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如何做好電視新聞文字編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電視新聞文字編輯是電視創作的重要環節,是一項具有高度創造性的創作活動,所有新聞作品都要經過編輯的選擇、加工、再創作,才能與觀眾見面。因此,新聞報道的好壞,新聞作品的優劣都和編輯的思想和道德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作為一名優秀的電視新聞文字編輯一定要講政治、精業務、重道德。
【關鍵詞】電視新聞;文字編輯;講政治;精專業;重道德
電視新聞文字編輯是電視創作的重要環節,是一項具有高度創造性的創作活動,它包括了創作層次和技巧層次這兩方面內容。在電視創作中,編輯思維應該貫穿于節目創作始終。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重采輕編”的風氣一直延續,其實新聞工作具有較強的集體性,而電視新聞文字編輯工作就是整個新聞工作的樞紐,任何一篇新聞作品,從構想到播出,不可能由一個人來完成。新聞產品的各個工序密切相連,缺一不可。而采與編的關系更是密不可分,完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若分析二者特點,編輯是記者、觀眾之間的媒介。所有新聞作品都要經過編輯的選擇、加工、再創作,才能與觀眾見面。因此,新聞報道的好壞,新聞作品的優劣都和編輯的思想和道德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作為一名優秀的編輯一定要講政治、精業務、重道德。
一、講政治———電視新聞文字編輯的必修課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新聞工作者應全面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要把正確的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真正擔負起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神圣使命,是電視新聞文字編輯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必修課和行動指南。特別是隨著網絡等新媒體的出現,新聞從業人員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為了提高收視率,小題大做、無病呻吟,沒有價值、沒有靈魂的新聞也搬上電視銀屏。作為電視臺的“大腦”,欄目的把關人,編輯如果不重視政治學習,不能看準時代的脈搏,要有較高的政治覺悟,新聞的方向和質量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新聞編輯首先要三觀正確,要樹立高尚的政治覺悟和思想情操,這樣才能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才能成為一個思想政治過硬的新聞編輯。如果編輯三觀不端,唯利是圖,見利忘義,搞有償新聞,以稿謀私,以廣告代新聞等等,改稿子改錯了方向,可想而知新聞播出之后一定會損害新聞工作者的聲譽和本臺的形象。其次要建立常態化的動態培訓制度。要根據各級黨政部門的最新精神,結合新聞工作的任務,加強對電視新聞文字編輯的政治思想教育。只有編輯的思想端正了,不出偏差了,才能滿腔熱情地幫助記者們糾正或端正思想。
二、精專業———電視新聞文字編輯的生命力
打鐵還需自身硬。一個合格的、優秀的電視新聞文字編輯,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素質以及其他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行業知識和專業知識。編者在了解全局、博學廣知和文字功底上應當比采者更高明一點,否則就很難取舍和修改別人的稿件,這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語言功底。“功底”就是基本功的底子。“文字功底”就是從事文字工作所必須掌握的基本的知識和技能的基礎。其內涵起碼包括:準確理解字詞含義,大量積累詞匯,純熟掌握語法,自如運用修辭手法,具有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真正做到“文字功底不錯”,確非旦夕之功,需要長期地積累和鍛煉。作為新聞編輯《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和《寫作概論》則是提高文字功底的必修課。作為編輯還應把讀書作為日常生活的第一需要,當作人生的一種樂趣,學習中國古代文字作品的典范之作,學習中外的一些經典作品的文法,記牢100篇以上的文字作品;要深入到現實生活中去,向人民群眾學生活、學語言;其三勤動筆,反復寫,反復修改,不要抄襲,不要鸚鵡學舌,不要生搬硬套,這樣才能鍛煉和提高自己的文字能力。走基層是提高業務能力的關鍵。俗話說:“事非經過不知難。”編輯更應該走出去,到基層去,到采訪現場去,要參與節目的策劃,了解記者采訪流程,對選題的確定、策劃要積極出主意,想點子,只有參與才會了解,只有了解才會理解。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親自到現場參與采訪,才能更好地發現記者的問題,一味地坐在辦公室改稿,不會讓其他記者信服,也不會讓稿件產生質變。當然新聞編輯需要不斷創新。縣級電視新聞節目存在“三多三少”問題,即一般的動態報道多,有深度、有影響力的報道少;會議報道多,反映基層、反映群眾實踐活動的報道少;浮在面上的報道多,緊貼生活、緊貼實際的報道少。電視新聞文字編輯要在創新報道方式和手法上下功夫,把民聲傳遞出去,把政府的決策帶給百姓,起到橋梁和紐帶的作用。
三、重道德———新聞編輯工作的保障
每篇稿件都是新聞記者辛勤勞動的結晶,記者從選題、構思、采訪到寫稿,這其中花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作為編輯只有認真審讀的義務,沒有馬虎對待的權利。不能一目十行,一目定全篇,甚至憑印象處理,在我們改稿件的同時,也要強調改稿慎重,對記者應做到“三尊重”,即尊重作者的意見、尊重作者的勞動、尊重作者的風格,不可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記者。此外,在處理稿件中,不能看人不看稿,也不能搞關系稿、照顧稿。如果讓質量不高的稿件播發出去,即使內容可以,也會敗壞新聞報道的形象。作為責任編輯,還要保證自己編發的稿件,不出理論性、政治性、常識性和技術性差錯,還應該使自己負責處理的稿件有深度、有新意。我們在編輯過程中,不妨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自己深入調查得來的材料以及剛剛聽到的精神,統統改在稿子上,以充實、豐富作者的文字,加強宣傳效果。由于編輯和記者的勞動特點不同,給人留下的印象也不同。作者的稿件經編輯的再創作,也能脫穎而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得到人們的贊賞這是自然的,無可非議。因職業道德關系,連改了什么,增加了什么,也不能亂說。真是人們所說的,編輯具有蠟燭精神,燃盡自己,照亮別人,是為黨和人民的宣傳工作出了力、立了功的無名英雄。
總之,電視新聞文字編輯的這種甘為人梯、樂為他人做嫁衣的崇高品德與精神,是建立在為人民服務和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心基礎上的。古人說得好“人皆可為堯舜”。我想,只要我們電視新聞文字編輯努力實踐,真正做到“講政治、精專業、重道德”,就一定能編輯出精品的稿件和節目。
作者:姚媛媛 單位:蘇家屯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