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視新聞報道后期畫面的編輯工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電視新聞報道的后期畫面編輯是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加工、處理與整理,將原聲畫面整體質量與效果進行升華,在保證電視新聞報道真實性、時效性、敏感性的同時,提升電視新聞報道中新聞畫面的藝術性。基于此,本文從電視新聞報道后期畫面編輯工作的重要性出發,分析電視新聞報道后期畫面編輯工作實踐的策略,以期提升電視新聞節目整體質量,增強電視新聞報道后期畫面的編輯水平。
關鍵詞:電視新聞報道;后期畫面編輯;編輯策略
電視新聞報道相對于傳統報紙新聞報道、廣播新聞報道而言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電視新聞報道是以畫面與聲音為主要傳播符號的一種新聞傳播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聞報道的真實性與敏感性,通過視覺與聽覺的結合激發受眾關注度。因此,要想保證電視新聞質量,后期畫面編輯工作的有效開展至關重要。基于此,本文對電視新聞報道的后期畫面編輯工作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一、電視新聞報道后期畫面編輯工作的重要性
電視新聞報道是以聲音與畫面為主要傳播符號,以電視為新聞信息傳播載體,對近期已發生或正在發生的存在重要影響的社會事件、新聞信息進行的報道。相對于傳統報紙新聞報道、廣播新聞報道而言,電視新聞報道的具體體現,需經過更多程序操作進行編制,如新聞攝像、鏡頭采編、記者采訪與拍攝、后期編輯、現場后期配音、解說詞編寫等。其中,后期編輯作為電視新聞采編的重要環節,其工作主旨在于對前期采編的新聞聲音與畫面進行科學處理,在保證新聞本質特性的同時,提升新聞價值。而后期畫面編輯作為電視新聞后期編輯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重點在于對雜亂無章的新聞畫面鏡頭進行剪輯、編輯、處理,從而使畫面更為清晰、流暢、突出重點,增強新聞報道的真實性、藝術性、說服力。在當今媒體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迎來了更高的挑戰,電視新聞質量的提升成為電視新聞發展的必然趨勢。而電視新聞后期畫面編輯作為提升電視新聞質量與效果的重要途徑,其電視新聞后期畫面編輯水平、技巧的強化至關重要,是促進電視新聞節目精細化、高質量、豐富性發展的關鍵舉措。例如,相對于低清晰度的新聞報道畫面而言,人們更傾向于高清、超清的畫面質量。與此同時,在有效的播報時間內,配設清晰、流程的畫面,更能提升新聞報道的真實性與感染力。此外,畫面以其所具有的圖像、色彩等元素增強了新聞畫面的藝術性,通過與聲音、播音員之間的協調處理,增強了電視新聞報道的質量,提升了受眾關注度。由此可見,電視新聞報道后期畫面編輯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電視新聞報道的后期畫面編輯策略
(一)注重電視新聞畫面編輯的邏輯性
電視新聞報道畫面的邏輯性是保證電視新聞質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畫面組合上,需保證人物情感、事件發展情節以及事件與事件過渡下各畫面之間條理清晰、銜接流暢,從而使受眾對新聞事件具有更明確的認知與理解。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具有良好的基本素養與嚴謹的工作態度。例如,就地方臺《新聞聯播》中的會議報道而言,新聞記者需具備捕捉典型的技能;攝像工作人員要具有基本的攝像能力(取準取全,推、拉、搖、移穩定等),也要具有捕捉精彩畫面的能力;后期畫面編輯需具備完善的理論知識與一定的邏輯能力,從而避免畫面由第一排突然出現在最后一排,使人感到秩序混亂等問題的產生。又如,在做電視新聞人物報道時,電視新聞文稿塑造的是一個管理能力出色、技術干練、工作認真嚴謹的典型形象。但是其配設的畫面則是該“典型人物”一個人在現場“一會看設備,一會操作設備”的情境,使得播音與畫面不統一,從而降低了電視新聞的質量。對此,在進行電視新聞畫面編輯時,需保證新聞畫面與播音之前的協調與統一,通過反復校正保證播音員畫面、文字順序、播音順序三者之間的統一。同時,在電視新聞后期畫面編輯中也應保證畫面順序與新聞事件發生先后順序的協調與統一,注重時間、地點、人物要素的合理配置,保證鏡頭銜接的準確性、連貫性,增強新聞畫面的感染力。例如,在針對航空航天等重大新聞事件進行報道時,編輯工作人員在明確認知并掌握受眾心理與信息接受習慣的基礎上,用推拉鏡頭依據“由淺至深”“由部分到整體”“由遠及近”的方法表現畫面,使畫面與受眾思維規律達到統一。
(二)注重畫面情節與細節的體現,實現電視新聞主體的深化
電視新聞節目的一個優勢在于通過具有新聞價值的畫面進行新聞信息主題內容的具體體現,從而提升電視新聞報道的真實性、時效性。這就需要電視新聞節目應用新聞畫面進行新聞內容直觀體現的同時,實現新聞內涵的有效滲透,實現對受眾心理的有效把控,從而增強電視新聞報道的深度。這就需要利用細節鏡頭進行新聞信息的展示,加大受眾的理解與認知,使受眾從情感、思維上真正接受新聞事實。例如,在《新聞調查》的《農民連續自殺事件調查》報道中,有一個固定畫面“寫有‘實施退耕還林建設秀美山村’語句的農村土房外墻”,隨著新聞調查的不斷深入,會發現農民連續自殺事件與“實施退耕還林建設秀美山村”存在密切的關聯性,即實施退耕還林政策中由于實行方法的不合理導致自殺事件屢屢發生。可見,固定畫面的運用點明了新聞事件的起因。與此同時,在對新聞事件人物采訪畫面的編輯中,并未直接引入人物采訪畫面,而是利用搖鏡頭對其生活環境進行真實的展現,為受眾呈現出一個“家徒四壁”的房屋,揭示了農民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而這一細節畫面的運用,進一步為農民連續自殺事件的起因提供了佐證,即“交不起560元錢的罰款”。由此可見,對畫面情境與細節的有效處理和運用,有利于提升新聞事件的真實性、感染力,使新聞報道內容得到深化,引發受眾思考。
(三)注重畫面節奏的掌控以及后期畫面編輯工作的創新
由于電視新聞報道具有時間限制,因此在進行電視新聞報道的后期畫面編輯工作時,應注重畫面節奏的有效掌控。例如,在對《新聞聯播》的后期畫面進行編輯時,由于該節目是一檔綜合性較強的新聞報道節目,其涵蓋內容相對較廣,時間在三十分鐘左右,對此應依據新聞信息的新聞價值,進行畫面編輯,保證新聞畫面與新聞解說相契合的同時,突出新聞重點,提升新聞說服力。與此同時,在對不同的新聞進行銜接時,也應掌控好畫面轉換節奏,使新聞節目在整體上張弛有度、內容連貫、層次分明。
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媒體多元化發展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后期采編工作人員應注重電視新聞報道后期畫面編輯的與時俱進,以創新思維為指導,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不斷創新,提升新聞報道后期畫面編輯的整體質量與效率,從而為新聞報道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例如,地方電視新聞節目在對同一新聞事件進行報道時,為避免內容同質化問題的產生,可通過畫面、字幕、鏡頭以及配樂的創新,在各元素的科學組合下,形成具有獨特性的新聞畫面結構,提升新聞畫面的藝術性,吸引受眾關注,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
三、結語
總而言之,后期畫面編輯工作在電視新聞制作與報道中占有重要地位,后期畫面編輯工作的好壞對新聞質量具有直接的影響作用。因此,必須明確后期畫面編輯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編輯方法進行具體操作。本文旨在通過對電視新聞報道后期畫面編輯工作的分析,提升電視新聞后期畫面制作水平,在保證電視新聞報道主體特性的同時,提高新聞畫面的藝術性與整體質量。
作者: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