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是評價新形勢下學生信息素養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對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提出了特定要求。首先分析高校入校新生的計算機基礎學習現狀,然后總結等級考試重難點及考點頻率分布,并從重構教學內容體系、開發優質教學資源、革新教學評價體系、實施分類分層教學幾方面對計算機基礎教學進行改革。實踐結果表明,實施教學改革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進一步提升該課程教學質量及等級考試通過率,促進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MOOC資源;分層教學;評價體系
引言
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計算機技術在企事業單位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如果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編程、數據處理、高級辦公等計算機技術,將在就業競爭中獲得明顯優勢。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眾多高校針對非計算機專業大一本科生開設了計算機基礎公共必修課程,該課程也是高校學生知識結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目標是為了全面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以及利用計算機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2015年11月,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正式《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明確提出高校要科學規劃、系統構建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能力體系—知識體系—課程體系”,并突出強調《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與重要作用。為了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質量,很多教學工作者從不同角度提出具有針對性與可操作性的建議。如文獻[1]、[2]提出以計算思維為導向的多元混合教學模式,包括重構課程教學內容,實行多主體、多元化評價體系,提高教師專業素養與學生學習積極性等具體應用措施;文獻[3]-[5]通過開發計算機基礎相關的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整合教學資源,利用翻轉課堂、合作探究等手段提高文科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質量;文獻[6]提出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范式、構建反映當今主流技術的課程體系、設置基于真實世界的學習任務、尋求數據支持的教學改進方案等計算機基礎教學轉型對策;文獻[7]基于知識層次順序,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習者興趣。本文通過對入學新生計算機基礎學習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對全國計算機二級考試的重難點及考點頻率分布進行詳細統計,指出系統學習計算基礎課程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進一步提出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策略。
1計算機基礎學習現狀
計算機基礎是非計算機專業本科生的一門入門課程,但有些院系認為大一新生高中階段學習過信息技術課程,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可以完成計算機基本操作,因此對再次開設該課程的必要性存在疑慮。為了避免已掌握一定計算機基礎知識并具備較高計算機操作技能水平的學生將時間與精力浪費在重復學習上,江蘇師范大學自2015年開始針對大一入校新生實施《計算機基礎》免修資格考試。該考試通過考試軟件進行,學生自愿報名,考試時間為80分鐘,考試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理論、辦公軟件使用以及Internet網絡操作應用等知識。表1為2017級與2018級入校新生報名參加計算機基礎免修考試成績分布。由表1可以看出,近兩年報名參加考試的學生分段成績分布基本一致,表明不同年份入校新生的計算機基礎水平整體差異較小。其中接近80%的學生成績分布在70分以下,根據江蘇師范大學政策規定,考試成績達到80分以上者可以免修計算機基礎課程,報名考試的學生只有不到2%的人可以獲得免修資格。為進一步分析學生對各個知識模塊的學習情況,將計算機基礎免修考試中的計算機理論、文本編輯、數據處理、演示文稿制作以及IE網絡操作等試題均折合為滿分100分,平均得分情況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參加免修考試的學生文本編輯部分得分較高,主要由于Word是學生高中階段最常用的文本編輯軟件,IE網絡操作得分同樣較高的原因在于互聯網如今已逐步融入人們的生活與學習中。但是計算機理論、Excel數據處理和演示文稿制作部分得分較低,表明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掌握較為有限,與大學計算機基礎的課程教學目標相差甚遠,仍然需要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進一步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
2全國計算機MSOffice高級應用考點分析
全國計算機等級證書是衡量學生計算機應用知識與技能比較客觀的參考指標,在求職就業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面向非計算機專業開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雖然涵蓋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MSOffice二級考試中的理論與實踐操作相關知識點,但由于該門課程理論知識涵蓋范圍較廣、實踐操作相對較多且教學課時有限,以至于學生學完該課程后參加等級考試的通過率仍普遍不高,因此許多高校從不同角度積極探索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以期使等級考試通過率和學生綜合能力進一步提高[8]。全國計算機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自2014年首次開考以來,學生報名熱情高漲,已發展成為所有二級考試科目中學生參與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計算機水平認證考試。全國計算機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100分,共分為4個等級:100~90分為“優秀”,89~80分為“良好”,79~60分為“及格”,59~0分為“不及格”[9]。其中選擇題20分,操作題中Word、Excel各占30分,PowerPoint占20分。根據2014年以來全國計算機無紙化考試模擬軟件提供的37套真題[10],各模塊相關知識點出現頻率統計如表2所示。Word高級應用主要考查對長文檔、邀請函、簡歷以及海報等相關操作,其中段落和字體設置、頁面設置等操作相對簡單,管理樣式、多級列表、不同類型頁眉頁腳設置等操作相對困難,這些操作除步驟具有先后關系外,操作窗口也是層層相疊,操作過程相當耗時。要求考生平時多加練習,熟練掌握每個操作的具體步驟。Excel高級應用是考生認為難度大、不易得高分的模塊。出現頻率最高的是查詢函數VLOOKUP、文本函數MID、多條件求和函數SUMIFS、數組計算以及函數之間的嵌套等。Excel考題各環節具有相關性,如果上述操作未完成或完成不正確,必將影響后續操作。該模塊包含大量復雜函數的使用,而且有的考題需要嵌套多個函數才能解決,若不能熟練使用復雜函數,解題將會遇到極大困難。PowerPoint高級應用是操作部分中最簡單的題型,該模塊考點比較集中,超過50%的操作集中在主題背景、音視頻插入、動畫設置、幻燈片切換及超連接設置等方面。
3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策略
計算機基礎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調計算思維[11-12]和操作技能的培養,主要介紹計算機基礎理論及主流應用“Win7+Office2010”的實用操作技能。課程學習結束后,學生需報名參加全國計算機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考試。計算機基礎教學要以計算思維為切入點,以應用能力培養為導向,以服務專業教學為目標,在交叉融合中推進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以期滿足各學科專業對計算思維、信息素養的培養需求,實現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該門課程教學質量及等級考試通過率。
3.1重構教學內容體系
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高校與計算機基礎教育工作者以“專業應用型”為導向進行實地調研,從專業定位與目標出發,發現學習內容與專業需求之間的關系,重構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體系,細化教學內容,以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后續發展需求。以“個性化、模塊化、差異化”為目標構建涵蓋“信息素養、計算思維、計算環境、算法思維”4大模塊的教學內容體系,以“項目培訓化、知識模塊化、集中訓練、強化產出”為手段進行計算機能力訓練,構建“基礎—技術—應用”3個不同教學層次課程,將OBE理念充分融入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中。
3.2開發優質教學資源
在現有教學體系和模式下,已有教學資源因種類單一、質量欠佳,難以形成對課堂教學的高效補充。在開放教育遍及全球且影響越來越大的今天,可充分遴選、獲取高質量學習資源,充分利用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的優勢[13-14],將校本資源與MOOC資源,以及其它網絡優質資源等進行整合;充分利用地域資源,本著共同進步、優勢互補的原則,通過與本地高校同行的交流互動,共建在線學習共同體,創新學習方式,共享優質資源,從而全面促進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的提升,達到資源共享、交互引領、合作共贏的目的;通過將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進行有機結合,可打破教學環境的束縛,營造自由的學習氛圍;采用人機交互、師生交互以及生生交互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力求滿足不同水平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3.3革新教學評價體系
傳統計算機教學模式多采用成績作為評價方式,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面向不同學科專業的具體需求,綜合考慮不同專業學生的個性特征與特長取向,研究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多種考評形式,以全面且客觀公正地考核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實際掌握能力[15];遵循“評價主體互動化,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過程動態化”的理念,研究設計基于學習動機、過程和行為結果并重的三位一體的動態性評價體系;基于學生知識遷移和綜合應用能力實際結果,研究學生學習過程及學習效果與學生特征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到學生行為之間以及學習狀況與教學過程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對教學決策與方案進行適度調整。
3.4實施分類分層教學
由于生源的多樣化以及新生個體之間基礎水平的不均衡,為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針對不同知識結構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實際需求進行最優化教學,依據“以學生為中心,兼顧不同學生差異化及個性化學習需要”為原則實施分類分層教學。根據不同學生特點制定合理匹配的教學目標與內容,降低學困生的學習難度,同時兼顧學有余力學生對深度知識的需求,以有效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基礎,將教學內容分為計算思維培養類與操作技能培養類。針對測試成績優秀的學生,按照計算思維類培養目標,講授計算機高級應用與計算思維培養相關知識,為后續結合本專業進行計算機的深層次應用打下良好基礎。針對測試成績一般的學生,主要講授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在實施分層教學后,能夠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結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其應用范圍也愈加廣泛,滲透到每一個人的工作、學習與生活中。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必須尋求更高效的計算機基礎教育途徑,以促進學生計算思維與其專業思維的交叉融合。通過近兩年的教學改革,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明顯提高,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考試的平均通過率也大幅提高。下一步將針對總結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重難點知識進行微課錄制,從而為非計算機專業學生進一步提高計算機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考試通過率提供幫助,并通過開展教學學術研究獲得全過程習數據,為后續課程改革提供決策依據。
參考文獻:
[1]楊文正,劉敏昆.計算思維導向的多元混合教學及其應用研究——以“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7(4):129-136.
[2]郭瑾,王曉青,朱冬冬.計算思維導向的混合教學模式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導刊,2019,18(3):217-220.
[3]張金玲.基于SPOC模式的高校文科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有效性提升路徑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6(5):71-75.
[4]劉欣欣,徐紅云.基于MOOC的大學計算機基礎翻轉課堂實踐與探索[J].軟件導刊,2019,18(3):217-220.
[5]王嬌,袁薇.“三位一體”計算機類MOOC建設與運行模式[J].軟件導刊,2019,18(4):218-220.
[6]姜永玲,魏振鋼.“互聯網+”時代下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挑戰與變革[J].計算機教育,2019(4):98-101.
[7]陳艷,李新玉,彭元珍.湖北省雙一流高校《計算機基礎》通識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軟件導刊,2019,18(5):69-71.
[8]涂淑琴,萬華,張春玲.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Access的要點研究與分析[J].計算機教育,2017(3):133-135.
[9]教育部考試中心.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教程——MSOffice高級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0]未來教育教學與研究中心.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上機考試題庫: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
[14]呂娜,張琎,張芊茜,等.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程序設計類課程中的應用[J].計算機教育,2019(5):115-118.
[15]王星魁,相潔,孟東霞,等.程序設計技術基礎課程考試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12):47-49.
作者:聶黎生 張謝華 馬杰 單位:江蘇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