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技術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創新信息技術教學觀念
1.打破常規,用素質教育代替應試教育。現在的應試教育中存在著一些弊端,當然應試教育中也有很多它的可取之處,教師應該著重分析應試教育給學生們帶來的利處和弊處,取它好的地方,摒棄它不當的地方。比如說學生們一般來講都比較反感應試教育,那么作為信息技術的教學教師,就應該改善這一點,在平時講課的時候,由“專制”轉向“民主”,運用開放式的教學使學生們不再被動地學習,而是主動積極地探究新知識和新技術。
2.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融入學生的群體之中。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將自己定位在“講學”上,而這樣往往容易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認為在學習中就應該跟隨老師,學生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依賴的心理。所以,教師要將“講學”變成“導學”,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融入學生這一群體中,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讓學生放心大膽地去探究學習。
3.座位自由化,方便學生進行交流性學習。信息技術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對學生們的座位不加以要求,以此來放松學生的學習壓力,以一種比較輕松的心態去學習。當然,對座位不加以要求并不代表學生們在課堂上可以隨意走動。也就是說,給學生學習空間自由的同時需要掌握一定的度,不過分放縱。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允許學生選好自己座位,比如說幾個關系比較好、喜歡在一起交流學習的學生就可以選擇連在一起的座位坐。
二、從素質教育的性質入手,實現學生的素質教育
1.實施學生素質的全方位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性。在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們往往只是單純地追求課程的學科性,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路,嚴重影響了信息技術教育的成效。所以,教師需要將學科性的教學轉變成綜合性的教學。首先,傳統教學內容的單調性需要教師進行調整,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對所需教授的知識進行調整。其次,教師應該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們將所學到的信息技術運用到生活中,多與實踐相結合。只有對學生實行全方位的教學,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才能不斷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出發點。2.杜絕速成觀念,強調基礎性教育。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教學與學習中都會急于達到成效,都比較傾向“速成”,很多時候,教師和學生都不太注意基礎性的知識,教師認為基礎性的知識學生完全可以在課下自己掌握,而學生認為這些相對來說很簡單的知識點不需要特意去學習,在日后需要用到的時候摸索一下就可以了。而教師和學生的這些觀念恰恰是極其錯誤的,基礎性的知識是需要學生們牢牢掌握的。想要蓋好一座房屋,首先就應該打好地基。基礎性的知識點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師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課堂中,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基礎性教育。將學生的地基打造好,再一層一層地蓋出大樓。
3.避免機械式的記憶,強調學識的可發展性。信息技術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而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也需要講究可發展性。信息技術不是死記硬背的東西,教師要教導學生進行理解性的記憶,將所學的知識點透徹理解。技術的發展都是萬變不離其宗,學生們只有理解了信息技術的知識要點,在日后的學習中,才能自己探究性地進行學習,使自己的學識可以得到發展。在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就是一味地采取記憶性教學,強調對學生的記憶任務檢查。但是,要想實現學生的素質教育,必須改善這樣的情況,強調學識的可發展性。
4.對學生進行階段性的教學,逐步實施素質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就應該從“做人”開始教育學生,給學生灌輸正確的觀念,使學生的身心素質在隨著知識的增長下不斷提高。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以正確的觀點去認知事物,切忌不要對事物的正確與否盲目下定論,并且不可隨意評論他人的好壞。接著,在做事的時候,教師需要傳授給學生正確的處世之道,比如說微笑對人,平靜對事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教師都應該在第一時刻對學生進行教育。最后,教師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事物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而學生在學習中更需要不斷創新,創新是在學習中必須要掌握的技巧。
三、小結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各種感官都會被充分調動起來,真正做到愿意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這樣,學生的學習成效才會不斷調高。所以,素質教育是教師們必須要掌握的一種教學手段,以素質教學的理念作為自己的教學指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培養出越來越多的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
作者:陳婷婷單位:射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