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檔案害蟲防治研究技術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總結了我國常見的檔案害蟲及其生物學特性,并對影響其發生的主要生態因子進行分析,并介紹了檔案害蟲防治的常用方法,以期為檔案害蟲防治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檔案害蟲;生物學特性;防治方法
紙質檔案作為傳統檔案庫的主體,因其材料特性,在長期保存過程中,易被微生物和蟲當成食物,以致于對檔案實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壞。尤其在我國南方地區,更為喜歡潮濕溫暖環境的檔案害蟲提供了絕佳的生存環境。本著“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及時、有效的發現和控制蟲害,對于維護檔案安全保管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1檔案害蟲的種類
近年來,眾多學者對我國檔案害蟲種類進行調查。其中,在《我國檔案圖書害蟲種類》(李燦、李子忠,2003年)一文中提到:中國現已有記述的檔案圖書害蟲應為87種,隸屬6個目,22個科,較1988年國家檔案局對全國30個省(自治區)、市的普查結果增加了33個種,3個科。較常發生且危害較大的主要有:煙草甲、檔案竊蠹、書虱、毛衣魚、蜚蠊及白蟻等(見表1)。
2檔案害蟲生物學特性
檔案害蟲個頭大多偏小,體色深,多為雜食性昆蟲。繁殖力極強,較野外種群有明顯的耐干、耐熱、耐饑等特點,加上近些年化學防治試劑的使用頻率增加,還出現較強的耐藥性。檔案庫房的環境條件較為穩定,經過長期的適應性進化,檔案害蟲普遍具有喜溫畏寒、喜暗畏光的習性,故溫度、濕度、光照以及食物等都是影響其發生的主要生態因子。
2.1溫度
檔案害蟲屬變溫動物,對保持和調節體溫機能不強,體溫易隨外界溫度而變化,且昆蟲代謝率的高低受外界溫度影響顯著。因此,溫度對昆蟲的生長發育、繁殖、活動行為以及地域分布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檔案害蟲適溫區廣,在我國各地均有分布,喜溫暖,最適溫度為22℃~30℃,在此環境中,生命活躍、每雌產雌率高,孵化率高,生活周期長,危害嚴重。故在我國地域范圍內,呈現出種類和發生頻率隨緯度降低而增加的趨勢。多數害蟲亞致死低溫區和亞致死高溫區分別為-10℃~8℃和40℃~45℃,在亞致死溫區出現因冷(熱)昏迷,溫度恢復后有可能復蘇,生命力極強(見表2)。
2.2濕度
水分是檔案害蟲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濕度的高低可以影響害蟲體內水分的蒸發,使體內水分失衡,從而影響其各項生命活動,減緩發育速率,造成死亡率增加。雖然檔案害蟲與大多數儲藏物害蟲一樣,有較強的耐干性,除了從食物中攝取水分,還具有保持體內水分平衡的能力,但環境濕度、食物含水量等的變化對檔案害蟲起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當庫房的濕度過低,檔案資料的含水量也會隨之降低,滿足不了害蟲的需要,而且還會加快害蟲體內水分的流失。檔案害蟲因其種類、發育階段和生活方式不同,對濕度要求會有所差異,但多數要求相對濕度在70~90%,檔案庫房相對濕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延緩其發育,甚至造成死亡(見表3)。在自然界中,溫度和濕度并存,對檔案害蟲作用是相互關系的,在不同的溫濕度組合下,害蟲的發育歷期不同,死亡率也有差異。溫濕度的綜合作用不但影響檔案害蟲的生命活動,而且影響其分布范圍。如檔案竊蠹、煙草甲、毛衣魚等害蟲對溫濕度敏感,主要分布于我國的南方地區;花斑皮蠹、黑毛皮蠹具有較強的耐干性、耐寒性、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區。因此,結合以往的研究和實驗,并且從技術經濟角度考慮,檔案儲存環境溫度應該控制在24℃以下,相對濕度在60%以下較為經濟可行。
2.3光照
光的性質、光照強度和光周期與昆蟲的生命活動和行為有密切的關系。檔案昆蟲在進化過程中許多習性、行為都受到光的控制。其中,光強度對昆蟲活動和行為的影響表現在晝夜活動節律的不同,如:毛衣魚和許多檔案害蟲的幼蟲具有喜暗畏光的習性,喜隱藏于陰暗的縫隙中。光周期主要對昆蟲的生活起一種信號作用,表現于季節生活史、滯育特征和世代交替等。如:昆蟲的冬季滯育,煙草甲、花斑皮蠹等蟲種都能以幼蟲越冬,當春季來臨,又復蘇繼續生長繁衍。
2.4食物
不同種類的檔案害蟲對食物有不同的偏好,如煙草甲好以煙草、紙張、藥材、糧食及制品為食,喜取食、手工紙,馬糞紙及含淀粉糨糊(作為粘合劑)較多的部位,成蟲將卵散產于被害物縫隙中,幼蟲能鉆進檔案卷冊內部蛀蝕;檔案竊蠹腸道中有可以消化纖維素的酶,喜啃食毛邊紙張,易對檔案、圖書、膠合板、纖維板、紙箱等造成損害,有時還能蛀食塑料薄膜、有機玻璃等,使被害物表面布滿蟲孔;藥材甲食性復雜,好以檔案、書籍、薯干、生藥材等為食,成蟲、幼蟲喜在堅硬寄主上蛀成孔穴,幼蟲還可在孔穴隧道中化蛹;毛衣魚喜取食淀粉、漿糊、糧食、膠片、紙張、衣物等物品。白蟻喜食纖維素物質,能夠危害建筑物、紙張、木材、圖書、檔案等,尤其是磚木結構的檔案庫房、紙張、木材制品更易受到侵害。
3我國檔案害蟲常見防治方法分析
3.1物理防護法
嚴格把控檔案館的環境,將“防”重于“治”,是檔案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針。主要體現在嚴控檔案庫房的衛生、溫濕度、光照以及通風等,檔案害蟲的生長環境直接影響其生長、發育、繁殖以及壽命長短。由于多數害蟲能飛善爬,所以在物理防治方面就是在熟悉檔案害蟲生長發育環境條件的前提下,利用簡單的工具和物理因素,如光、熱、電、溫濕度和放射能等防治病蟲害。通常檔案害蟲喜臟亂、潮濕、溫暖、陰暗的環境,好在孔洞縫隙、積塵死角棲息活動。因此,及時做好檔案庫房清潔工作,定期對檔案庫房消毒,加強對檔案入庫前的檢查檢疫等措施,應當作為檔案病蟲害防治的首選。其次,由于檔案保存需要的是干凈、低溫,相對干燥的環境,正巧與檔案害蟲適宜的生活環境截然相反,故做好庫房溫濕度控制和調節工作,根據實際環境配置空調、加濕器或除濕器等設備,按《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JGJ25-2010)中規定:“紙質檔案庫的溫度為14℃-24℃,相對濕度為45%-60%”,以此來恒定檔案庫房的溫濕度。還可利用高溫殺蟲法、低溫殺蟲法、氣調殺蟲法、干燥法等方法來人為惡化害蟲的生存環境,以達到殺蟲的目的。(1)高溫殺蟲法:就是利用相應的設備將溫度提高到檔案害蟲無法承受的高度,直至其酶活性受損、失水死亡(詳見表2)。主要類型有遠紅外線輻射殺蟲和微波殺蟲。(2)低溫殺蟲法:將溫度降低到昆蟲亞致死低溫區和致死低溫區,甚至更低,使其喪失生長、發育和繁殖能力,因原生質凍傷而脫水,組織或細胞內產生不可復原的變化,導致蟲害生理失調而死(詳見表2)。主要類型有冷庫冷凍殺蟲或電冰箱冷凍殺蟲。(3)氣調殺蟲法:主要是通過調節空氣中所含氣體的比例,降低空氣中的氧濃度或增加氮、二氧化碳濃度,讓檔案庫房長期處于缺氧或絕氧的狀態,使害蟲因窒息而死亡的一種方法。但該方法在實施時,對庫房密封性和技術設備要求較高,使用成本較大。干燥法:根據檔案和病蟲害對濕度的要求差異,將庫房相對濕度控制在50%以下,從而起到防治檔案病蟲害的作用。
3.2化學防護法
化學防治就是利用有毒的化學藥物防治和殺滅病蟲害。具有速度快、作用時間短等特點。根據毒性作用機理和侵入蟲體的途徑,可將殺蟲劑分為觸殺劑、胃毒劑、熏蒸劑、拒食劑、驅避劑、引誘劑、粘捕劑等。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檔案工作人員應根據不同的蟲種,以及檔案館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劑型進行施藥。例如:觸殺劑對于鉆蛀性的檔案害蟲效果一般,因為此類害蟲多為鞘翅目,成蟲具有鞘翅和骨化的外殼,幼蟲體被毛藏蛀于檔案蛀孔中,觸殺劑接觸蟲體計量有限,達不到很好的殺蟲效果。而蜚蠊、毛衣魚等善爬行,性活潑的害蟲,在活動區域噴灑觸殺劑,可以較好的達到防治效果。我國檔案庫房較常用的主要是熏蒸劑。熏蒸劑是以氣體擴散形式滲入檔案內部,有良好的揮發性和滲透性,對人畜毒性小,通過害蟲的呼吸系統或體壁進入蟲體,主動攻擊,將隱藏其中的害蟲毒殺。在選擇殺蟲劑的時候應遵循對檔案害蟲高效、安全、低毒、低殘留的原則,且應保證對檔案材料無明顯不良影響。主要有硫酰氟、環氧乙烷、溴甲烷等。
3.3植物源防護劑防護法
我國有著利用各種中草藥對檔案進行防護的悠久歷史,如傳統的黃檗染紙、雄黃染紙、椒染紙、萬年紅紙等,還利用黃柏、蕓香、樟腦、皂角、煙葉、花椒、艾草、荷葉、香茅草、雄黃、檀香、白芨等制成藥包或夾于書中避蠹,為現代高效低毒天然防護劑的開發提供了啟示。植物源防護劑是一種將含有殺蟲活性成分植物的某些部位進行加工,提取其有效成分而制成的殺蟲劑。具有對環境和人類友好、安全、高效的特點,由于是植物長期進化而形成的次生代謝物,故昆蟲對其不易產生抗藥性,在害蟲防治中具有毒殺、忌避、拒食、觸殺、麻醉或抑制生長發育等特點。其主要活性成分分為:生物堿類、萜烯類、黃酮類、番荔枝內酯類等。目前被認為具有使用前途和開發價值的植物主要有楝科、豆科、菊科、天南星科、蕓香科、唇形科、番茄枝科、紫苑科類的某些植物,其中效果較好的除蟲菊、山蒼子、靈香草、花椒、黃柏、蕓香草、蘭草、藍靛、黃丹等植物。
4結束語
檔案害蟲對檔案實體造成的損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應樹立預防為主、無公害治理的理念,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把防治工作融入日常管理,嚴把入庫關,改善檔案庫房環境,不斷完善檔案害蟲的無公害殺蟲技術研究,積極探索建設集控溫控濕、防蟲防病、智能化監測管理為一體的新型智慧檔案庫房,不斷完善和推廣因地制宜的無公害治理技術和方法,提升我國各地檔案庫房病蟲害綜合防治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燦,李子忠.我國檔案圖書害蟲種類[J].山西檔案,2003(4):25-26.
[2]陶琴.檔案害蟲的危害性分析與綜合治理對策[J].檔案學研究,2014(2):76-80.
[3]陶琴.檔案害蟲生態特性防治技術[J].中國檔案,2014(1):68-70.
作者:龔舒 劉光華 單位: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韶關市華實現代農業創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