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用信息技術打造高效中職英語課堂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 要】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融合是時代驅動,是教育發展需要。中職英語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時必須順應教育發展需要,要將信息技術與中職英語教學緊密結合,以信息技術應用為著力點優化英語教學。本文分析了信息技術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從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以及遠程教學的應用兩方面入手探析對策。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職英語;教學應用
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指出“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中職學校作為相對特別的院校,也應當遵循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將信息技術帶入中職英語課堂,力求發揮信息技術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優勢,優化英語教學,實現人才培養。
一、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概念分析
從字面意思上簡單理解,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就是指將學科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輔助工具,滿足教師教以及學生學的需要,從而改善教與學的效果。它的整合理念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四個內容。第一,在整合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整合的流暢性,要開發多種整合運用模式;第二,要在信息技術的助力下促使多種教學媒體結合在一起,實現優勢互補[1];第三,要利用信息技術改變學生的個體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探究、體驗學習;第四,要利用信息技術管理整合多種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手段,建立信息化教學環境。
二、信息技術應用于中職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一)傳統教學模式及其弊端我們之所以強調要將信息技術有效應用在中職英語課堂,很大原因是中職英語課堂的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弊端,學生的英語學習有效性不高。若用一個詞概括,即“啞巴英語”式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側重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的英語學習多為滿足考試需要,忽略了英語學科的實用性。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合適的方法,自主性不高,被動色彩明顯。同時,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要求較低,導致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英語學科。正是因為中職英語課堂“畸形發展”,所以中職英語教師才要重新審視英語教學,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英語學科,巧用信息技術,消除英語學科的弊病,讓英語學科“重獲新生”。
(二)信息技術在中職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
1.有助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供海量資源。信息技術能夠搜集海量英語教學資源呈現在教師和學生面前,它能夠將英語知識變“厚”,開闊學生的視野,甚至可以將原本英語課堂的靜態英語知識轉化為動態英語畫面。它的應用極大程度上豐富了英語課堂教學內容,滿足教與學的需要。
2.有助于堅持以生為本,提升學生興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線上的學習空間,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積極作用[2]。它尊重學生在英語課堂的主體地位,給學生自學的機會,同時變化了教師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參與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獲得非同一般的學習體驗,這種學習體驗能夠增加學習趣味,對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熱情有著積極作用。
3.有助于延伸拓展課堂,提高教學效率。信息技術的巧妙應用讓中職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不再將目光和場所局限在課堂,教師能夠利用線上云平臺隨時隨地給學生傳遞教學內容、布置學習任務。同樣,學生也能隨時隨地利用碎片化時間,根據學習需要進行線上學習,對教師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學習效率都有很大提高作用。
4.有助于教學與時俱進,建立現代課堂。將信息技術應用到中職英語課堂實際上是中職英語教師對現代教育理念的一種落實、一種肯定,是對原有教學模式的一種更新、一種創造。它有助于中職英語教師建立一個現代化的課堂,對推進中職英語教學改革,乃至推進其他學科教學改革有著示范作用。
三、信息技術應用于中職英語教學的對策
中職英語教師應當如何利用信息技術開展中職英語教學呢?
(一)信息技術應用于中職英語課堂教學
1.趣味課堂導入,抓住學生興趣。課堂導入是對“預熱效應”的一種詮釋,是指在學生精神興奮的狀態下通過趣味的導入將學生快速帶入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實現從生理到心理的學習適應,為英語教學埋下伏筆。為了增加導入的趣味性,中職英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利用音樂、視頻、音頻等輔助導入活動,讓導入變得“有聲有色”。同時教師搭配一系列問話,給學生思考探究的方向,這樣教學導入十分有效。如在進行“I…can…do…it”英語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在導入環節為學生播放音樂歌曲《I…can…do…it…(watch…me…now)》,歌詞中多次提到“I…can…do…it,I…can…do…it,I…can…really…make…it…this…time,…watch…me…now”,既對應了本節課的主題,又以音樂形式帶學生進入了主題學習,教學水到渠成,導入順利有效。
2.課堂語音教學,打造全英環境。英語不僅要學生會寫、會認,也要求學生會讀、會說,語音教學在中職英語課堂上十分重要。在過去的英語語音教學中,通常采用“帶讀+自讀”的方式,學生們一旦離開教師的帶領,很快就不會讀,越讀越少。很多學生在發音上、咬字上不正確。為此,中職英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輔助開展英語語音教學。目的是通過信息技術正確播放發音,讓學生跟讀、復讀等,不斷提高學生對單詞的掌握度,從而為學生的語音學習打下基礎。讓學生逐漸敢于發音、敢于說英語,進而在信息技術的借力下打造一個英式交流環境,達到語音教學的目的。
3.課堂模擬交流,增加教學趣味。英語學習目的是用,即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效利用英語表達自我,甚至于應用于專業學習。為此,中職英語教師要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巧妙應用情境教學法,要創設多種多樣的情境,目的是增加教學趣味性,讓學生們將英語學習放置在特定的空間和場所,說用結合[3]。模擬交流的教學要點在于教師要盡可能確保模擬的真實性。即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場所的展示,讓學生對照畫面,成為“主人公”,進行模擬交流。這樣能夠增添趣味,同樣能夠給學生的英語學習深刻印象。如在進行“How…can…i…get…to…the…nearest…bank”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一個地圖,地圖中有各種各樣的建筑物標志以及行走標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假設在不同的建筑物面前,描述“How…can…i…get…to…the…nearest…bank”,在模擬交流之下,學生自然而然地將英語應用融會貫通。
4.課堂內容補充,豐富知識厚度。上面我們提到,信息技術能夠將豐富多彩的資料、資源呈現在教師面前。因此,中職英語教師要從教材的束縛之中走出來,能夠基于教材拓展延伸,同時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及學生的專業學習做英鄭 祎/巧用信息技術,打造高效中職英語課堂語教學內容的補充,目的是豐富知識的厚度,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結合學生的專業,為學生介紹專業的未來發展方向,介紹專業當下的前景。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講授專業英語基礎知識,豐富學生的認識。第一,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文化傳遞,為學生對比教學中西方文化,讓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文化的特殊性,從而形成跨文化意識,正確對待中西方文化。第二,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做課堂重難點知識的整合和集中。必要時,可以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將知識重點表現出來,目的是聯系新知舊知,讓學生能夠更有效地抓住知識重點,進行英語學習。
5.課堂即時檢測,了解學習程度。課堂檢測是一節課的收尾,也是檢驗學生一節課學習成果的重要環節。過去的中職英語課堂,要么忽略課堂檢測,要么將課堂檢測變為“臨時小測”,時長加大。這樣會造成學生的抵觸情緒,反而無法發揮課堂檢測的作用。為此,中職英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相關題目的搜集,然后集中以多媒體展示的方式,和學生們一起討論,分析題目中蘊含的與本節課有關的知識要點。這樣能夠做到“溫故”,同樣教師也能夠根據學生們的回答狀況以及回答態度,在較短的時間內開展即時檢測,了解學生學習狀況。
(二)信息技術應用于中職英語遠程教學
1.建立資源云臺,支撐自學需要。信息技術的出現意味著教師教學場所的變化。為此,中職英語教師要順應信息技術需要建立一個網絡資源平臺,做云教學支撐。首先,建立線上資源平臺對中職英語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中職英語教師必須積極提升信息素養,要靈活運用各種軟件,搜集各種各樣的資料,對應教學內容進行資料整合。這樣才能不斷完善資源云臺,做好教學支撐[4]。其次,教師要確保資源云臺除了資源呈現作用也應當具備諸多的移動教學功能。如溝通功能、公告通知功能、學習檢測功能等。只有云臺具備強大的多功能,線上遠程英語教學才有足夠的環境基礎支撐,才能順利開展。
2.線上下達任務,指引自學預習。信息技術為中職學生提供了自學的空間,但這種自學并不是無要求的、無條件的自學。尤其是中職學生自我控制力、自我約束力較差,倘若教師不對其作具體要求,學生的自學活動很可能“灰飛煙滅”,不復存在。為此,中職英語教師應當在引導學生做課前自學時布置自學任務。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平臺線上公告,及時將自學任務,以便學生邊預習邊對應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保證預習效果。如在學習“social…Customs…and…Communica-tion”時,可設計如下自學任務:(1)Grasp…the…key…words…and…do…the…reading;(2)Know…the…social…customs…and…habits…of…different…countries;(3)Think…about…what…customs…are…mentioned…in…the…text;自學任務由易到難、由淺到深,具有教學指向性,是學生英語自學活動的“指明燈”。
3.引導利用軟件,強化學習效果。軟件的出現是信息技術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表現。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的不斷結合,各種各樣的學科APP出現。這些APP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幫助,一方面能夠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逐漸掌握學習竅門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因此,在英語教學活動中,中職英語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們利用各種各樣的APP進行英語學習,形成學習習慣。英語涉及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不同的方面都有APP。如聽包括各種影視APP、聽力訓練APP,說包括英語流利說、配音秀,讀包括閱讀軟件等。教師可以通過自己使用對比,為學生篩選幾個不錯的APP,避免學生盲目更換APP,從而發揮英語教學軟件的輔助學習作用,強化英語學習效果。
4.課后針對輔導,及時溝通交流。當然,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中職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遭受阻礙和挫折。面對學生的學習變動以及學習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沒有足夠的時間安撫和解答,便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的線下溝通交流空間,為學生答疑解惑。除了學生們直接利用線上交流軟件和教師進行交流,一些學生可能羞于表達一些想法,中職英語教師可以允許學生們對自己的信箱匿名投遞。教師要及時查閱學生投遞的各種信件,逐個回復學生,解答學生在英語學習乃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惑,從而拉近師生距離,實現一對一輔導,落實因材施教。
5.應對突發狀況,保證教學進行。遠程教學有個最大的特點便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隨時隨地滿足教師和學生的需要。它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和創新,可以通過學生打卡、在線人數觀看等多種方式了解學生進入課堂以及學習情況。這一功能是現代教育的獨有功能,它能夠隨時隨地應對一些突發狀況,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如在疫情期間,學校采取“停課不停學”的政策。即通過信息技術教師進行遠程授課,避免了學生的外出,能夠讓學生在家中繼續配合教師進行學習。可以說,信息技術+教育為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為中職英語教師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積極作用不可忽視,這也是信息技術在中職英語課堂有效應用的重要策略。
四、結語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在中職英語課堂的教學應用具有必要性。中職英語教師應當強化認識、改變認知、重新審視,要在教學實踐中落實上述舉措,將信息技術的教育輔助作用發揮到極致。這樣才能借助信息技術,打造一個現代化英語課堂。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才會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大大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才能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助力下不斷發展。
作者:鄭祎 單位:嘉興市秀水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