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傳媒環境下的高校宣傳教育工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當前高等院校教育宣傳工作受到了阻礙,究其原因有高校的宣傳功能下降、資源配置不合理、所處的環境條件較差等,在新興媒體的發展下高校的宣傳教育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新媒介對高校教育宣傳工作提供了發展機遇。本文針對高校進行宣傳教育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索分析,提出了在傳媒環境下發展高校宣傳教育工作的機遇和相關策略,從而提升高校的宣傳教育工作。
【關鍵詞】傳媒;高等院校;宣傳教育
一、傳媒環境下高校宣傳教育工作的困境
1.被弱化的高校宣傳教育功能。隨著全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都得到了長遠的發展和巨大的進步,同時傳媒技術也隨著科技的發展變得更加成熟,媒介得到多元化的發展。處于此時代背景下的信息傳播工作與傳統的媒介傳播工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的傳媒視野下信息傳播的手段更加高科技,傳播方式更加多樣化,傳播的領域更加寬廣,出現了諸如視頻、移動手機和網絡等的新興傳播渠道和方式,宣傳教育工作步入了新傳媒時代。新興傳媒減弱了高校的宣傳教育功能,主要由于新媒介環境中高校仍然進行傳統宣傳教育方式,因此充當傳統角色的高校失去了宣傳教育的作用和力度。
2.高校處于宣傳競爭的劣勢地位。我國現階段是市場經濟的轉型發展期,社會經濟處于高速發展中,而高校作為傳統授課的地方,必然不能和校外的媒介進行宣傳競爭,并且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經濟基礎差距和人力資本差距,因此高校處于競爭劣勢地位。當高校的宣傳教育工作處于如此地位,就會給高校的宣傳帶來壓力,并打擊了宣傳教育工作的積極性,造成低效益的傳播教育工作。在發生社會危機時,高校的宣傳教育處境的劣勢更為突出。校外的媒介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一旦發生熱點新聞事件,校外媒介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深入調查跟蹤,獲取最全面的事件信息,而高校也是信息的被傳輸者,因此電視、移動手機和報紙等的相關媒介的宣傳效率要優于高校的宣傳效率??梢娙藗儗π麄鹘逃x取的路徑是校外傳媒,而非出于劣勢競爭的高校。
3.不合理的資源結構。現代的人們需要大量的信息咨詢,而媒介是專業的信息傳播中介,傳播的渠道廣泛,大眾對信息的需求可以隨手拈來,傳播的速度快,基本上實現了和發生事件的同步播報。因此人們一般不會等著書本報紙印刷出來以后再去獲取信息。在這樣的條件下,作為宣傳教育的高校,其發展就會受到約束。處于優勢競爭地位的媒介可謂是越來越多,因此作為校方的宣傳教育應該進行宣傳資源的整合,通過發散思維和開拓視野謀取發展空間。高校可以利用媒介的資源進行宣傳教育工作,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將資源進行整合以彌補校方的宣傳缺陷。
二、傳媒環境下高校宣傳教育發展的機遇
1.高校加速全面發展?;谖覈逃叩膶嵤F階段全國的高校都在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教育要面向現代化、要深化教育改革、將教育進行創新、提高全民的素質是我國高校所追求的目標。我國的教育正朝著發達國家的教育邁進,期待實現以教育興國、強國的中國夢,中國的教育改革進入高峰時刻。在此,眾多高校應快速抓住政策支持的大好時機,圍繞著提高高校教育影響力、教育質量和效益化的核心,進行深刻全面的改革,積極探尋一條發展宣傳教育的工作路徑,提升高校發展。
2.新興媒介的高速發展。伴隨科技的進步,各種新興媒介利用先進的科技得到了健康有效的發展,雖然校外媒介的發展對高校的宣傳教育形成了不良影響,但同時給高校的宣傳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诖?,高校應正視校外媒介的力量,謙虛學習和借鑒校外媒介的傳播方式和宣傳經驗,通過在資源上的合理分配加強彼此的合作,以實現高校宣傳教育工作和媒介宣傳在利益上的共贏。另外,高校還應該充實自身,尋找到一條將自己發展壯大的渠道。3.高校應抓住數字媒體發展的契機。當今時代下,新興媒介處于發展的成熟期,高??梢岳眯M饷浇榘l展壯大的經驗和技術以改進自身宣傳工作的進步,發展自己。在這里,高校最應該做的就是如何利用校外媒介發展自己,如何去捕捉和聯合校外媒介的發展優勢,然后進行技術和經驗的學習和交流。校外媒介有自己的發展優勢,而作為傳統宣傳教育的高校也有自己的發展優勢,因此,要將二者進行合作、資源整合,通過優勢互補發展雙方的效益,從而壯大自己。
三、傳媒視野下的高校宣傳教育事業的發展措施
1.借力傳媒,轉型宣傳。我們已經看到了校外媒介的優勢發展力量,而高校自身的宣傳教育工作卻發展落后,因此,高校必須認清形勢,借力媒介的發展優勢,與媒介進行合作交流,實現自身宣傳教育工作的改革轉變,利用現代化數字媒介技術進行宣傳技術改革。所以,高校應該努力發展校方的數字化傳媒因素,科學運用校外媒介的宣傳技術,建立高效率、優化的合作發展戰略措施。例如,高校將教育工作進行網絡化的宣傳,擴大教育宣傳的面積。將教育宣傳資料進行網絡資源共享,讓師生、學生家長以及對高校教育較為關注的各方社會人士能夠在網上獲取高校資源。另外,高校自身的網頁內容要設計得豐富而且有吸引力,以增加高校在宣傳內容的教育意義及內容的可讀性。高校可以開發校方公共郵件、公共博客平臺、高校公共論壇等互動平臺,以豐富高校的信息宣傳渠道,讓教育模式變得多樣化。高校通過與社會人士的溝通,建立高校與高校、高校與社會的互動平臺,不斷將高校的宣傳教育事業發展壯大,增加高校在社會的影響力。此外,高校還要建立一個信息綜合網站平臺,及時將教育信息宣傳出去,當下就有不少的高校在進行自身校園信息綜合平臺的建設,將教育宣傳內容發展成數字化的信息媒介,組建互動平臺,為社會提供一個學術的交流渠道,促進高校和社會的互動。而高校要將校外媒介的成功案例有選擇性的應用于自身的發展,建設積極全面的校園文化,樹立高校自身的品牌效應,博取社會認同感,為高校長遠的發展謀取一條新道路。
2.牢固樹立大眾文化意識。高校在宣傳教育工作的發展中應注意建設高校的新聞意識、信息的可讀性意識,樹立以人為本,關注社會熱點事件和堅持愛國方針的指引。據此,高校應掌握社會發展動態,應把宣傳教育內容集中于廣大群眾所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跟進黨和政府的政策方針,采集社會有效信息做教育宣傳。通過這些方式貫徹黨的宣傳教育方針,正面引導輿論方向,以施展高校的教育宣傳形象和社會地位。再者,高校應發揮好宣傳內容要凝聚民心的功能,積極建設一支校園媒介主流。高校的宣傳內容要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宣傳目標要貼近群眾生活、貼近實事,進行正面宣傳的教育,激發師生的愛國熱情和健康發展的心理。高校的教育宣傳工作要發揮教育的優勢、知識宣傳的特點、提供信息服務和交流的功能,以引導輿論界。高校這支校園主流媒介要全面的引導社會文化教育、心理教育和大眾品位等,因此,高校的相關工作人員要對這些領域有較深的研究,以文化為突破點,吸引廣大民眾的關注,滿足師生對知識的探求。
3.借鑒媒介創新宣傳教育載體。對仍然在進行傳統宣傳教育的高校來說,應將宣傳工作與現代化的媒介相融合,迎接宣傳工作轉型的挑戰,以發展高校的教育事業。因此,高校要合理、充分應用媒介的技術和宣傳手段,建立完善的校園宣傳媒介,例如應將廣播應用于高校的宣傳,高校應建立自己的數字化報紙,方便大眾取得信息資源,高校要聯合地區高校形成區域校園網絡平臺,打造校園主流數字媒介之平臺,建立健全的信息傳輸渠道,進行多樣化和豐富的傳播渠道的建立。然而為打造校園主流媒介,高校應聯合培養校園信息傳播的采編團隊,建設一支強有力的專業信息采集人員,加強校園宣傳信息的專業化建設。信息采集人員最好由高校的老師兼任,也可以是通過社會外招建設隊伍,然后由專人負責諸如公眾郵件、校園播客、高校微博等新媒介載體,加強校內外人士的交流渠道和溝通方式,將校園網絡打造成為一支引導社會輿論的校園主流媒介力量。另外,要特別注重信息的透明度、輿論自由化、信息傳播的有效性的環境建設,促進信息的溝通交流。
4.實現宣傳教育資源融合發展。黨和地方教育部門應鼓勵高校通過媒介發展壯大自己,將高校建設成思想前衛、文化豐富、充滿學術內涵、樹立道德風尚的校園媒介。因此,要鼓勵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在必要時提供政策幫助,推進區域性的校園文化媒體化構建。對于上述情況就有一個現實的例子,是普利策獎的獎項設置,它允許多種媒介參與該獎的評選,以此表明該獎承認新興媒介的存在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蔣菲,楊凱,張藝兵.新媒體時代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路徑創新調查研究——以廣西師范大學為例[J].高教論壇,2015(05):19-22+25.
[2]鞏飛.校園媒體視角下高校開展宣傳思想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08):226-227.
作者:殷歌 單位:長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