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企業審計發展趨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內部審計職能經營審計、管理審計和效益審計化
當前企業的內部審計職能主要停留在核對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合法性方面,進而促進企業更好地遵紀守法,但是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不斷完善,這種差錯防弊的審計職能已經逐漸發生了轉變,而轉變方向正是朝著經營審計、管理審計和效益管理方向發展。在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背景下,企業的電算化水平逐漸提高,再加上內部控制機制的不斷加強,企業的錯弊之處也越來越少,傳統的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能也應該積極打破傳統,在經營、管理、效益方面發揮功用,促進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更科學有效地進行,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我國的角度來說,企業審計的工作重點應該放在經營審計、管理審計和效益審計方面,而這三個方面應該包括以下幾項內容。①要對企業內部的控制制度進行合理審計,針對制度的健全、高效性進行評價,以便更好地完善內部控制制度。②要對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進行審計,對企業的各項決策和管理規章制度的落實效果、產生的效益進行評價,促進企業的各項業務在可預見范圍內。③要對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進行審計,對管理活動的管理效果進行評價,促進各項管理發揮有效性。④要對企業的各個責任經濟體進行審計,對其成本、利潤、業績等進行考核,確保經濟安全。⑤要對企業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進行評價,確保企業的經濟目標得以實現。總之,只有對企業的生產、管理、經營全方位地進行評價與分析,才能及時發現和評估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而提出寶貴的解決意見,保證企業的綜合效益的到提高。
二、內部審計形式事前及事中審計化
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求企業的審計形式不只是停留在事后審計,而要從事前及事中審計入手,更好地實現審計的功能。傳統的事后審計通過對企業已經存在的失誤和損失進行彌補,不僅浪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更在很大程度上沒有達到良好的彌補效果,這是缺乏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的后果。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審計工作依然如此。通過對事前預防與事中控制,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管理活動等全過程都被全方位地進行監督與控制著,有效地防范了潛在和即將出現的風險,及時有效地解決了出現的問題,進而減少了企業的投資風險和其他風險。此外,通過事前及事中審計方向的轉變,企業的審計部門可以對具體的管理行為進行有效的控制,防止了事后無從控制現象的發生。事前審計作為一種防患于未然的方式,而事中控制作為一種及時“補牢”的方式,能夠盡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風險和損失,而要做好事前和事中審計工作,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①企業的審計工作要在過程中向前延伸,對企業的管理、經營進行全過程監控,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和投資者提供全面服務。②企業的內部審計范圍,要囊括企業的計劃、預算與決策的形成時期,確保決策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主要表現為決策所依據的信息和資料是真實可靠的,方法是正確且可行的,決策的內容是科學的,這就需要企業在決策分析和形成階段,要積極參與項目可行性的研究分析,發揮各方面的經濟技術分析與論證作用,內審機構要及時提出自己的意見。③企業的內部審計要對決策的執行效果、經濟效益做出積極的判斷,當經濟活動結束的時候,應該對計劃、決策和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做出全面且綜合的報告,并在報告中積極總結經驗教訓,促進企業的預期效益得到實現。
三、內部審計手段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手工審計方法已經不適應現代企業的發展,企業的審計工作手段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支持,而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也越來越高,并在審計方法和軟件中進行了創新。現代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在不斷加大,生產和經營氛圍也在不斷擴寬,跨國企業和集團企業也出現了不斷增多的趨勢,在此背景下,運用信息化審計手段,是發揮內部審計監督、評價與服務職工的重要方式,能夠高效、科學地開展審計工作。隨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加劇,企業的內部審計職能要想繼續發揮作用,就要緊跟時代和環境的變化,通過利用先進的審計軟件技術,建立信息化的審計信息系統,有效地分析和利用審計信息,及時反映財務狀況,定期向決策者提供審計分析資料。此外,現代企業的內部審計信息化還表現在審計預警系統的利用,通過預警系統及時有效地查找出經營管理中的問題和疑惑點,評價和分析經營管理的風險度,及時解決管理和經營方面的問題,在治標的同時也注重治本,是逐漸提高企業的審計水平的重要途徑,也促進了企業決策變得更科學合理。需要注意的是,在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給企業帶來方便的今天,也伴隨著計算機安全問題的出現,如計算機病毒、計算機木馬等,如何利用信息化水平給內部審計工作帶來方便,應該從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計算機素質和道德素質出發,更要從構建安全和諧的電子商務環境出發,為企業的內部審計營造一個獨特的審計環境。
四、內部審計管理行業化和人員職業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現代企業控制制度的建立,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人員配置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如果在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方面不進行統一有效的管理,勢必影響企業審計工作的進行和審計功能的發揮。在當前的企業環境中,越來越多的管理者認識到了審計工作的重要性,也在企業內部設立了獨立的審計機構,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內部審計管理作為當前社會公認的重要服務職業,為了促進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一個專業的內部審計管理機構是未來審計工作的發展趨勢。例如,我國應該建立內部審計師協會,在內部審計方面實行行業自律的管理方式,具體包括內部審計職業準則、審計工作進行指導、審計人員培訓、對外交流等服務功能。當然,除了內部審計管理行業化之外,企業的審計人員也應該職業化,職業化主要表現為:①審計人員都應該取得了內部審計師資格證書,懂得多種專業知識與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還要具有較高的專業判斷能力,以便提高審計工作質量;②審計人員在機構中的構成也應該是多元化的,除了要有懂財務知識的人員和審計知識的人員外,還應該有與企業業務相關的各類專門人才;③企業的審計人才應該朝著豐富經驗型和高業務水平型的復合型方向發展。
作者:莊敏單位:常州興業博瑞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