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生自我干預網絡系統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醫學生心理危機的表現形式
醫學生心理危機,較之普通大學生群體,其共性與個性并存,既有大學生心理發展的共性趨勢,又有其職業定向的個性特征。醫學生在社會、學校、家庭、自身等方面處理不當皆可導致一系列心理危機。
1.1社會層面
醫學生的專業性質強,就業途徑窄,而競爭機制在人才培養和就業制度上的滲入,使得醫學生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隨著高校不斷擴招,2005年我國高校學生人數居世界第二,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使得就業單位對應聘者的學歷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醫學專業的學生。醫學學科比其他學科學制要長,相對多一年的辛苦,多一年的開銷,而醫學生在校期間的費用絕大多數來源于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是導致醫學生心理危機的重要因素。醫學是經驗性、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導致低學歷醫學生在就業時因缺乏經驗常處處碰壁。近年來,國家政策有所改變,對公民醫療保障事業的推進力度逐步加大,醫療行業的服務性質對醫學生素質的要求逐步提高,這種社會大環境的改變更需要良好的適應能力,而適應能力也是危機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醫學生在早期知識儲備階段背負著社會、家庭給予的多重壓力,此時若沒有積極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突發的應激事件就很容易攻破醫生學脆弱的心理防線。
1.2學校和家庭層面
醫學院大多比較注重學生的專業能力水平,對學生心理狀況的關注只是停留在對學生的心理問卷調查,而對學生心理危機狀況卻缺乏應有的關注,很少根據不同年齡的不同心理需求實施切實可行的干預措施。另一方面,也沒有行之有效的預警機制,忽視對醫學生的心理危機狀況進行實時管理及監督。表面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起到輔導作用,無法培養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和自助解決心理問題的習慣。徐金枝等的研究表明,家庭對醫學生的心理特征形成有著重要作用,尤其是生活環境、家庭氛圍、代際關系、父母自身素質及教養方式。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內因是根本,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由此,充分開發醫學生內在可再生的心理資源,結合其自身優勢,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幫助醫學生走出心理陰霾。
1.3自身層面
醫學院所招的學生在求學之初,外界及自身對醫學的就業前景都有著很高的期待,如果在畢業找工作的過程中遇阻極容易形成極大的落差。這種落差易致焦慮、自卑等不良情緒,而被不良情緒蒙蔽后的醫學生不能正確評價自我,也不敢正視現實。認知心理應激理論認為,不同應對方式會影響人的情緒狀態,進而影響身心健康。醫學生專注于繁重的學業,交際面窄,人際交往能力弱,應對問題的方式也就相對消極;而在感情方面,醫學生由于心理發展不夠成熟,戀愛動機單純,不能很好協調情感、學業、人際交往之間的關系,易滋生感情危機。此外,醫院的生死離別,更是對這個多愁善感年齡階段的醫學生有極大心理挑戰。
2醫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系統的策略組成
由于國家、社會、家庭等應激原的存在,并通過個體易感性的共同作用,從而形成了心理危機。醫學生的心理危機可以通過及時的危機自我干預系統解決。解決心理危機應首選自我干預系統,通過監測、預警、預防、應急處理、評估、恢復等措施,將危機的負能量轉化為正能量,盡可能減少危害。構建一個自我干預網絡系統,可以幫助危機中的醫學生重建認知,使他們獲得平等對待,提升抗壓能力,從而恢復心理平衡。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已成為大眾不可或缺的媒體中介,網絡可以提供海量資源、新的溝通平臺和交流空間。將中西醫治療的干預手段與網絡媒介相結合,能使醫學生心理危機自我干預系統更好的踐行。如以網站的方式對外服務,能加強與醫學生的溝通與互動,體現醫學生在危機干預中的主體地位,增加醫學生在干預過程中的參與度。網站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心理測試、心理治療、心理美文、社區交友、專家咨詢等。
(1)心理測試板塊:主要通過錄入中醫癥狀評分量表、抑郁自評量表、應對方式等量表,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綜合評估,確定危險分級,為之后的干預手段提供治療依據,亦可作為病情監測的指標。
(2)心理治療板塊:綜合運用中西醫心理干預方法,中醫如移情療法、情志相勝療法、五行音樂療法等。移情療法即通過釋疑、順意、怡悅、暗示等方法,轉移患者注意力,消除其心因性刺激,宣泄或轉移不良情緒。情志相勝療法,即指因七情致病后,促使患者產生另一情志加以治療,消除由情志偏激引起的心身疾病。五行音樂療法,五行音樂對應中醫五行,根據五行相生相克,因人因時辨證養心益智,調節不良情緒狀態?!妒酚洝酚醒裕骸耙魳氛?,所以動蕩血脈、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西醫如催眠療法、放松療法,使個體所積蓄的憤懣情緒從潛意識層中進行釋放抒發。
(3)心理美文板塊:可以普及心理學基礎知識,尤其是與生活相關的知識,使其能從理性的角度,解釋問題形成的本質,進而從根本上重建認知,改變既往固有的應對方式,進而更有效地解決心理危機,比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等方式更具有親和力。
(4)社區交友和專家咨詢板塊:通過在網絡匿名環境中結識遇到過相似問題的朋友,尋求最佳解決途徑。這種方式類似于團體治療,同時還可尋求心理治療專家的權威幫助。
3結語
醫學生心理自我干預網絡系統,實質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使個體能自覺進行心理調節,是一種積極的心理自助過程,能夠引導醫學生加強自我干預,促進其健康成長,也間接推進了大眾心理健康。
作者:陳珍珍唐超劉榮游單位: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