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媒介時代的網絡輿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重大事件應急機制不健全
目前很多高校將學生的重點放在教學和招生上面,花大力氣對外宣傳,擴大學校知名度,注重學校各項設施的建設,積極促進就業,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輿論環境的正確引導和規劃,部分學校也抱有僥幸心理,認為不會產生一些負面事件,或者即使產生也能自己蓋過去,不在社會上傳播。這就這造成了學校在突發一些網絡不良事件時難以及時有效處理,或者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嚴格封鎖信息,強制刪除一些不利于學校的網絡信息。這就使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有了可趁之機。網絡信息的爆棚,或者利用學生無知的反面宣傳,加上網絡傳播的迅速,極易造成學生思想的混亂,使學生陷入無知和茫然的境地,形勢危急。同時,學校部分信息管理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面對這些網絡負面信息也束手無策,延誤了消除不良影響的最佳時機。一些高校網絡缺乏網絡憂患意識,不能及時地篩選出一些不良的信息,或者即使發現也沒能及時進行處理,導致不健康的校園輿論的滲透。因此,高校在新媒介的環境下建設健康的校園輿論任重道遠。廣西高校輿論建設和引導在被動防御的同時應該主動出擊,把握網絡輿論發展的規律,結合廣西本地區和本校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遵循大學生的思維發展,主動構建廣西高校健康和諧的校園輿論環境,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構建廣西和諧校園。
二、構建廣西高校健康輿論環境的策略
1.把握網絡發展趨勢,結合師生實際。網絡信息日新月異,千變萬化,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其中。馬克思曾經指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過程。”即人的思維不能決定事情的存在或者不存在,恰恰相反的是,我們的思維的產生和發展是受到我們接觸的客觀環境決定的。與明清時期相比,中國的閉關鎖國有效阻止了其他國家的思想傳播到中國,促使更多的中國學者埋首故紙堆,思想保守;民國時期開始受到西方先進思想的影響,開始意識到中國發展的落后,不少有志之士作出了探索,但是卻以失敗告終;直到馬列主義傳到中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結合中國國情發展作出了適宜中國走的道路,取得了初步的成就;改革開放更是中國自主發展道路的重大探索,既符合國際發展的大趨勢,也使中國化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我們不難發現,要取得發展,就要依靠在大的國際環境下自主的探索,既不隨波逐流,也不標新立異,另辟蹊徑。健康的發展必須有其適合的土壤。同時,信息技術的飛躍,“喜新厭舊”的大學生更青睞一些高科技的產品和技術。因此,在構建廣西高校輿論環境時,要保持與當代信息發展趨勢的同步,跟進潮流的步伐,要深入到學生和教師的實際生活,不脫離師生生活的實際。尊重學生和教師,給予他們自由和足夠的空間,以他們的需要為導向。例如,改變廣西高校網站單一的模式,不能僅僅只是圖片和文字的組合,要采用更加多樣的現代化手段,如微信、文博、二維碼等,使其對學生更具吸引力,同時具備合適的娛樂和溝通功能,提供學生師生發表意見和看法的平臺。并且在學校遇到輿論危機時應該及時處理,當然,處理要給予尊重師生的基本原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多站在學生角度去想,讓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信息,認真考慮學生在網絡上的發言。同時,廣西高校一定要抓住解決問題發展的關鍵點———學生,盡力安撫學生,解決他們渴望解決的問題,溯本清源,從根本上斷絕不良輿論的影響。
2.從實際出發,堅持長遠發展的策略。網絡信息瞬息萬變,這就加重校園網絡輿論建設的難度。同時,各種新媒介的產生,對高校學生極具吸引力,他們是新科技使用的生力軍,尤其是各種交流軟件的使用者,如微博、MSN、各種社交的網頁、游戲交流平臺等等,其輿論信息接收和的渠道極其廣泛。在各大高校中,學校也不再對學生實行絕對的管理,學生具備更多交流和社交的自由。尤其對于廣西高校而言,廣西獨有的地理環境,特有的文化背景,經濟發展的政策引導和國際貿易區對地區經濟和文化的推動,使學校的網絡文化更加復雜。因此,構建和諧的校園輿論環境必須從廣西高校的實際情況出發,綜合本省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經濟發展機遇,制定合理有效的長遠發展計劃。即要綜合廣西獨特的教育文化氛圍,結合學生的知識和價值觀的發展道路,加強廣西高校網絡硬件的建設。
3.健全規則,凸顯內涵。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規則是約束人與成就人的重要手段,同時制度也為事情的發展制定了合理的框架,使其不至于越界,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而網絡具有不穩定性、輻射性大、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大的特點。因此,規則和制度對于規范廣西高校網絡顯得更加重要。廣西高校要建立合理規范的網絡規則,建立博客、微信以及其他交流和溝通軟件的實名登記制度,樹立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推行網絡責任制,要求每個學生都有義務維護校園網絡安全,堅決和影響校園和諧的輿論信息作斗爭。高校是高素質人才的培育基地,同時也凝聚了一批高素質的教育人才。因此,廣西高校的網絡文化建設和網絡輿論規范需要結合校園本身具備的文化氛圍。例如,在廣西高校校園網站文化上應該充分融入本校的特色,以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根基,建立理性的自律的輿論網絡環境。同時,還要加強廣西高校師生對網絡輿論的認識,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能夠正確客觀地認識網絡輿論,自覺引領正確的主流輿論導向。
4.維護穩定,服務師生。新媒介網絡輿論能夠反映社會上的輿論動向,校園新媒介網絡輿論也能有效反應學校師生的思想動態。大學生對網上的信息比較敏感,一點小問題可能會在群體的作用下激起更大的波瀾,形成共鳴。這也就造成了輿論信息的漏洞,讓一些信息趁機而入,引發一些生活和學習中可能存在的危機。因此,廣西高校若要構建健康的網絡輿論環境,就必須不遺余力地打擊不良信息的源頭,從源頭上杜絕危機的產生,促進校園輿論的穩定。另外,廣西高校校園輿論環境的構建要注重人的作用,不能撇開人而空談理論,那樣只能是無本之木,緣木求魚。其實,校園輿論產生的根源在于學生和教師的關注度上,其關注度越廣的事情就越容易產生輿論。如果不能及時處理,會損害到師生的共同利益。因此,針對校園輿論廣西高校要關注師生切實的利益,給以師生足夠的語言自由,尊重他們的知情權,抓住根本,從源頭上構建和諧的廣西高校網絡輿論環境。
三、總結
綜上所敘,廣西高校的網絡輿論建設對于高校的穩定和發展,促進學生思想的成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鑒于此,廣西高校要認真對待校園的網絡輿論的產生,并且進行具體的分析,針對具體的問題適當加以引導,以構建健康的校園網絡輿論環境,為廣西高校人才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促進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建設,這對廣西高校各方面的穩定和有效發展有積極的意義。
作者:鐘錕單位: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