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煤礦事故統計分析及預防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近年來陜西省煤炭產量持續增加,但在目前煤炭經濟下行背景下,煤礦生產仍然存在很多事故隱患和薄弱環節。本文從事故發生起數和死亡人數兩方面統計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陜西省發生的70起煤礦事故,系統分析了煤礦生產存在的安全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預防對策。
關鍵詞:
陜西;煤礦事故;統計;原因分析;預防對策
1前言
陜西省是我國煤炭資源和生產大省,現有各類煤礦523處,從業人員近19萬人,煤礦安全對全省安全生產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1]。近十年來(2006年1月至2015年11月),陜西省原煤產量呈逐年增加趨勢,2014年突破了5億噸(見表1),且安全形勢基本較好,事故起數、死亡人數、百萬噸死亡率總體上呈逐年下降趨勢,百萬噸死亡率優于全國平均水平(見圖1),2015年降到了0.1以下。但在當前煤炭市場低迷,煤炭企業生產經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煤礦安全生產任務依然艱巨。2014年5月14日,中煤大海則煤礦發生溜灰管墜落事故,死亡13人;2015年7月6日,韓城桑樹坪煤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死亡4人;2016年1月6日,神木劉家峁煤礦發生井下坍塌事故,死亡11人。慘重的教訓時刻敲響著安全的警鐘。系統分析已發生事故的原因,對于改善陜西煤礦安全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陜西省近三年煤礦事故統計
本文詳細統計了陜西省近3年(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發生的70起煤礦事故(見圖2),共死亡94人,其中運輸事故21起(占總事故的30.0%)、死亡22人(占總事故的23.4%);瓦斯事故3起(4.3%)、死亡9人(9.6%);頂板事故27起(38.6%)、死亡29人(30.9%);機電事故8起(11.4%)、死亡9人(9.6%);火災事故1起(1.4%)、死亡2人(2.1%);放炮事故1起(1.4%)、死亡2人(2.1%);其他事故9起(12.9%)、死亡21人(22.3%)。在這七類事故中,頂板事故和運輸事故發生次數和死亡人數均較多,合計占總數的68.6%和64.3%,是威脅陜西煤礦安全最嚴重的兩類事故。國有重點煤礦發生事故17起(24.3%)、死亡35人(37.2%);國有地方煤礦16起(22.8%)、死亡16人(17.1%)鄉鎮煤礦37起(52.9%)、死亡43人(45.7%)。其中,鄉鎮煤礦發生次數和死亡人數在三類煤礦中均最多。在這70起事故中,一般事故共發生67起(95.7%)、死亡74人(78.7%);較大事故2起(2.9%)、死亡7人(7.5%);重大事故1起(1.4%)、死亡13人(13.8%)。
3陜西近年煤礦事故分析及預防對策
3.1煤礦生產系統特點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及開采方式的多樣性,煤礦生產具有鮮明的特點。煤礦生產系統的安全狀況受到煤礦固有風險、人的不安全行為、惡劣環境及管理不當等多因素的影響,且生產過程存在明顯的動態變化性。由于煤礦井下存在多種危險源,某種危險源在引發事故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其他危險源的影響,有的會與其他危險源共同作用增大事故發生概率[3]。
3.2陜西煤礦生產存在的安全問題分析及預防對策雖然目前陜西煤礦安全狀況優于全國平均水平,但仍存在很多事故隱患和薄弱環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通過統計近年來已發生的煤礦事故,總結出影響陜西煤礦安全生產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預防對策。(1)煤礦地質構造復雜,賦存規律性差,導致某些礦區發生瓦斯事故、沖擊地壓、冒頂、煤自燃的危險性較大。應完善礦井通風系統和設施,加強通風管理,做好煤塵防爆、自然發火的預防措施,嚴格落實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四位一體”的綜合防突措施;加強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的管理、維護和使用。(2)全省小煤礦數量依然偏多,且生產工藝和設備水平差,采掘技術落后,安全投入不足,事故隱患多,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應積極推行科技興安戰略,加大安全投入,改善生產工藝,提高機械化水平。(3)煤礦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專業技術人才不足。全省煤礦從業人員大多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且煤礦勞動用工管理不規范,安全培訓教育不到位。采礦、機電、地質、測量、通風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制約了陜西煤炭安全生產與發展。以后應加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職業技能的教育培訓,大力引進專業技術人才,逐步提高員工的素質。(4)安全監察監管力度不夠。目前全省煤炭管理專業人員不到總數的20%,人數少任務重,導致煤礦缺乏必要的監督管理,生產安全隱患重重[1]。應逐步提高煤礦安全監察監管人員的比例,加強煤礦日常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且避免流于形式。(5)部分礦長重生產、輕安全,不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三違規現象普遍存在[4]。加之當前煤炭經濟下行給安全生產帶來新的壓力,導致大部分煤礦效益下降,安全投入減少,隱患不能及時得到治理。應逐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嚴格落實礦長責任制,強化煤礦主體責任落實督查。
4結論
統計分析了陜西省2013年1月~2015年11月發生的70起煤礦事故,結果表明頂板事故和運輸事故是陜西省主要的煤礦事故類型,發生次數及死亡人數均較多,且鄉鎮煤礦安全生產形式最嚴峻。陜西省煤礦安全狀況近些年有了很大好轉,但由于地質構造復雜、賦存規律差、小煤礦偏多、從業人員素質較低、監管力量不足、經濟下行帶來較大壓力等原因,煤礦生產仍然存在很多事故隱患和薄弱環節,應綜合采取加大安全投入、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監察監管力度,推行科技興安、重視專業技術人員,強化煤礦主體責任落實等措施逐步提高陜西煤礦安全生產水平。
參考文獻:
[1]姜鋒副省長在全省煤礦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陜政通報,第19期.
[2]陜西省煤礦安全監察局
[3]楊大明.煤礦安全風險綜合評級模型及應用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05.
[4]鄧奇根,王燕,劉明舉,等.2001~2013年全國煤礦事故統計分析及啟示[J].煤礦安全,2014,33(9):73-75.
作者:葛橋軍 單位:西安科技大學能源學院 陜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