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資產減值會計在實施中的問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企業財務報告的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從微觀企業資產的價值核算考慮,還是從宏觀資本市場的發展需要出發,資產減值問題始終是一個核心問題。本文對資產減值會計準則新規范在實際會計處理的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國資產減值會計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
資產減值;問題;對策
一、資產減值準則實施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資產減值準則在實施中會遇到以下問題:
(一)資產減值確認中存在的問題確認資產減值的本質是對已經確認減值的資產價值進行再確認,資產減值有三種確認標準,在實踐中,我國大部分企業采取經濟標準,按照準則的要求,當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時,就要確認資產的減值。然而在具體實施時要合理確定資產減值損失有很大的困難,且不同類型的企業內部管理系統也不相同,不同的企業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再加上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以及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不健全,導致確認資產減值所需的內部信息來源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也使會計人員不能正確和合理確定資產減值是否發生。
(二)資產減值計量中存在的問題會計計量就是確定會計要素金額的過程,而資產減值的計量又是確認資產減值的關鍵所在。現實的情況是,當下,我國市場經濟環境發展還不成熟,很多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進而難以確定其市場價格,而資產可收回金額的確定又依賴于此,這就導致準則難以在實踐中順利實施,企業中的會計人員依賴自己的經驗及專業知識做出判斷,確定一個可收回金額,提供的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甚至會出現人為操縱利潤的現象。
(三)資產減值的轉回問題國家財政部為了防止企業人為操縱利潤,嚴禁企業私設減值準備,然而由于監管的不力和利益的驅動,不少企業存在僥幸心理,鋌而走險,明知故犯。新準則頒布之后,企業在實施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問題主要有:第一,不能滿足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真實性的要求。準則規定允許計提減值準備是為了讓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更加真實、可靠,全面完整的反映企業的資產狀況,但同時又規定當減值恢復時不得轉回,這似乎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相矛盾。第二,會增加企業當期利潤。因為準則規定已經計提減值準備的資產在變現時其減值準備應轉回,這勢必會導致當期利潤大幅增加,這也為企業調整利潤提供了途徑。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針對以上資產減值會計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完善我國資產減值會計的幾點建議。
(一)建立資產減值會計內部控制制度,規范資產減值確認根據上述分析,在對已發生減值的資產金額的計量過程中,受人為主觀因素影響較多,而不同企業的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職業道德素養也不同,這就為企業操縱利潤提供了空間。針對上述問題,為了確保資產減值會計的順利實施,國家應相應完善與之配套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崗位分離制度,嚴格劃分減值會計的不兼容任務。
(二)完善信息價格市場,改進資產減值計量市場對公開交易信息的依賴和需求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越來越強烈,包括債務重組、破產清算等等,都需要有一個公開、公正的參考價值作為計量的標準。為了準確界定資產的市場價格,明確資產減值是否確實發生,應該規范和完善我國的市場環境,應不斷發展證券市場、期貨市場、房地產市場、技術市場和金融市場等。只有這樣,才能使資產減值準則實施時所依賴的資產可收回金額在確定時有較為客觀的依據,降低減值計量過程中人為操縱利潤的風險。
(三)加強管理和監督,明晰資產減值信息披露針對實踐中企業在報表中對資產減值信息披露模糊,甚至不披露相關信息,從而掩蓋其操縱利潤的行為,有關部門應該明確會計信息披露的標準。要求企業在年度報告中詳細說明計提資產減值的依據,明確可收回金額計量的標準、減值損失確認的基礎以及當前資產減值的變化對利潤的影響。不斷完善報表信息,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使財務會計的目標得以更好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劉影.新會計準則下的資產減值準備相關問題探討[J].審計月刊,2006(14).
[2]聶蓉.新會計準則中資產減值準備相關問題的探討[J].會計之友(上),2007(04).
作者:田力 單位:山西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