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歷史教課中的時事政治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應用時政熱點深化認識,有效培養學生學科能力
根據初中生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引領學生掌握最基本的、主干的歷史知識和技能。歷史產生的原因與后果、意義與影響、聯系與綜合等概念還是比較抽象的,必須借助于形象化手段進行認識深化,時政熱點就是一種很好的直觀認識工具。運用時政熱點對教學重點難點進行認識深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進行八年級下冊14課《鋼鐵長城》的教學時,對于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潛艇部隊等海軍多兵種作戰,一些學生難以理解,這時我們可以運用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來說明在遠離陸地時海空立體作戰的重要性;針對“和平年代要不要加強國防建設”的問題,可以使用我國首次設立“國安委”并由主席親自掛帥的時政熱點說明我國加強國防建設的重要性。在進行九年級下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一課教學時,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為什么德國對波蘭發動突襲后英法兩國再也無路可退”,這時我們使用朝鮮核問題六方會談來加強學生對國際義務的認識。
歷史教材里的知識分布主題是以時序為標準的“線”角度的呈現,缺乏“點”的呈現。這時,如果我們能以某時政熱點作為專題,一下子就將教材里分散的“點”連接成一個體系了。如我們在教學八年級下冊發現國家在農村的政策比較多,而且分散在幾個不同的單元里,這時我們就可以以“三農問題”為主題,將“建國初期的、時期的‘化’運動、改革開放后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知識歸納成一條線索,原本混亂的知識脈絡一下子變得清晰了然,通過歸納,學生對不同時期的農村政策進一步深化了認識,避免了模糊不清,思維混亂,學科能力進一步提高。總之,經過我們使用時政熱點這一形象化工具,學生認識如同由霧里看花立刻轉變為撥云見日,恍然大悟般的感悟油然而生。
二、應用時政熱點感悟心靈,深入內化學生健康情感
歷史學科具有人文性和思想性,在培養學生情感方面本來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但從筆者所觀察到的情感教育效果來看,由于情感滲透的手段單一、生硬,情感生成渠道缺乏足夠的自主性,因此,學生的情感收獲是表面的、被動的,不能很好地在實際生活中落實。筆者嘗試利用時政熱點這一創新手段讓學生自主感悟心靈,真正培養主流價值觀和人生觀,收到的情感滲透效果要明顯好于傳統教育手段。如在進行八年級上冊第15課《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一課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教學時,筆者在呈現完相關史實后,沒有按照常規的手段讓學生談感想,而是利用多媒體展臺呈現了近期中央檔案館公布的《日本戰犯的侵華罪行自供》和一段“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哭訴視頻,讓學生直接了解更權威、更直觀的“歷史真實”。隨后文字呈現了我國自2014年開始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問題也隨之拋出:“我國為什么要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問題具備開放性,能讓學生充分進行心靈感悟,認識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野蠻、殘暴,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認識到國家必須強大起來,警醒日本野蠻侵略的歷史重演。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點出“牢記歷史,珍愛和平”的主題,學生情感認識瞬間升華。
綜述,時政熱點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本質上是對課外資源的有力開發,只要我們加強鉆研,充分挖掘時政熱點與歷史教材的結合點,激發起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科素養一定會潛移默化地提高。
作者:陳建霞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港城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