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通信電子線路課程思政教學途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引言
“立德樹人,為民族復興提供人才支撐”,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教育強則國家強;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使命,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廣大教師應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1]。如何守好渠,種好田?如何以德施教?就需要教師因時而進,通過結合專業課程的內容和思政教育的內涵,采用多種方式對其進行探索和實踐。“通信電子線路”課程的主要內容是無線通信系統中高頻電路的工作原理,包括高頻諧振放大器、正弦波振蕩器、調制與解調等電路,以及運用科學方法分解并逐步解決復雜的非線性問題,提高分析和處理無線通信高頻電路的能力。課程以專業知識、課程與國家信息產業發展關系為背景,將我國通信電子線路技術的發展與青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科學觀教育融合在一起,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增進價值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愿意學、主動學,強化自身學習的動力,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精神、愛國精神和工匠精神”。
2課程思政的實踐探索
2.1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
大學時期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而教師的首要任務即是立德樹人。立德樹人不僅僅是思政課教師的任務,而是每位傳道授業者的職責。這就需要我們專業課教師也要承擔起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任務,做到把專業課程和思政教育有機結合,言傳身教,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進行愛國主義、工匠精神和科學態度的教育。高校學生經歷了激烈的高考競爭,很多學生無意中形成了只追求課程高分數、工作高工資的意識,缺乏專業課程學習的正確價值觀;而通信電子線路不是通信專業學生考研的必考科目,學生對課程不夠重視,又由于該課程學習難度較大,很多同學只顧眼前的得失,不肯在非考研的課程上下功夫,怕苦怕累,學習目的不明確、不正確。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盡可能地在所有場合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讓他們梳理正確的價值觀。尤其通過這次疫情,可以感同身受的體會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緊密相關,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
2.2課程內容的思政映射
專業課程的思政建設需要把專業知識和思政元素緊密結合,才能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達到立德樹人的效果。這就需要任課教師去精心提煉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再結合適當的教學方法使同學們接受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內容[2]。表1列出了通信電子線路課程各部分專業知識和思政映射點。
2.3實施課程思政的途徑與方法
專業課程的思政建設不能因為插入思政內容而減少專業知識的授課內容,這需要授課教師在適合的內容選擇適當的方式融入。至于思政元素如何融入呢?可以從專業知識涉及到的科學故事、時政熱點、人文素養等方面把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到學生的靈魂深處。廈門大學的鄔大光老師在云課堂“好老師與好課程”曾說過,好課堂要能觸動學生的靈魂?工科專業課如何觸動學生的靈魂?這就需要工科教師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不僅要關注了解最新技術,更要學習黨的政策與時政要聞。教書育人不僅僅是教授系統的知識結構以及易于掌握的科學方法,更要在課堂中弘揚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即知識技能與人文素養的結合,培養學生成為有修養有智慧的社會主義追夢人。今年的疫情改變了學生上課的模式,全民網課使很多家長苦不堪言,無人監督的學生們上課狀態千姿百態,學習效果千差萬別,很多同學成績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老師們為了提高課堂效果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地把自己變成了網紅主播。從道理上講,除了一些必須需要有特定儀器設備地實驗課程外,網課的效果不應該被如此詬病。這就說明學生們還欠缺自己明確的學習目標,不明確自己肩負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這需要我們所有教師在授課時潛移默化的引導,使學生們把愛國情懷、人文精神深入骨髓。疫情中不友好的國家對中國政治、經濟的制裁沒有嚇倒中國人民,面對如此困境,依然表現了大國的果敢、擔當。這份擔當的底氣何在,那是幾十年來中國經濟、軍事和科技超速發展帶來的。未來中國的大國地位如何向前邁進,需要青年學生克服困難、抵御誘惑、努力學習,把愛國主義情懷與刻苦鉆研的科學精神融入到血液里,要讓學習成為大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對于課程思政中如何結合科學精神、時政熱點與人文素養,下面以無線通信的發展史為例進行說明。通信電子線路課程的緒論需要簡述無線通信的發展史,這里可以通過對比中外通信電子器件及我國早期在該領域核心技術缺乏,結合目前時政熱點,實例華為事件。美國忌憚中國在5G通信技術的領先地位制裁華為,華為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成功設計并聯合中芯國際生產出麒麟710A芯片,雖然工藝還比不上臺積電,但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縮小。對此類問題引導學生在課上課下展開討論,樹立愛國主義情懷,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為未來中國夢的實現而努力。還可以通過無線通信電子器件發展歷史過程中幾次里程碑,經歷過怎樣的討論和爭鳴,發生過值得深思的科學故事,讓學生感受到技術創新的科學精神。通過學習,學生認識到科學思維在大學學習中的重要性。培養了科學的思維方式,再加上科學的方法,創新的結果就會隨之而來。
3結束語
對于工科專業的學生,在專業課程里實時地開展思政教育十分必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知識體系,實現在“通信電子線路”整個課程中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養學生成為具有愛國情懷和科學精神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爍.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01).
[2]姬五勝.“高頻電子線路”課程思政教學實踐[J].職業技術,2020(2):60-63.
作者:王瑋 孫鵬 王成 焦文重 單位:鄭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