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際鐵路通信系統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AMC-HARQ跨層自適應傳輸設計
城際鐵路通信系統承載的主要業務,有電路域數據話音業務和分組域數據業務。具體如表1所示。電路域數據話音業務對實時性要求較高,又要十分準確地傳遞信息,具有最高或者較高的優先級;分組域數據業務對實時性要求較低(與電路域業務相比),突發性強,有一定的數據量。本文將跨層設計應用于城際鐵路無線通信系統中,根據業務類型的不同,在物理層和鏈路層進行AMC-HARQ跨層優化設計。AMC-HARQ跨層自適應傳輸的系統模型如圖1所示。
物理層釆用自適應調制編碼技術,根據業務類型分類,制定M種調制方式和編碼方式。首先,接收端通過信道測量技術,估計出信道質量信息,并通過反饋信道,將信道質量信息反饋給發送端;然后,發送端根據接收到的信道質量,選擇下次傳輸要使用的調制編碼階數。MAC層采用同步并行停等協議即HARQ協議。首先對各數據幀分別進行CRC編碼,級聯構成數據幀進入物理層。物理層使用FEC編碼對整個數據幀進行編碼,然后存入緩存用以進行重傳。接收端經過譯碼、CRC校驗后,回送確認幀。確認幀包含了幀確認號和重傳比特向量。
幀確認號表示鏈路層上一個按序接收的幀的序號,重傳比特向量比接收窗口長度(W)小1的比特向量,即長度為W-1。比特向量表示當前接收窗口的所有幀接收情況,如“1”表示需要重傳,“0”表示接收成功。由于重傳比特向量是接收窗口的歷史移位記錄,即使當前的確認幀因信道變化而丟失,確認幀也不應重發,因為后續的確認幀包含歷史的接收記錄。確認幀格式如圖2所示。收發雙方的鏈路層都緩存W個數據幀。發方維護發送緩存和重傳列表,發送緩存中保存著當前發送窗口中未確認的幀,重傳列表中保存了待重傳的幀序號。收方的接收緩存保存當前接收窗口中亂序的數據幀,當接收到的幀有序后,鏈路層向。
2AMC-HARQ跨層自適應傳輸性能分析
本文使用Matlab仿真工具對基于AMC-HARQ跨層自適應傳輸系統進行仿真分析,模擬信道使用瑞利衰落信道模型,每個數據包中含信息位500bit,通過1/3碼率的卷積碼,仿真包數目每次1000個,結果取6次平均值,同時假設CRC能正確校驗。在物理層,提供不調制、BPSK、QPSK、8PSK等4種傳輸模式,系統可以根據AMC中每種傳輸模式的瞬時誤包率(PER)和接收到的SNR在各種物理層傳輸模式之間的關系,自適應地選擇合適的調制編碼方式。在鏈路層,要綜合考慮時延、誤包率和吞吐量,真正滿足城際鐵路不同業務的QoS要求。設置最大重傳次數為N=0、1、2,測試在不同干擾條件下,不同的業務類型的成功率,見圖3,圖4,圖5。可見,通過AMC-HARQ跨層自適應傳輸方案,當鏈路層重傳1次,可以在5%干擾情況下實現95%的接收成功率;鏈路層重傳2次,可以在5%干擾情況下實現99%的接收成功率,在10%干擾情況下實現94%以上的接收成功率。
綜上所述,根據業務類型不同分類,對實時性要求較高且數據量小的電路域數據、話音業務,系統可采用不重傳或重傳1次模式;對實時性要求較低分組域數據業務,突發性強,且有一定的數據量,系統可采用重傳2次模式保證接收成功率。
作者:張婷單位:廣東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