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計算機專業論文2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很多教師在中職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關注自己的教,而往往把教完、講完知識作為教學工作是否完成的標準,到底學生學成了什么樣往往是缺乏關注的。事實上,真正考查教師授課效果的標準應該是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也就是學生應該是教學過程中必須且應該重視的對象,我們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流程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和需求出發,這樣的教學才能夠適合學情,使學生能夠跟得上、參與進來,這樣學生才能避免掉隊。
二、教學目標要明確
有了方向和努力的目標,自然會清楚自己在什么時期應該做什么,也就會有責任感和時間緊張的意識,才不會放松和懈怠,這樣就容易使學生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內容要符合時代的需求
當今社會知識更新發展的速度極快,我們培養的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就意味著給學生的知識一定是跟得上時展潮流的。而教材相對來說更新的速度不是很快,這就需要我們要豐富教學內容。要根據學生的要求、特點和社會企業對人才的需要,開發校本教材。打破統編教材的知識體系,按模塊化知識結構編制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深度、廣度,讓學生學得懂、夠用、實用、能用,這樣學生在接觸了我們的教學內容之后會感覺到教學有教材沒有講到的更豐富的知識,這樣學生往往好奇心就會被調動,積極性也就提高了,也就切實使我們的學生掌握了扎實的技能。
四、結合學科實際,充分利用網絡來整合資源
網絡是最便捷、最好的學習平臺之一,尤其對于中職計算機專業來說更是如此。建立網絡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資源平臺。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我們體會到,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僅憑課堂是不夠的,必須加強課后的教學延伸。將電子教案、各模塊習題及答案、模擬試卷及答案、上機實驗案例及素材、在線測試和計算機等級考試模擬試題等教學資源建立在網絡上,供學生下載自主學習和練習。通過網絡自主學習給不同層次學生提供了形式多樣的教學資源,兼顧了貧困、邊遠地區學生計算機水平較差的情況,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當前我國的職業教育既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也是新時期我國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需求,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掌握扎實技能的初中級專業技術人才,是我們職業教育要承載的使命,我們必須要立足于本職,努力創新,才能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劉立杰單位: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職教中心
第二篇
1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師資建設
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是實現一體化教學的關鍵,教師素質的高低直中職計算機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的一體化教學探究陸建華佛山市華材職業技術學校廣東佛山528000接影響一體化教學的效果。為提高教師隊伍的結合素質,學校采取培養和引進相結合的方式,建設了一批勝任一體化教學的師資力量。首先是提高學歷,經過教師的自我提升,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全部達到本科以上學歷,6位教師獲得碩士學位;其次是成為“雙師型”教師,通過寒假暑假的學習培訓,計算機專業教師全部考取高級技能證書或技師證書;接著是到企業實習,學校組織教師在寒假暑假及帶隊學生實習時間,到大型企業進行實習和訓練,讓教師具備創設職業場景的能力;最后是引進企業優秀人員作為專聘教師,與專業教師一起互相取長補短,共同實現一體化教學。教師通過一體化教學,真正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逐步成為理論扎實、實操過硬的“雙師型”教師,這是一個多方共贏的良好結果。
2中職計算機專業的課程開發
教學是以課程為載體進行實施的,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是實施一體化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在遵循職業成長和認知學習的規律下,培養學生從新手到專家、從簡單到復雜的學習能力,我們選擇了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使學生在“重復”中掌握“同”的工作程序,在“類比”中習得“異”的特質。根據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的開發路徑與步驟,即工作任務分析——行動領域歸納——學習領域轉換——學習情境設計這四步,編寫了每門課程的課程標準,設置了課程的學習任務、知識、能力目標、教學評價方案等。依據課程標準,計算機科組已經編寫基于工作過程的教材十多本,計劃公開出版四本。在每門課程中都包涵了多個項目,每個項目分解為多個實例,讓學生在學習中針對學習對象,不斷重復的是步驟,但不是重復學習內容。
3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實施
有了良好的實訓場室,有了優秀的教師隊伍,也有了一體化教學所需的教材,接下來就是如何把知識和技能傳授給我們的學生了。有句名言說得好:“講給我聽,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與,我就會理解”,這正體現一體化教學“做中學,做中教”的理念。
3.1學生分組
課堂教學以分組完成任務的方式進行,也是在模擬企業中人員互相合作與競爭的氛圍。通過分組,一方面可以在小組成員之間共同利用資源、互相支持,以增進學習的成效;另一方面,各小組之間的競爭關系能培訓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為捍衛集體榮譽而努力。
3.2學習情境導入
課堂中模擬企業崗位工作的情況,教師首先分析工作任務的要求,讓學生對工作任務有簡單的直觀認識;然后明確任務的學習目標,讓學生知道學習工作任務的目的和作用;最后把學習方法和評價標準告訴學生,讓學生做好工作準備。
3.3項目實施
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要從工作任務中引出課程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學習新舊知識的銜接。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各小組成員根據工作任務進行分工與合作,通過自主學習、同學幫助、教師指導、上網查詢等方式完成工作任務。
3.4學業評價
完成工作任務后,交流與評價是一個重要環節。在課堂中創建一個交流的平臺,由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把自己完成任務過程的想法、做法和心得體會講出來,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最后是填寫學業評價表,通過客觀的自評、組評和教師評,綜合計算后得到學生的學習成績?;诠ぷ鬟^程的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改變了傳統職業教育中教師處于中心地位,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被動地學的模式。形成了學生的“做中學”,即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和技能;教師的“做中教”,即教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和咨詢人。
作者:陸建華單位:佛山市華材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