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測控專業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分析了當前測控專業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現狀及重要性。闡述了按照“重視基礎,加強實踐,突出應用能力”的原則進行教學改革,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積極開展多渠道多方面進行應用能力培養的途徑和方法,并通過教學內容的更新以及師資隊伍建設保持應用能力培養的“先進性”和可持續性,才能不斷為社會輸送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
計算機教育;應用能力;教學改革
測控技術及儀器專業是儀器科學與技術和控制科學與技術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綜合性學科,該專業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是學生專業綜合素質與工程實踐能力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當今信息時代,是從事測控技術及儀器專業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利用專業課程設置改革、提高的有利契機,摸索出了一套提高測控技術及儀器專業計算機應用能力運作模式,這套模式的核心應該是,基于產學研的密切結合,通過本專業計算機各相關課程教學時數及教學內容的合理設置,強化學生和教師的參與性、教學內容的工程應用性和先進性,著力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測控系統的設計能力和計算機技術工程應用能力,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達到提高教學水平,培養高素質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的最終目的。
1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狀況
當前,高校對于計算機類專業學生的培養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較為規范的體系,但在一般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的定位上還存在不同意見,尤其是像測控專業這樣工科專業中對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相對特殊的學科,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的定位還有待厘清,因而導致了在課程設置、教學實踐、能力評價等培養環節上的有所欠缺。主要體現在:目前計算機相關課程設置及教學環節中還存在進一步有機銜接的問題,需要抓住關鍵要素,提出解決的辦法和思路。通過自身以及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和國內高校同行的學習和交流,進一步清晰思路,把握問題關鍵,提出圍繞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合理設置課程的基本框架。如何將教學環節與生產科研企業的工作有機結合,以適合的工程實踐性技術課題引入教學內容,并進一步引導相關課程的設置,具體包括:1)合理安排教學計劃與內容合理安排計算機相關課程的教學計劃與內容,是確保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2)選定適合的合作企業,將工程實踐性技術課題充實到教學內容中工程實踐性技術課題是鍛煉和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提高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3)改進理論教學手段和方法及時鼓勵與準確引導相結合的啟發式教學方法,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計算機及相關應用系統設計制作競賽,在工程實踐中消化理論知識,鍛煉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技能,使學生今后較快的適應本專業的工程實踐活動。4)加強實驗實踐教學環節實驗實踐教學環節對于鞏固學生理論知識,培養專業技能,具有不可替代重要作用。目前,測控技術及儀器專業本科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國內外差別很大,國內各高校由于教學科研實力及培養學生類型的差別,也都不盡相同。例如,有資料表明英國Cranfield大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結合導師的研究,更多具有嘗試性、研究性。這樣有利于學生創造性能力的培養與發揮。在美國,研究型大學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美國研究型大學根據其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本科生教育與研究生教育有機銜接的特點,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作為美國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重點發展學生智力與思維水平,形成交流信息與思想的技能,培養研究與發現的興趣。建立基于研究的學習模式,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挖掘自身的潛能,為學生未來學術或職業發展培養分析與研究能力。本科生參與科研的方式主要有:一是本科生參加以教師為主的課題研究小組,擔任課題研究助理;二是自行提出研究性項目或創造性設計。在教師指導下獨立開展研究。學校為此設立專項資金支持本科生參加科研,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管理與組織本科生科研活動。此外,學生還獨立創辦學術性雜志,供本科學生發表科研成果。同時,鼓勵本科生在校期間參加創業活動,培養學生敢于冒險與承擔風險的企業家精神,為學生畢業后創辦產業奠定基礎。我國在校大學生同世界發達地區比較更側重于理論知識的灌輸,缺少的主要是動手能力和創造性。這也與我國的文化傳統有關。從民族整體性格上看,中國人愛面子,害怕失敗,不愿嘗試,做事側重于在理論上研究,實踐比較缺乏。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校,更直接面對社會生產實踐活動的迫切需求。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對于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畢業生來說,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技能及計算機測控應用系統的設計能力,無疑在今后的激烈競爭環境中,占據較為有利的地位。
1.2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與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基于計算機技術的信號采集與適時反饋控制是當前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主要技術手段,進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運用基礎理論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縝密、全面、具有可操作性的技術設計思維方式。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共事能力,并且在此階段培養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對學生的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2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的基本措施
2.1從計算機相關課程體系設置,形成有效整合課程體系的設置,主要由培養目標拉動。要培養測控專業的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這一具體培養目標,并且兼顧考慮學生將來進一步深造的需求,從專業基礎課到專業課中,以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及系統設計→計算機控制技術為主干,各課程課時分配,內容安排應該各有側重,突出實踐環節。整合計算機信息基礎、計算機語言(C)、虛擬儀器技術、控制工程基礎等課程中講授。從而建立起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合理設置課程的基本框架。
2.2從課程實踐環節入手,突出體現計算機應用技能的培養。測控專業計算機應用能力主要體現在應用計算機或單片機系統設計或制作嵌入式測控系統或裝置,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動手實踐能力不可偏廢。這就要求以理論教學為基礎,通過課程內實驗逐步強化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吸收,并同時提高實踐動手能力,進一步通過精密儀器儀表課程設計、單片機課程設計和計算機控制技術課程設計等相關實踐環節中突出體現計算機應用技能的培養。最終通過畢業設計環節,得到升華與提高。
2.3注重全面綜合專業素質的培養將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融合在電子工程基本分析與應用能力、工業產品質量檢測,現代儀器儀表和測控技術裝備的應用、維護和管理能力、過程質量控制,質量工程系統設計、開發、實施與管理能力、現代測控系統的集成、設計、開發與應用能力的培養中,使學生的綜合專業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2.4為其他專業能力的培養方法提供借鑒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是多方面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為電子工程基本分析與應用能力、工業產品質量檢測,現代儀器儀表和測控技術裝備的應用、維護和管理能力、過程質量控制,質量工程系統設計、開發、實施與管理能力、現代測控系統的集成、設計、開發與應用能力等其他專業能力的培養,提供方法與借鑒。
3利用多渠道引導學生自我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
通過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參加各級乃至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等各類專業賽事,組織和參加校內電子或計算機類學生社團、協會等多種形式,這是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良好途徑。利用網絡技術,設立相關課程與實踐活動的交流平臺,師生間已經同學間可以通過這一平臺交流,解決學生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吸取新的知識、新的思路和新的信息。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另外,通過改進考核方式,增加實踐環節在考核中所占的分量,鼓勵學生靈活有效地掌握知識,摒除死記硬背,機械地學習之惡習。這也是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徑。
4結束語
總之,按照“重視基礎,加強實踐,突出應用能力”的原則進行教學改革,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積極開展多渠道多方面進行應用能力培養的途徑和方法,并通過教學內容的更新以及師資隊伍建設保持應用能力培養的“先進性”和可持續性,才能不斷為社會輸送符合時代要求的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一個值得不斷深入研究的課題。事實證明,采取適當的方法和措施,針對學生具體情況的變化,不斷改進教學思維、模式、內容和方法,以適應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就能夠在教學實踐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朱利娜.注重加強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7,30(2):60-61.
[2]邵梅,趙旭,劉學佳.談如何提高非計算機專業高職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8):154-154
作者:趙健衡 孟飛 朱仲斌 葛健 單位:常州工學院 電氣與光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