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重癥監護室儀器使用與信息化管理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重癥監護室儀器使用與信息化管理效果。方法:分析醫院重癥監護室各項儀器設備使用及管理情況,如儀器設備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及維護、維修、借用等,并于2017年進行信息化管理。結果:進行信息化管理后,醫院重癥監護室儀器設備完好率為100.00%,使用率為97.50%,故障率為2.50%,護士滿意度及工作效率也顯著提高。結論:醫院重癥監護室儀器設備狀況較好,且通過信息化管理后,儀器設備使用率明顯提高,故障率明顯下降,對保障醫療救治活動的開展及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重癥監護室;儀器;信息化管理
重癥監護室是醫院搶救急危重癥患者的重要場所,其醫療儀器設備狀況好壞,直接影響著患者生命安全和醫療質量,同時可較好的反映出醫院醫療現代化程度和技術水平好壞[1]。近年來,隨著醫療儀器設備數量和質量及設備組間精細化程度的加深,設備在不斷更新,存儲數字化程度不斷加深,使重癥監護室醫療儀器設備信息量不斷提高,從而使醫療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成為當前發展趨勢[2]。儀器設備安全性和有效性及管理效率等提升,均需對儀器設備進行信息化管理,通過信息化管理可方便各部門間對儀器設備進行系統管理,同時便于部門間聯系,避免出現信息孤島,此外,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可有助于信息的收集和存儲,便于規范化信息管理,提高醫院管理效率[3]。醫院為提升重癥監護室儀器設備管理效果,提高儀器設備使用率和使用價值,特實施信息化管理,對其效果進行了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分析醫院重癥監護室各項儀器設備使用及管理情況,如儀器設備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及維護、保養、維修等,并于2017年進行信息化管理。監護設備如多功能監護儀、血流感染監測儀、呼吸末二氧化碳監測儀、脈波示數心輸出量監測儀、各種監測模塊等,生命支持搶救設備如呼吸機、血透機、除顫儀、鼻飼泵、輸液器、微量泵、纖維支氣管鏡、喉鏡、氧氣鋼瓶等,診斷護理治療設備如血糖分析儀、彩色多普勒超聲、心電圖、血氣分析機等。
1.2方法
嚴格按照《醫院醫學裝備管理辦法》進行醫療儀器設備管理,利用信息化技術等辦法來提高儀器設備使用率,建立專業人才隊伍,提高管理質量。完善檔案管理制度,保證醫療儀器設備信息的完整性,優化醫療儀器設備維修申報流程,做到預防性維護,保障儀器設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減少故障發生。領導重視并參與支持重癥監護室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的建設,如增加投入建立數據庫和信息系統。制定合理且長久的發展規劃,完善相應政策和法規,要明確醫院重癥監護室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目標,建立完善的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制度,使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科學有效。設立各種搶救儀器財產登記表和工作記錄本及儀器設備維護保養制度等、儀器設備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將各類儀器設備情況錄入至電腦中,以局域網形式共享,儀器設備操作要做到定好數量,嚴格做到定點放置,安排專人看管和維護、維修及保養,做到定期檢查和保養,并做好記錄,詳細錄入到電腦中。制定儀器設備操作指引和說明,并懸掛于儀器設備上,將操作指引和說明上傳至局域網上以便于共享閱讀。同時將操作流程和報警處理等信息進行目視化和二維碼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將二維碼貼于儀器上,護士只要用手機掃下碼,直接查看圖片和文字相結合的操作規范流程和注意事項,一目了然,給予臨床護士很大便捷。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培訓,讓所有人員均能熟練操作儀器設備。新進人員首選讓其熟悉重癥監護室環境和各類儀器設備的放置位置及儀器設備性能、操作方法等。規定儀器需設置外借規定,并于電腦上申請,待審核通過后方可外借,需科室主任、護士長及主管人員批準,然后再辦理外借手續,并于電腦庫存中減去,要求對方在規定時間內交還。安排專人負責對貴重儀器的看管和維護等,每日做好清點,然后將其放置于單獨存儲位置,并上鎖。做好儀器設備的維護和保養,保證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按照專門人員負責儀器的清洗和消毒滅菌等,同時還需定期檢查儀器設備的性能,保證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如存在問題則需在電腦上申請保修,然后傳輸至設備科,設備科打單并來維護,設備維護及修理分為特急、急、一般,設備科工作人員根據收到的情況合理安排人員。加強對醫護人員安全意識的培養,避免人為因素影響。定期組織科室醫護人員進行法律法規等學習,提高其安全意識和工作責任心,防止風險發生。儀器設備需做到量化管理,如設備折舊和設備考核指標、器材消耗統計與分析、庫存警告等,都可通過信息化管理來提供數據,做到量化管理目標。建立醫療器械設備檔案管理信息化,提高清點效率,通過對器械設備的檔案信息進行采集、匯總和存儲,進而加以調取和利用,實現器械設備檔案的有效利用。醫療器械入院后,就是院方的安裝調試、后期的使用維護環節,使用維護環節要基于醫院的信息化監控系統來展開,做到器械工作狀態的實時監控,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維護策略。而最后的器械報廢處理環節,則可以通過依照醫院的標準進行審核其是否報廢,如果滿足報廢要求則要進行PAD掃描條碼跟蹤其使用信息,在明確使用年限及實際報廢原因后再進行報廢處理。以唯一條形碼實現醫療器械質量追溯和信息化管理,使醫療器械分類、清洗、包裝、消毒滅菌、存儲、發放、使用形成一條緊密的信息鏈,動態記錄,實時更新。
1.3觀察指標
統計醫院重癥監護室儀器設備完好狀況、使用率、故障率,調查護士的滿意度、工作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施信息化管理后,醫院重癥監護室儀器設備完好率為100.00%,使用率為97.50%,故障率為2.50%。護士滿意度及工作效率也顯著提高。
3討論
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成立重癥監護室,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快速發展,重癥監護室監護與醫療儀器設備的管理制度也逐漸完善,提高工作效率[4]。重癥監護室主要收治急危重癥人群,如醫護人員使用的儀器設備存在故障則極易耽誤患者最佳治療時機,影響搶救效果,甚至威脅患者安全,從而引發極大的醫療事故,給醫院造成重大損失,甚至由此帶來法律糾紛[5]。重癥監護室儀器設備較多且復雜,從而給管理工作帶來一定困難。近年來,隨著醫療儀器設備信息程度的提高,各自儀器設備均實現信息化,從而迫使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程度的推進。以往傳統人工登記和查詢制度顯然已處于緩慢狀態,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快速發展進程,影響工作效率。信息化建設不僅可提高工作質量和管理質量,同時還可實現數據的共享和及時性,滿足人們需求。本次對醫院重癥監護室儀器設備管理實施信息化管理,通過管理后,儀器設備使用率明顯提高,且故障率明顯下降,這是因實施信息化管理可通過平臺建設來讓儀器設備管理人員和設備科共享設備當前狀況,并將設備維修分為非常急、急、一般,有利于設備維修人員及時了解設備狀況,合理安排人員進行整修,保障儀器設備處于正常工作狀態,避免不良狀況的發生。安排專人負責管理和維護及檢查儀器設備狀況,一旦發現問題則可及時通過電腦平臺將設備狀況填寫好,設備科、醫護人員可通過平臺共享設備狀況,設備科人員在了解狀況后及時來現場維修,醫護人員可更換設備以供搶救需要,避免因設備失效而耽誤患者病情。此外,通過對醫護人員的培訓來增強其對儀器設備性能、操作等掌握,有利于更好的管理設備,將設備操作指引和說明上傳至電腦平臺,以局域網形式共享,方便醫護人員查看,讓其更好的掌握設備操作,降低故障率的發生。綜上所述,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效果顯著,但目前尚未出臺統一標準和規范,因此醫院可結合自身實際狀況和經驗來去粗取精、去偽求真,找出最佳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煒.醫院設備的信息化管理及系統架構[J].醫療裝備,2017,30(23):107-109.
[2]高昱.醫院信息化管理中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的應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5):157-158.
[3]林東明.醫院設備科信息化管理現狀調查及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4):163-164.
[4]許曉彥.醫院醫療設備維修信息化管理的幾點思考[J].醫療裝備,2016,29(24):49-50.
[5]肖燕.醫院使用設備信息化管理及推動設備信息化建設策略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6,22(16):122-123.
作者:蔡曉丹 徐莉麗 孫蜜蜜 單位: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