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保障資金保值增值審計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提要]社保資金關系到社會公眾的切身利益,而如何保障社保資金的安全運營,防止社會保障資金貶值浪費,則離不開對社保資金的有效監督。本文從目前社會保障資金現狀出發,分析我國社會保障資金保值增值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給出相應的建議,提出相應審計思路,從而實現社保資金保值增值。
關鍵詞:社保資金;保值增值;審計;建議
一、引言
社會保障資金對很多人來講并不陌生,它是我們在尋找一份新工作的時候首先關注的問題。社保資金是由國家和地方社會勞動保障局統籌的,多渠道籌集,可以為勞動者提供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雖然我國對于社保資金的使用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和限制,但是社保資金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尤其是在社保資金保值增值的問題上,社保資金不同于其他資金,其在進行投資時更傾向于安全可靠的項目,我們都知道風險和收益一般都是成正比的,高風險往往能帶來更大的收益,但是其帶來的損失也是巨大的,低風險雖然穩定,可帶來的收益往往比較小,有時貨幣增值的速度還不及貶值的速度。而審計作為一項重要的監督措施,如何將審計更好地用于社保資金的保值增值方面?本文就社會保障資金保值增值審計問題進行探討。
二、我國社會保障資金存在的問題
(一)貨幣貶值過快,未充分考慮貨幣時間價值。貨幣不同于其他資源,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雖然面值未變,但是價值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減小,現在的一元錢和過去的一元錢所帶來的價值也是不同的,想必每個人都深有感觸,而這就是貨幣的時間價值。尤其是在這個物價飛漲的時代,工資增長的速度遠不及物價增長速度,那么如何去保證資金的價值,不讓資金貶值過快,如何合理地去投資,防范風險,讓貨幣資金發揮做大的作用,提供更多的效益值得思考。我們在對社保資金進行投資時往往過多考慮的是安全穩定性,而不是收益,所以采取的投資策略相對來講都比較保守,一般都不會選擇股市或房地產這樣的行業,很多時候收益遠不及社保資金貶值的速度,所以不要說增值,最基本的保值都很難做到。
(二)社會保障資金內容繁多,涉及面廣,審計難度較大。社會保障資金不同于其他類型的資金,其來源主要是征收社會保障稅和政府財政社會福利支出兩項,不同的國家采取的渠道不同。在我國,主要采用的是用人單位和職工繳納一定比例的社會保險費以及各級政府社會保障財政預算兩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也正是由于社會保障資金來源廣泛才使得我國社會保障系統穩健發展。我國的社會保障資金的組成主要有三大部分:社會保險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補充保障基金。由企業和個人繳費形成的社會保險基金是社保基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基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基金。我國大中小型企業數目眾多,對于如此復雜繁多的社會保障資金如何實施有效審計是個巨大的難題。雖然我們在審計的時候需要考慮成本與效益的關系,但是注冊會計師在審計的時候不能因為困難和成本去降低不可替代的審計程序。對于一家企業而言,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的時候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更何況是關系到廣大人民切身利益的社會保障資金,如何去進行審計、如何有效審計是個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
(三)社會保障資金違法運營,損失浪費嚴重。從勞動者開始工作算起,社會保障資金幾乎覆蓋在勞動者幾十年的職業生涯當中,比如我們所說的五險一金,工傷、醫療、生育、失業等屬于短期投資,而養老保險則不同,屬于長期投資,養老保險需要繳納一定年限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以后才能夠享受,正是由于養老保險年限較長,所以國家會把一部分養老金交給一些專業機構進行管理,從而實現自己的保值增值。而住房公積金則是專門用于購房等事項,都具有專款專用的特征。我國在對社保資金的管理上還是遵循安全保守的原則,先保值再增值。但是有部分人員為了高收益鋌而走險,不惜將社保資金投入到一些高風險領域,從而帶來巨大的損失,或者隨意動用社保資金,公款私用,或者采取不作為的手段,無形之中也是對社保資金的一種浪費。
(四)缺乏合理的內部控制手段。內部控制如今作為一個熱門話題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自安然事件以來,由美國牽頭,對內部控制變得尤為重視。對于上市公司來講,不僅要提供年度財務報告,還需要提供內部控制報告。對于社會保障資金來講,其本身特性就決定其復雜程度,但是目前對于社會保障資金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致使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混亂,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與監督。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預防各種各樣問題的發生,有助于規范管理社會保障資金,避免出現管理混亂,因此對于社會保障資金的管理一定要完善其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
三、社會保障資金保值增值審計完善建議
(一)有效投資,合理利用貨幣時間價值。貨幣時間價值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學概念,不管是個人投資還是企業投資,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因此我們在投資時一定要考慮貨幣時間價值,重視貨幣時間價值,做出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如果社會保障金閑置,閑置的資金不僅不會保值增值,可能還會隨著通貨膨脹而貶值,所以如果想好好利用社會保障資金,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尋求一個好的投資項目,將資金投入進去,讓它進入資金流通中,發生增值,但是在投資前一定不能盲目投資,不能過度追求利益最大化,要穩定風險,做好風險防控,先保值再考慮增值問題。因此,審計人員在審計的時候應重點關注社保資金使用情況,尋找同社保資金相關的流向問題,多搜集審計證據,重點關注有無閑置或投資無效的使用情況,對于閑置或無效使用的社保資金給予一定的建議。
(二)改善審計模式,充分發揮風險導向型審計作用。信息網絡的發展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對于審計行業也是一樣,我們早已告別傳統的審計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風險導向型審計。風險導向型審計要求我們在審計前必須先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從而去評估被審計單位重大錯報風險,我們不再盲目查錯,而是有計劃、有目的地去查找問題。首先根據前期被審計單位了解的情況進行評估,評估以后,針對重大錯報風險比較高的地方重點關注,多投入一些審計資源,而重大錯報風險比較小的地方則減少審計資源的投入,有的放矢,更好地節約審計資源,合理利用審計人員。對于社保資金,我們則可以尋找出其中容易出現錯報的地方、哪個環節重大錯報風險高,再去進行科學合理的審計,這樣不僅節約了我們的審計資源,同時又提高了審計效率。
(三)加強社會保障資金監督力度。雖然對于社會保障資金我國已經制定了嚴格的規定措施,針對每個社保資金賬戶都要嚴格的規定和處理,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員違規亂紀,觸碰法律底線。對于這樣違法亂紀、違規運營的狀況,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時一定要摸清社保賬戶資金的來源和去向,找到社保資金使用相關的支持性證據,尋找有無違法亂紀的跡象,對于違法亂紀的情況及時披露,加大處罰力度,引起相關人員重視,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審計意見,從根本上解決違規運營的現象。尤其是我們處于這樣一個網絡發達、信息透明的時代,媒體更是連接我們與外界信息溝通的重要橋梁,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媒體公開社會保障金審計實施計劃及審計結果,增強審計工作透明力度,讓不法分子無機可乘。讓社會公眾去監督管理,從而更好地去使用社會保障資金。
(四)完善社會保障資金內部控制。如何完善社會保障資金保值增值內部控制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畢竟其關系到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么,審計人員又可以從哪些角度出發去審計其內部控制呢?其實我們可以從內部控制的兩個關鍵詞入手:首先,審計人員需要了解針對社會保障資金有沒有保值增值方面內部控制的設計,對于這些方法的設計能否解決社保資金減值或者虧損的方法,能否為社保資金帶來增值跡象或趨勢變化;其次,如果這些設計方法是有效的,既能解決社保資金的變化,那么其是否能夠得到有效執行。審計人員在了解了社保資金保值增值的相關內部控制之后,需要抽取一定量樣本去檢查其執行的有效性,只有設計合理并得到有效執行,才能證明其內部控制是合格的。如果沒有針對社保資金保值增值制定相應的內部控制,那么審計人員要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給出相應的建議,督促其早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主要參考文獻:
[1]林治芬,吳玲.財政社會保障資金跟蹤審計研究[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6.4.
[2]焦躍華,王運雪.社會保障資金績效審計研究[J].審計月刊,2014.7.
[3]王存河,梁永輝.中央與地方財政性社會保障資金的分權關系優化路徑[J].西部法學評論,2013.5.
作者:郭傲霜 單位: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