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World Cafe構建電子專業課堂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中職電子專業課堂現狀分析
1.教師“教”的困惑
(1)教改理念與教學實踐存在距離。
目前中職教師都在努力踐行課堂以學生為主體,電子專業課堂更是以注重專業技能實訓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們仍然不能很有力地打破原有教與授的模式,多數教師還在沿用原有的知識體系,新課標沒有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2)教師付出與課堂效率不成正比。
現行中職電子專業教學中,教師挖空心思備課,想著花樣上課。但電子專業知識起點高、專業性強,深奧枯燥,加之上課方式大多是通過聽、講、演、練來完成的,學生感到厭倦無趣是情理之中的,課堂效率與教師付出很不成比例。
(3)教學資源開發力不從心。
現在電子業發展很迅速,現有的電子專業教學資源已不能很好地適應行業的需求與學生的需求。要跟上需求的步伐,教師就得依據教學實情自主地開發課程,修正教學內容。這給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戰。
2.學生“學”的困惑
(1)學習目標不明確。
據調查,由于中考失利,中職電子專業學生大多數不是因為喜歡電子而選擇這個專業。在各種無奈因素促使下盲目的選擇導致他們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學習目標與生活動力。典型的表現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2)學習方式無實質性轉變。
現在的電子專業課堂雖然更注重了專業技能的訓練,但課堂上還是以解決“是什么”“為什么”居多,學生的“練”多數情況下也只是被動盲從,無創造性發展。
(3)學生“軟能力”得不到提升。
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核心體現在“硬能力”和“軟能力”兩個方面。其中,與職業崗位能力相關的能力我們稱之為“硬能力”,而體現在專業技能之外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通用能力則稱之為“軟能力”。目前中職電子專業的教學已把學生“硬能力”的訓練放在了首要位置,但往往忽視了學生能獲益終生的“軟能力”培養,從而導致我們的學生缺乏最基本的職業意識,沒有良好的職業形態和職業習慣,溝通協調、學習創新等能力也較弱。這在社會競爭中自然就處于劣勢了。針對上述教學中存在的困惑,我們在電子專業課堂上借鑒“Worldcafe”教學手法,嘗試把課堂最大限度地交給學生,努力構建課堂氛圍“有藝術”、課堂教學“有效果”、學生能力“有提升”的學生“自駕式”三有課堂。
二、借鑒“WorldCafe”教學法,構建自駕式電子專業課堂
1.悟“WorldCafe”教學法,啟教學改革之門
“WorldCafe”(世界咖啡)教學法是眾多小組合作、自主學習教學法中的典型,筆者第一次知曉“WorldCafe”教學法是在德國學習時親身感受到的。它以美國著名的學習專家埃德加•戴爾的“學習金字塔”理論為基礎,將學生按人數分成4組,可以每組一個學習主題,也可以各小組共同討論一個學習主題,并運用思維導圖或其他各種方法完成和記錄主題的討論結果并匯報展示、考核評價。該教學法強調的是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和實踐度,之所以稱為“WorldCafe”(世界咖啡),是因為它在學生討論時組與組之間的人員會帶著問題按照一定的方式進行輪換。先是組長留在原組,組員進行輪換。當組員每組都輪換了一遍后,再進行組長的輪換,輪換方式與組員輪換一樣,直到每組組長和所有組員都回歸原組原位。然后匯報成果,和老師一起總結、反饋、評價。該教學法的優點是能最大化地杜絕小組合作學習中偷懶的“閑人”現象,它可以讓學生在自我安排、自我設計的課堂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各抒己見,對教學主題的討論深入透徹、集思廣益、縝密精準。在德國學習時深感這種教學法不僅令課堂氣氛活躍輕松、教學效果好,還可有效鍛煉學生的合作互助、溝通表達、適應控制、學習創新、分析應對等社會能力,也就是我們說的職業“軟能力”。在此啟發下,筆者立足于常態教學,在平常的電子專業課堂上嘗試從選題、備課、上課、講評、出練習、出試卷、批改、考核等方面把教學最大限度地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駕馭課堂的主體。
2.參“WorldCafe”教學法,建學生“自駕式”創新課堂
“高效”是課堂教學改革所追求的目的,這個目的促使我們不斷探索新的、高效的方法。目前學習小組是高效課堂的法寶之一,與傳統課堂相比,小組合作學習在一定程度上開放了教師的授課理念,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并鍛煉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但是滿堂灌、一言堂現象還是普遍存在,學生的角色由教師來安排,學生的臺詞也由教師來設計,教師霸占著話語權和課堂的控制權,整個教學過程在預設程序下按部就班。但,實踐證明,學生并不喜歡一切都由教師操控的課堂,他們更期待在課堂上的真正自主與個性的開放。學生“自駕式”課堂就像當下流行的“自駕游”一樣倍受學生的喜歡,它是基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又一創新。我們參考德國“WorldCafe”教學法,在課堂上創設像自駕游一般給學生更輕松、更自由、更自主的氛圍。這種學習方式是在充分考慮學生心理需求與學業需求的基礎上,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由學生自己來選擇學習內容,自己來安排學習方式,自己來設計學習活動。這種方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到主宰課堂的愉悅,課堂形式猶如放風箏,學生是一只只在空中翱翔的風箏,教師是那攥著風箏線的有力大手。
3.踐“自駕式”電子專業課堂,促學生就業“軟能力”提升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任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都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在一年多的電子專業教學實踐中,我們深切感覺到學生“自駕式”課堂給教學帶來的喜悅。現以課例《組合邏輯電路設計的復習》來闡述學生“自駕式”課堂的設計與實施。這節復習課,我們摒棄了“講解方法—出題—講題—出題—練習”的題海戰術做法,在師生的共同建構下,采用學生“自駕式”教學,讓學生在“給我一雙翅膀”的優美樂曲中“輕舞飛揚”,在“綻放的微笑”中乘著音樂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電子課堂上。
整堂課分為4個樂章:給我一雙翅膀、輕舞飛揚、綻放的微笑和自由翱翔。第一樂章:贈自信翅膀,為自駕課堂奠定基礎;背景音樂:《給我一雙翅膀》優美音樂中,教師緩緩踏上講臺。伴著這首歌,教師向學生傳遞著這樣的信息:你們個個都是欲展翅高飛的雄鷹,知識就是你們的翅膀。有了這雙翅膀,你們就能迎來課堂上的陽光。然后進入學生自己設計的“你問我答”環節,導出這堂課要復習的知識——組合邏輯電路設計的五部曲。在這個環節里,學生以組為單位向其他組成員發出挑戰,提問回答,回答出來的小組可獲得提問權向另外的組別挑戰。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對錯由提問組來判斷,如果判斷回答錯誤,那提問組有權想出一個“獎勵辦法”來懲罰回答問題者。這種“獎勵辦法”通常是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小游戲,以此創設一種輕松歡樂的開課氣氛,令學生在游戲中也復習了課題相關知識。第一樂章彰顯了“小組互教”的教學理念,這一理念解決了程序性知識與策略性知識形成的問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主持人”的角色,引導學生為本次“自駕”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樂章:展翅輕舞,為自駕課堂揚帆起航;背景音樂:《輕舞飛揚》在學生重溫了組合邏輯電路設計的方法以后,教師告訴學生:這就是此課賴以飛翔的自信之翅,擁有了這雙翅膀,你們就能展翅輕舞。接著進入“齊心協力”環節,集眾人之智慧就“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這部分知識進行即興命題,每組出一題并求解出正確答案以求證自己所出題目的準確性和嚴謹性。在出題的過程中,每組學生都希望自己出的題目有水準、有難度、有創意,展示時能彰顯本組的雄厚實力。他們認真地進行組內分工,有的負責翻看教科書,有的負責尋找練習庫,有的負責查找網絡資源,一個個勁頭十足興致勃勃地參與其中。整個教室里洋溢著濃濃的研討氣息,大家都在為自駕課堂鉚勁揚帆,準備駛向成功的彼岸。從教學角度來講,學生自己出題的過程其實是對所學知識的一次全面溫習,既要綜合考慮題目涉及的所有知識點,又要考慮題目的可行性與實踐性。這個環節不僅強化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還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與分析能力。第二樂章彰顯了“組員互助”的精神,此刻教師只要巡視各組,用欣賞的眼光期待學生自駕的揚帆起航。第三樂章:綻放微笑,展現自駕課堂魅力;背景音樂:《綻放的微笑》“齊心協力”環節通常需要花時10~15分鐘,在學生一張張綻放微笑的臉龐上,教師讀到了他們揚帆的喜悅。他們一個個躍躍欲試,都希望自己小組努力的成果能得到別人的肯定與仰慕。課堂上再一次充滿了挑戰與應戰的氣息,過三關斬六將勢在必行。這時不需教師引導,整堂課已進入了“過關斬將”的環節,各組爭先恐后地呈現自己的題目,并搶著挑選別組所出題目進行“攻克”,群策群力進行解答。解題的過程不僅是對知識的又一次復習,更是小組成員互助協作、獨學群學相融的體現。教師此刻是一本隨時接受學生求助的“工具書”,在一旁迎接著每一位需要求助的學生,并給予適當的鼓勵。解答得對與否,在學生自駕課上教師是不必發表點評的,這些權利完全交給每個出題的小組。他們可以生生自評,更可以生生互評,點評精彩紛呈。學生對題目的講評或批改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更進一步提升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應用能力。第三樂章是彰顯學生“自駕”課堂魅力的重要環節,其中的“小組互考”理念令教學內容二度開發,使課堂轉型為研討型學習。“小組互評”的理念則巧妙地解決了掌握目標與成績目標關系的處理問題。這種評價方式在學生腦海里留下的印記遠遠比教師的單一評價要深刻得多,同時學生的溝通表達、分析研究、應變歸納的能力也在無形中得到了提高。第四樂章:自由翱翔,拓展自駕課堂空間;背景音樂:《自由翱翔》每一堂有深度的課都不是僅僅停留在現有的知識結構里的。把所學知識向空間拓展才能更有效地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對知識重新建架的能力,這也是學生走向職場必備的“軟能力”之一。因此課堂的最后一個樂章令學生們隨著音樂在自己的創造天空自由翱翔。他們有很多奇思妙想,他們相互激勵、思想碰撞出火花,為他們以后的終身學習能力捶打著自己。可見,學生“自駕式”電子課令枯燥乏味的理論復習面目一新。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了解題的精華,更鍛煉了他們合作互助、溝通表達、分析應對、創新向上的職業“軟能力”。
三、成效與反思
1.成效
(1)以學定教,令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自駕式”中職電子專業課堂立足于學生,以學定教,高度相信學生、調動學生、引導學生、發展學生,真正在“傳道、授業、解惑”;學生變了,注意力集中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主動性增強了;學生能有效做到抬頭學習、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2)以人為本,令學生就業“軟能力”真正提升。
自駕式中職電子專業課堂重視課堂中非智力因素“軟能力”的培養,學生的“需要、動機、態度、期望、歸因、自我效能感”等在課堂上被充分激發了,教學質量得以提升了。
(3)以學促教,令教師在實踐中成長。
自駕式教學方式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社會能力,激發學生的潛能。在與學生共同構建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在學生努力展示自己實力與成果的表現中,我們教師可以驚喜地發現學生身上很多的優點與潛力,這些也許正是我們教師所欠缺的。吸取學生的長處,補自己之短處,可以更有效地促進教師自身的成長。
2.反思
(1)自駕式中職電子專業課堂教學的落腳點是學生,目前我們嘗試的主要是對復習課的自駕。
如何將自駕式教學延伸到不同的課型(比如新課、實訓課等)、在不同課型里真正做到突出學生這個主體、引導學生共同參與,是我們后續研究的領域。
(2)電子專業深奧難懂,并不是所有的課題都適合學生自駕。
對于課程新知識中難度大、起點高的課題學生自駕有相當的難度,若硬性推進學生自駕有可能挫敗他們的自信與興趣,所以自駕式中職電子專業課堂應選擇適合學生自駕的教學課題。整合教學資源,整理出適合采用自駕式教學方法的教學內容并編輯精品課例集是我們課題的后續工作。對于不適合自駕的教學知識可以增重教師在課堂上的指導權重,我們稱其為“半自駕”課堂。“半自駕”課堂將與“自駕式”課堂同時進行實踐嘗試。
(3)自駕式中職電子專業課堂更適合小班化的教學。
如何在大班里推廣自駕式教學是日后我們還需實踐研究的問題。自駕課堂在教時安排上如若能兩三節連起來,那教學效果會更好。另外,課堂中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參與度,刻意培養學生自我分工合作的意識,杜絕“濫竽充數者”也是我們今后教學努力的方向。總之,不管是“WorldCafe”教學法,還是學生“自駕式”教學法,我們的課堂都有一個共同的追求,那就是課堂能成為所有師生成長的理想樂園。
作者:辛艷凌單位:寧波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