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收付實現制的局限性
收付實現制是以款項的實際收付為標準來處理經濟業務,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計算本期盈虧的會計處理基礎。在收付實現制基礎上,凡在本期實際以現款付出的費用,不論其應否在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均應作為本期應計費用處理;凡在本期實際收到的現款收入,不論其是否屬于本期均應作為本期應計的收入處理;反之,凡本期還沒有以現款收到的收入和沒有用現款支付的費用,即使它歸屬于本期,也不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收付實現制這種會計處理方法在現實的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較多的局限性。
(一)缺少對固定資產的核算與反映
購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相關費用在發生時一次性列入相應的支出科目,而沒有進行資本化,沒有在使用期限內分期計入有關支出和費用。加大了固定資產購入當期的支出,造成各個會計期間支出的不平衡。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使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在賬務處理中沒有體現出來,會計報表只列示固定資產原值,沒有列示固定資產凈值,實際上是虛增了資產,造成會計信息失真。
(二)不能準確反映已經發生的債務
在收付實現制記賬基礎下,不能反映當期已發生但尚未以貨幣資金支付的債務。例如:銀行貸款所應付的利息,不在當期計提列支反映,而是在實際支付時列支;維修項目是付款時列入支出,沒付款前,不管是否完工決算都不進行賬務處理;后勤保障服務項目完成后,也是在付款時列入支出,否則不進行賬務處理;在材料、物資的采購過程中,有貨到未付款,有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有的扣下質量保證金等形成的應付未付款項,只在收到付款單據時按付款金額確認和計量購入的材料、物資。這種會計處理,一方面造成了各個會計期間支出的不均衡,另一方面,如果相關部門之間協調不好,將導致年度預算不完整,漏安排已經發生尚未付款的支出預算,造成資金周轉困難或假結余。
(三)不利于防范財務風險
收付實現制只能反映實際支付的部分,不反映那些當期雖然已經發生,但尚未用貨幣資金支付的部分,導致隱性負債的存在。財務報告中不能及時反映隱性負債,容易導致決策考慮不周,不利于防范財務風險。
(四)不利于進行成本和費用核算
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會計制度成本核算內容很簡單,不能提供合理的、完整的成本數據,無法為制定決策、實施監管以及預算編制與審批提供依據,不利于教育成本的核算與管理。
(五)會計報告信息不夠完整
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編制的會計報表不能做到完整地反映事業單位的資產、負債、財務成果和現金流量狀況。使會計報告所反映的財務信息不完整,不真實,給決策帶來風險性。
二、實行權責發生制的必要性
權責發生制是指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權責發生制比收付制實現制更能產生滿足使用者需求,反映事業單位主體經營活動結果和財務狀況的信息。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引入權責發生制是非常必要的。
(一)實行權責發生制是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的需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己經成為趨勢。事業單位謀求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與政府撥款不足的矛盾,促使事業單位日益重視資金的統籌規劃和使用效益,要求事業單位自身增強創收能力,講求服務效果,提高經濟效益,適應社會的優勝劣汰。這就從客觀上要求事業單位加強成本核算的意識,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引入權責發生制,不僅能全面完整地反映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和承擔的債務,還有利于核算和反映事業單位資產的合理使用情況,實現收入要素與支出要素的配比,明晰反映事業單位各個會計期間業務的真實情況,反映事業單位的成本項目及成本水平,促進事業單位提高服務質量和社會效益。
(二)實行權責發生制有利于提高財務信息的真實性
在權責發生制下,使財務信息扭曲、完全成本信息失真、收入支出不均衡現象能得到較好的改善。它不僅提供短期的收支信息,還提供全面的資產、負債、風險等方面的信息,為決策提供了更好的信息基礎。
權責發生制可以使事業收入與事業支出實現配比,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并及時列入使用期內支出,使各個會計期間的收入及支出均衡,將應收應付款項及時入賬,在會計報告中能夠反映出資產凈值情況、負債情況、凈資產情況,提高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可比性和一致性。
(三)實行權責發生制是事業單位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需要
權責發生制信息幫助使用者了解事業單位主體所擁有和控制的所有資源,有助于其評價主體使用這些資源的合法性、效果和效率,進而有助于使用者評價主體對資源的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權責發生制保持對所有資產、負債的全面的記錄,為管理資源,包括資產的保全維護、冗余資產的識別處置及更新、負債的識別和風險管理、服務成本的追溯分析等提供信息;權責發生制全面記錄了各種資源流動的信息,資源的使用能完全分攤至成本,因而提供了為產品和服務正確定價的基礎;在權責發生制下,有利于減少對資產的盲目購置,有利于加強對資產的監管和控制,有利于減少舞弊和腐敗的機會。
三、實行權責發生制的可行性
在市場經濟下的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收付實現制的局限性對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提出了挑戰,在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中引入權責發生制不僅必要而且也具有操作的可行性。下面舉例加以說明。
(一)財政撥款收入的確認
在權責發生制下,將財政撥款收入按12個月進行分解確認,借記銀行存款或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財政補助收入科目。
每年財政部門都會給事業單位下達經費預算通知,通知中明確年度經費應撥款數額。按權責發生制事業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將經費撥款總額分解到各個月份,按月確認經費撥款收入,“借:銀行存款或其他應收款,貸:財政補助收入”。對于當月收到的經費借記銀行存款科目,對于欠撥的經費借記其他應收款—財政撥款科目。這樣在每月的財務報告中,可以清楚地反映財政部門的經費撥款進度和欠撥經費情況。財政部門下達預算的時間可能較晚,在沒有下達預算前,會計部門可按上年撥款情況暫估入賬,待經費預算通知下達后,調整賬務處理。
(二)事業支出的確認
事業單位的支出月份之間不均衡,但各事業單位在支出的管理上大多實行經費包干制,在權責發生制下,準確確認月份內支出有一定的困難,但按年度確認支出還是能達到與年度收入配比的。當年的業務一定要在年度內結算完畢,特別是維修項目,只要是當年發生的,并且完工決算,就一定要入賬。不能因為資金緊張,沒有付款就不做賬務處理。對于沒有資金支付的已經發生的維修費用可以決算報告書或者結算發票,“借:相關支出科目,貸:其他應付款”,這樣可以及時反映應付未付項目,防止隱性負債發生,降低財務風險,同時有利于有計劃地安排資金。
(三)固定資產的核算
在權責發生制下,增加“累計折舊”科目,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購入固定資產時,“借:固定資產,貸:銀行存款”;計提折舊時,“借:相關支出,貸: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原值減去累計折舊的數額為固定資的凈值,在資產負債表上固定資產以凈值列示。這樣有利于反映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防止虛增資產,同時有利于完成本的核算。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引入權責發生制是必要可行的,也是未來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會計核算制度改革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