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開創基層審計工作新局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5月23日,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深刻闡述了審計監督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問題,為新時代審計事業發展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動指南。各級審計機關要把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著力在學思踐悟上下功夫、見成效,努力開創新時代審計工作新局面。筆者結合基層審計工作實踐就如何開創新時代基層審計工作新局面談幾點感想,與廣大同仁交流探討。
一、創新理念,順應時代
新要求指出,審計機關成立30多年來,在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促進黨中央令行禁止、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促進依法治國、推進廉政建設等做出了重要貢獻。“重要作用”和“重要貢獻”是對審計機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勤勉盡責、扎實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審計人值得驕傲、必須堅守的“滄桑正道”。成績屬于過去,未來任重道遠。基層審計干部要有信心和勇氣,銳意進取,守正出新,不斷適應且促進時展變革,不辜負總書記的殷切期望。一方面,要提升政治站位,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新時代的新特點新部署新要求,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全面深化改革,促進權力規范運行,促進反腐倡廉。另一方面,要堅持改革創新,圍繞深化審計制度改革,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著力創新審計理念、組織方式、管理制度,及時揭示和反映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趨勢,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不斷發展完善。
二、提升能力,推進審計全覆蓋
強調,要拓展審計監督廣度和深度,消除監督盲區,加大對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力度,加大對經濟社會運行中各類風險隱患揭示力度,加大對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力度。“一拓展”“一消除”“三加大”科學闡釋了審計監督“面”與“點”的辯證統一關系,是對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提出的“有重點、有步驟、有深度、有成效”地推進“審計全覆蓋”的繼承和發展、強化和細化。基層審計機關要胸懷全局、聚焦重點,切實摸清審計對象底數,堅持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分類實施,建立健全與審計全覆蓋相適應的工作機制,統籌整合審計資源,創新審計組織方式和技術方法,不斷提高審計能力和效率,努力做到“應審盡審、凡審必嚴、嚴肅問責”。當前工作的著力點是“兩聚焦、兩推動”: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對黨中央重大政策貫徹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審計,促進提高公共資金、公共資產、公共資源安全績效,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聚焦打好“三大攻堅戰”,持續加大財政金融風險防范化解、扶貧資金和項目管理、污染防治資金和項目的審計力度,推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三、保障質量,筑牢審計生命線
科學確定項目計劃、優質高效組織實施,是審計工作必須堅持的成功經驗。實踐證明,基層審計機關只有始終堅持于法有據、以理服人,嚴格按照審計工作規程實施審計,嚴格審計現場管理和業務審理制度,嚴格遵守審計紀律,才能形成事事有控制、人人有約束、處處有價值的項目管理機制,才能實現依法審計、文明審計,五措并舉開創基層審計工作新局面◆陳晶晶張培謙/襄陽市樊城區審計局學習貫徹精神筑牢審計生命線,推動審計工作提質增效創優。
四、剛柔并濟,實現執法人性化
審計的“剛”,是指審計人敢于較真碰硬,依法全面客觀公正揭示和查處各類違法違紀違規問題,是強制力的體現,是實現審計目標的關鍵;審計的“柔”,是指審計人要樹立服務意識,在問題定性處理上多與被審計單位溝通交流,多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是人性化的體現,是實現審計目標的手段。切實做到“提高一力、注重二性、堅持三區分”。“提高一力”,即提高表達力,清晰準確系統地闡述審計職業判斷、職業謹慎、職業懷疑和職業評價,應能把審計溝通作為一項基本功,通過溝通傳遞熱忱態度、準確信息贏得被審計對象乃至社會各界對審計人、審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注重二性”,即增強審計思維的宏觀性和審計建議的建設性,審計既要敢于和善于發現問題,更要積極推動解決問題,要強化宏觀視野和全局觀念,避免簡單就事論事,注重舉一反三,深入分析問題背后的體制障礙、機制缺陷和制度漏洞,提出完善體制機制制度的建設性意見,為黨委政府研判形勢、決策部署提供參謀服務。“堅持三區分”,即認真落實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區分開來”重要要求,審慎區分無意過失與明知故犯、工作失誤與失職瀆職、探索實踐與以權謀私,全面辯證地看待審計發現問題,客觀審慎地作出評價和結論,鼓勵創新、寬容嘗試,激發基層審計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積極性、主動性。
五、訓練結合,力促隊伍高素質
科技強審是實現審計全覆蓋、提高審計質量與效率的必然選擇;建設信念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基層審計干部隊伍,是基層審計機關更好發揮審計監督職能作用的堅實保障。基層審計機關要堅持以立身立業立信為標尺,以信息化規范化職業化為抓手,推進“技”與“人”的有機融合、共同進步。首要任務是加強政治建設。基層審計機關不僅是國家機關,更是政治機關。基層審計干部必須筑牢理想信念的堤壩,旗幟鮮明講政治,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聽黨指揮、為黨盡責。重要基礎是加快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金審工程”,堅持硬件、軟件同步共建,堅持“電腦”、“人腦”互動交流,構建電子數據審計中心和數據分析平臺,培養選拔一批計算機審計專業領軍人才,提高審計干部運用信息技術查核問題、評價判斷、比對分析的能力,增強審計監督的時效性、威懾力和精準度。根本保障是推進職業化建設,著眼政治過硬、本領高強,加大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力度,強化一線實戰鍛煉,建立健全常態化、系統性、高效率的審計職業培訓和考核激勵機制,樹立重品行重實干重業績的選人用人導向,不斷提高審計專業能力、凝聚團隊力量,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審計鐵軍。
作者:陳晶晶 張培謙 單位:襄陽市樊城區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