物檢疫的常態化與規范化,以此來確保農產品的整體質量穩定性;最后,加強農藥、化肥的監管,嚴格控制好生產流通各個環節。(3)充分發揮政府在農產品加工環節的監管作用充分發揮政府在農產品加工環節的監管,需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具體工作:首先,加強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宣傳與技術引導,督促企業參與到道德規范化建設活動當中,以此來引導小作坊企業提升安全意識,樹立自律意識;其次,狠抓農產品源頭加工,確保各級監管部門監管到位;最后,健全完善農產品的安全體系構建工作,通過預警制度與風險監測分析機制促進各項管理工作的落實。(4)完善農產品溯源系統完善農產品溯源系統,需要結合農產品的原產地、追溯制度要求以及質量標識要求等多個方面進行調整,在食品可追溯方面繼續出臺相關政策,通過針對農產品的特征進行追溯管理,確保法律的完善性與完備性。總結綜上所述,農產品溯源系統的出現與發展是社會物質文化形態達到一定水平的必然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與質量穩定性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滿足了農產品市場競爭關系與市場架構的客觀需求。隨著農產品溯源系統的不斷完善,企業需要結合現階段的品牌營銷、管理階段,不斷完善產品供應鏈的管理與信息價值管控。同時,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自己在相關領域的職能,通過加強農產品溯源系統的落地,確保多環節監管,為優秀農產品企業提供更多的支持與幫助,推動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不斷提升,促進行業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士杰,劉紅軍.O2O模式下的生鮮農產品溯源方案[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35(09):12-16.
[2]李靜,毛莉君.區塊鏈技術在農產品溯源系統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信息科技,2018,2(06):192-193+196.
[3]張延華,楊兆鑫,楊睿哲,金凱,林波,司鵬搏.基于區塊鏈的農產品溯源系統[J].情報工程,2018,4(03):4-13.
[4]張蘇嘉.基于移動終端設備的農家食品溯源系統設計[D].華僑大學,2018.
[5]白魚秀.榆林農產品安全溯源系統設計[J].榆林學院學報,2018,28(02):93-96.
[6]孔祥明,趙越.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系統建設探究[J].寧夏農林科技,2018,59(01):43-45.
作者:石依靈 單位:清遠市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