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程審計管理系統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審計工作是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工作。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審計工作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的關鍵一年。國家審計署提出地方各級審計機關要把“兩手抓”作為審計的主要方式,把信息化作為審計的主要手段,切實抓好各項工作。建設工程審計是國家審計工作的重點。對建設單位投資過程(包括決策、設計、招投標、施工、竣工、結算、決算)進行審計監督,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真實反映造價,以維護國家、業主、施工單位的合法權益,促進加強管理和廉政建設,提高投資活動的經濟效益。
1.建設工程審計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及信息化解決思路
我國建設工程審計工作多為以竣工結算審計為重點的事后審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來,隨著工程審計過程事前、事中控制意識的提高,跟蹤審計也逐漸成為審計工作的另一重點,但在建設工程審計管理的全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1)審計過程信息不對稱。在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審計單位、建設單位和工程各參與方缺乏統一的審計資源信息目錄,信息交換體系還沒有形成,信息共享性差,容易導致以一臺計算機作為一個審計信息平臺的信息孤島。在建設工程審計全過程中,審計信息的不對稱嚴重影響了審計工作的效率。在審計單位、建設單位和工程各參與方之間建立一套審計管理信息平臺,是解決審計過程信息不對稱的有效途徑。審計單位、建設單位和工程各參與方通過使用審計管理信息平臺實時共享審計過程信息、協同工作,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2)審計過程數據來源渠道有限、準確性差。建設工程審計過程中,信息的收集非常重要,取得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直接影響審計工作的決策。目前,我國的審計工作大多數還停留在手工階段,審計過程中的憑證、文件多為紙質。信息的查找渠道曲折且查找過程繁瑣,信息收集的結果較容易失真。通過建立審計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審計過程電子化,合同、憑證、變更簽證、審計報告、文檔等均電子化,在實現審計信息輕松共享的同時也方便了信息的查找和搜索。
(3)缺乏統一的審計標準。我國現有的工程造價定額種類繁多,具有相當程度的專業性,因此,從事建設工程審計的人員很難將所有定額種類掌握一清,尤其很多造價事務所人員非工程專業出身,缺乏一定的工程造價知識。另外,非標項目的定價、材料價格的收集和統一等難題,一直困擾審計工作人員。通過在審計管理信息平臺中建立一套工程造價價格信息庫,由審計機關統一工程造價定額、非標項目經驗定價、材料價格等一并導入,對業主、工程各參與方和造價事務所信息開放,解決審計標準不一的現狀。
2.建設工程審計管理信息系統功能方案
(1)系統功能體系。
建設工程審計管理信息系統構建建設單位、審計機構、事務所協同平臺,信息平臺(如圖1)以項目立項為主線,以項目建設單位為管理對象,以項目實施審計過程為管理點,實現立項—拆遷評估—概算審計—招投標審計—項目實施動態跟蹤審計—單項工程結算審計—竣工決算審計的處理流程。同時,針對每一個階段的審計內容及性質,采取不同的工作流機制對業務管理。通過信息的共享和工作流機制的應用,提高審計過程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同時有效的促進各方的工作效率。通過審計工作業務的處理,信息平臺還將構建事務所誠信庫、審計資料庫、審計文檔庫等知識庫。
(2)核心功能體系。
①項目庫。項目庫是建設工程審計管理信息系統的核心庫,對建設工程立項信息管理,構建工程項目全面信息的管理窗口,結合單位管理與組織用戶管理,確定項目建設單位(審計對象)、施工單位、其他相關單位、中介審計機構、審計負責人員等信息,并對實體項目過程進展情況動態跟蹤和匯總。
②過程審計管理體系。過程審計管理體系對建設工作審計全過程業務流程管理,對概算、結算、決算審計工作實現提交送審材料—委托中介機構審計—復審—出具審計報告的處理流程;對招投標階段審計工作實現標底復核—最高限價控制—中標價復核的處理流程;對審計報告實現報告提交—送達—反饋—執行的處理流程;對合同額審計實現會簽流程等。
③審計資料庫。審計資料庫的構建來源于建設工程全過程審計業務信息的自動歸集和分類,形成具有查找和指導意義的資料庫。包括以立項為主線、以項目為單位,對審計工作(已完/未完)全過程成果及文檔進行動態管理、對審計制度性文件進行管理、對審計工程造價定額信息進行管理和分析統計、對經濟指標信息進行管理和歸檔。
④流程管理體系。流程管理體系針對各階段的審計工作,可靈活定義多種審計流程,在實際業務開始時,可選擇適用流程;各流程步驟可設置基本模板且可根據實際業務狀況進行調整。審計業務流程的網上處理,各步驟審批意見處理結果、后續工作計劃均一目了然,并按國家規定的審計報告格式,自動生成審計報告征詢稿和正式審計報告以及過程中其他相關文件、報告,在線打印,節約了大量編制審計報告的時間,將審計報告編制人員從繁重的文字工作中解脫出來。
⑤信用評價庫。“信用評價庫”在審計過程中,通過建立與之相關的各單位管理功能,實現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以及中介審計機構的個人及單位誠信管理。一方面根據核減率實現對施工單位承擔審計費用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對單位及個人的準入提供依據。
3.建設工程審計管理信息系統架構條件
(1)網絡條件。為了提高協同工作能力,也為了解決由于地域和人員分布所帶來的管理困難,在網絡的架構方式上既要滿足審計機關內部管理人員的使用,又要滿足遠程管理人員以及移動人員的使用。系統用戶按接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審計機關內部管理人員,采用局域網連接方式接入使用;另一類為遠程管理人員和移動人員等,以遠程登陸的方式接入使用。遠程登陸既可以通過Internet遠程訪問或者VPN(虛擬專用網)方式實現。
(2)硬件、軟件條件。客戶端:操作系統windows、內存512M、IE6瀏覽器以上。服務器:操作系統windows、內存4G、IE6瀏覽器以上。
(3)操作用戶素質要求。審計工作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用戶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也極為重要,操作人員應具備基礎的電腦常用軟件操作能力,能管理好自己的口令和密碼,能掌握輸入信息、上傳文件、信息檢索等基本操作。
4.結束語
通過建設工程審計管理信息系統的搭建,以及審計過程中各項業務的流程設置,加快日常審計工作標準化、流程化建設進程,從而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建設工程審計管理信息系統在線處理的方式,舍棄了過去大量使用紙質報告的時代,繼而以網上處理和電子報表、表格的形式傳遞信息,打印最終報告成稿,節約了大量紙張,降低了信息傳遞的成本。建設工程審計管理系統對歷史項目信息進行分析統計,為決策者再處理類似項目提供了大量的項目經驗;對參與單位的信用評價的資料歸檔為新項目的委托提供信用資料,有效保證了審計項目的高效完成;對審計過程中價格信息、經濟指標等行業信息的積累為各審計工作者提供全面的資料,提高了審計工作的完成效率。建設工程審計管理信息系統在構建完成和初步使用過程中,應根據使用情況和每年審計政策的變化,及時調整和完善功能,以適應我國建設工程的審計工作,為國家審計事業貢獻輔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