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境外投資內部審計的必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國有企業境外投資審計的監管體系現狀。目前對我國國有企業境外投資進行審計的主體有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其中以國家審計為主。國家審計在境外投資審計中存在“多頭政策,多頭監管”的問題,多個監管部門制定各自的監管標準,增加監管成本,浪費審計資源,同時,多個政府機構進行審計監督,容易造成某個審計領域被多個部門共同忽視的審計盲區。
2.內部審計在境外投資中的作用。(1)內部審計貼近企業管理,熟悉企業情況,更容易發現管理上的漏洞,內部審計人員能夠及時、準確地判斷出高風險領域和重要事項,有針對性地進行審計,以發現管理上的漏洞。(2)內部審計時間、方法、方式靈活,成本較低,可提高審計效果和審計效益。(3)內審人員能隨時掌握企業大量內部信息,從而能減少資料收集、審前調查的工作量,項目的實施又可以融合在其他項目中進行,降低了審計成本。(4)內部審計提出的處理意見和建議操作性強,能從根本上改善境外投資的管理。
3.開展境外投資內部審計的法律依據。(1)國資委2004年頒布的《中央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五條中規定“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應按照國資委相關工作要求,對境外子企業進行定期內部審計工作”。(2)國資委2005年下發的《關于加強中央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通知》中,也再次強調要“認真探索開展境外投資審計。要建立境外企業定期審計制度,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作用。”(3)國資委頒布的《中央企業境外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中央企業境外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中也多次強調中央企業應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開展境外投資內部審計的建議
1.明確境外投資內部審計的對象與內容。(1)境外投資內部審計的對象以境外企業國有資產審計為主。(2)境外投資內部審計的內容應分為兩部分:一是“管資產和管事”審計,即對境外企業國有資產的投資融資、經營管理和收益管理三個環節的財務審計;二是“管人”審計,即開展對境外企業主要經營負責人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和離任審計。
2.境外投資內部審計的重點。(1)審查境外投資的合法合規性:審查境外公司成立的有關法律文件的合法性、完整性;審查公司主要經營活動的合法合規性,包括檢查企業的經營范圍、重大購銷活動和企業的延伸投資項目。(2)審查評價境外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重點審查財務管理、會計核算以及重大經營決策方面有無嚴格、健全的監督控制制度,并有效地執行。(3)審核資金來源的正當性、完整性和風險性:重點審計資金使用審批手續是否健全、用途是否合規、資金是否完整、有否濫用銀行信用透支額為第三方作商業結算貸款等,以防止資金挪用和轉移。(4)特別關注資金往來款項::注意與關聯方的資金往來運作,對大額往來款項要一一核實;有無利用往來賬為境內企業保存外匯;有無潛在的呆賬損失與異常現象。(5)審核“工資差”的情況:重點審核每年的社會工資收入、支出、結余、工資差分配和使用、上交主管部門情況以及期末工資差分布情況。
3.采用境外投資內部審計的正確方式方法。(1)境內內部審計與境外投資內部審計相結合。境外企業一般為境內企業下屬投資單位,雙方在經營管理、經濟業務等方面存在緊密聯系,并且境外審計現場審計時間一般較短。因此,要制訂針對性較強的審計方案,明確境外現場主攻方向,把握重點,在赴境外現場審計之前廣泛收集境內外資料,能在境內完成的工作在境內完成。(2)風險評估與分析性復核相結合。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將審計重心放在事前的風險評估上,而風險評估又以分析性復核為中心。審計人員要在系統評估境外企業面臨的戰略、財務、市場、運營、法律等方面風險的基礎上,采用分析性復核方法對財務數據和非財務數據進行分析。(3)審閱資料與走訪座談相結合。審計人員要緊緊圍繞審計目的,從財務賬簿、會議紀要、統計臺賬等資料入手進行檢查。同時,立足資料但不局限于資料,與境外企業及相關領導、關鍵崗位員工座談,拓寬信息收集渠道。(4)查找問題與總結經驗相結合。要堅持“一分為二”的原則,辯證地看待境外企業的發展,在查找問題的同時總結經驗。經驗材料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從某個專題入手,例如工程管理、國際貿易、人事管理等,提煉出具有推廣價值的經驗,將境外企業好的管理理念、經營措施盡可能詳細、系統地介紹清楚。
結語
隨著中國國家實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國有企業在世界將會擁有越來越多的施展空間,而國有企業走出國門之后所面臨的環境充滿了機遇與挑戰,但同時也無處不有風險和危機。加強國有企業自身實力,積極發揮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作用,規范境外投資的行為,健全境外經營風險防范體系,完善境外資產管控體系,實現國有資產的穩定增長、保值增值,幫助國有企業實現經營目標,規避海外投資風險,做大做強!(本文作者:袁敏單位: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審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