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文素養培養的高職計算機專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積極發揮校企文化對學生的人文熏陶和價值引導作用
計算機專業是一個“操作要求高,知識更新快,應用領域廣”的特殊專業。目前,大部分的高職計算機專業都采用了“校企聯合”的培養模式。在這種培養模式下,校企文化的價值觀念、文化特質、人際關系、溝通管理等因素無不影響著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形成。專業文化與行業企業文化的對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行業文化的熏陶,從而逐步具備所需要的各種人文素質[1]。目前,“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這種模式培養下,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學校學到了有針對性的專業知識;在企業,通過實踐不僅使所學的專業知識學有所用,同時,又提高了自身的環境適應、溝通交流等能力,使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在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培養的運用中,已經被實踐證明是一種符合高職計算機專業教育要求、對提高學生人文素養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的培養模式。但是,這種模式目前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學校和企業對校企合作重視不夠、聯系不夠緊密,“放羊式“管理,評價體系落后等等。這些問題的長期存在使得“校企聯合”的人文素養培養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社會、院校、企業等各層面應該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政策、甚至資金支持。同時,加強宣傳,加大管理力度,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使“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的人文價值引導和培養作用得到進一步體現。
二、加強計算機專業教育與人文專業教育的專業融合
在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計算機專業學習占有的時間比重非常大。如果將計算機專業學習和人文培養看成不交叉的學習個體,很難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大幅度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因此要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應進一步加大計算機專業與人文專業的融合。既要在課程設置中,科學合理地將人文課程納入到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中,也要在教學方法上,將人文教育貫穿于計算機專業教學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在短暫的高職學習生涯中,快速提高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
1.在課程設置上,用系統論原理[2]分析高職計算機專業和相關人文專業之間存在的諸多聯系,將人文課程科學、合理的融入到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中去,從而達到專業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以計算機專業與管理學專業為例,在IT行業中,管理能力是計算機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如何去管理團隊,如何去管理項目,這些都需要具備一定的管理專業知識。因此,應在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教學設計、專業建設等過程中,科學地融入管理學專業相關知識和課程,使計算機專業與管理學專業有效融合,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管理才能,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
2.在教學方法上,需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通過引導性提問、團隊協作實踐等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習熱情,培養學習主動性,提高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從而在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在很多領域都得到了認可。鑒于計算機專業“動手能力要求高、應用針對性強”的獨有特點,學生所學的所有實用計算機專業知識,只有運用到實際項目開發中去,才是真正的“學有所成、學有所用”。這種特點正好符合項目教學法的本質要求。通過項目教學法,能夠使學生在以小組為單位的項目開發過程中,鞏固所學的專業知識,掌握未學的專業知識。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項目的開發必須通過全體小組人員共同努力、協作才能完成,而這又鍛煉了學生的溝通、交際等能力。因此項目教學法的開展不僅能讓學生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掌握計算機專業知識,同時也能不斷提高自我學習、自我思考、語言表達、溝通交流、協調合作等人文素養。
三、加強高職計算機系的人文建設
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教職成〔2010〕8號)中指出: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精神、學校活動、學校秩序和學校環境的集中體現,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計算機系作為高職院校的一個特有的院系,因其特殊的學生群體和專業特點,計算機系的人文氛圍相對其他院系較弱。因此,計算機系的人文建設亟待加強。除積極組織計算機專業學生多參與學院開展的體育競技、演講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外,也要結合計算機行業獨有的文化元素,多開展編程、軟件開發、網頁設計等團隊性競賽,提供計算機專業學生和IT企業零距離接觸的平臺,在計算機系中,營造出良好的人文氛圍,潤物細無聲地培養和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
作者:程海水單位:江西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