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政政策對旅游發展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旅游業成為各級政府大力發展和支持的產業。如何發揮財政政策的作用以推動旅游業更好更快發展,成為熱點問題。本文通過對旅游典型地區——張家界旅游經濟的發展變化和財政政策實施效果的實證分析,研究在新形勢下,以財政政策促進旅游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旅游業發展;實證分析;財政政策措施
一、旅游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旅游轉型提質初見成效
1.旅游經濟占比持續上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2010年12月,張家界被批準為首批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近年來張家界按照國家旅游發展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強國”五大目標,堅持先行先試,推進旅游供給側改革,推動由旅游產業大市向旅游經濟強市的跨越。2015年景點接待旅游人數5075.0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0.6%;接待過夜游客2230.8萬人次,增長31.4%,其中境外游客334.2萬人次,增長28.5%;實現旅游總收入340.7億元,增長37%,其中門票收入27.5億元,增長31.4%,外匯收入57220萬美元,增長47.6%。目前張家界旅游業增加值占經濟總量的比重超過50%,以旅游為重點的服務業對經濟發展貢獻率達75%以上。
2.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大,旅游環境有力改善,旅游形象有效提升。張家界有國家等級旅游區(點)16個。其中,5A級2個,4A級8個。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旅館1862家,其中星級賓館38家;旅行社65家,日接待量達7萬多人;全市旅游從業人員10萬多人,旅游承載能力不斷增強。武陵源核心景區、天門山、大峽谷、老道灣等一批景區實施了提質改造,碧桂園鳳凰酒店、禾田居等一批高端休閑酒店建成營業。近年來,政府持續加大對旅游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道路交通、景點開發、接待能力獲得較大發展。初步建成了立體交通格局,實現了多個境外客源地直航和景區公路網絡1小時交通圈,先后被評為世界最具海外影響力城市、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和全國優秀旅游城市等。
3.旅游產品豐富,旅游市場拓展有序開展。旅游文化資源豐富,全市共有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10大類730多項,其中桑植縣民歌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了國際鄉村音樂周、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魅力湘西等文化旅游強勢品牌,其中2個成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旅游產品持續開發,2015年建成了楊家界索道、大峽谷玻璃橋等項目。加快了境外宣傳與推介頻度,境外游客由2011年的182萬人次增加至2014年的260萬人次。
4.發展旅游產業,促進地方經濟、財稅的協同發展。張家界旅游業稅收收入成為張家界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2013、2014和2015年旅游業及相關產業稅收(含非稅收入)為11.74、13.56、16.41和19.05億元,年均增長率達17.5%,占比分別為35.5%、36.1%、38.6%和39.8%。2012~2015年間,先后安排了旅游業發展支出費用8360、8843、10390、12189萬元,開展了旅游博覽會、海外推介等營銷活動,促進了旅游產業發展。
二、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
1.從客源看,海外市場拓展不夠,客源結構較為單一。雖然借助《阿凡達》、翼裝飛行、世界特技飛行大賽等對海外市場有一定程度的拓展,但境外游客占比一直在6.0%~6.7%之間徘徊,且海外客源地的90%仍集中在韓國,其他海外客源較為稀少。
2.從旅游方式看,仍以傳統的觀景游為主,國際上占主體地位的休閑度假旅游、民俗風情文化旅游還在起步階段。雖然有較多的演藝場所,但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景點和文化氛圍不夠,游客對文化的認同度不高,深度游的比例不大。在張家界,游客平均停留時間為2.6天,雖然在國內領先,但與張家界豐富的旅游資源仍不相匹配。
3.從營銷模式看,與“互聯網+”的融入不充分。地方政府及旅游企業與攜程、去哪兒、途牛等新興在線旅游企業、平臺、門戶的合作和銜接不夠。在旅游獎勵、促銷基金的使用上,注重包機、專列、組團等傳統方式的獎勵,對網絡平臺、“互聯網+”等新型營銷模式的重視不夠。
4.旅游管理上,現代化智慧旅游的實現程度不高。雖然建成了景區GIS地理信息系統、電子導游系統、“一誠通”管理系統等現代化信息化的智慧旅游系統,但在實際工作中使用頻率不高。
5.從投入和政策支持看,財政支持的力度不夠。受地方經濟發展規模和財力的制約,地方財政對旅游經濟發展的投入有限,旅游專項基金的規模太小。
三、新時期財政政策支持張家界旅游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張家界作為首批“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相繼得到了各級政府和財政的支持。2011年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支持張家界市開展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2015年7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將張家界作為全省旅游業的龍頭,增強支持力度。
(一)財政政策支持措施
1.市財政局在年度預算中安排旅游獎勵基金和旅游促銷基金。2012~2015年的旅游發展基金逐年增長(表1),用于包機獎勵、旅游宣傳獎勵、旅游專列、固定列車等專項獎勵和促銷支出。財政對涉及旅游的民貿企業和個體戶給予貼息支持,按7.5%的年利率進行全額貼息,僅在2014年對楊家界索道建設就貼息141.71萬元。
2.上級財政對旅游業進行支持。對桑植縣洪家關的美麗鄉村項目撥款1億元;對作為旅游特色縣的永定區給予了2億元(3年)的支持;支持了道路、交通等設施建設;支持了景區環保,對核心景區退耕還林和居民搬遷分別撥付專項資金8850萬元和3900萬元。
3.稅收支持。稅收優惠主要有三種:一是對在建酒店、在建旅游基礎設施承建過程中的稅費給予優惠;二是對旅游企業的廣告費、宣傳費、旅游商品研發費在企業所得稅中進行減免和抵扣,2013年度減免旅游企業所得稅844萬元;三是對旅游區內企業在環保、污水處理等節能環保項目在企業所得稅上進行優惠。近5年來累計減免各種稅收9800多萬元。
4.國土等政策支持。出臺鼓勵支持旅游酒店的政策措施,重點是在用地規劃及用地價格、征地拆遷及施工環境等方面。通過貼息、節能補貼、收費優免等政策鼓勵支持國際品牌酒店投資建設。對在建的大成山水、遠大藍色、盛美達、納佰利皇冠假日等5家酒店提供27.9萬平米的用地規劃及優惠,幫助改善酒店建設的通路、通水、通電等基礎條件。
(二)支持旅游業發展的財政政策建議
1.加強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上級政府要發揮對旅游行業政策、稅收調節上的作用。地方政府要注重對旅游發展基金、獎勵基金的組織和管理,負責旅游宣傳、旅游產品的推介。通過明確權責和調節范圍,確保政策的有效覆蓋。同時注重政策的實際效用,加強對政策效應的跟蹤。
2.擴大旅游發展基金規模。旅游發展基金在旅游產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借鑒國外模式,建立具備一定規模的旅游發展基金,包括財政預算專項資金和地方籌集的發展基金。主要用于旅游宣傳促銷、行業發展規劃、旅游開發補助等,既為旅游業的發展帶來直接的資金,又引導了社會資金的投入。
3.制定符合旅游業發展現狀的預算投入計劃。預算內容根據旅游業發展亟待解決的“瓶頸”因素來確定,包括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宣傳促銷、資源保護、信息系統建設等費用,每年財政投入總額都要保持適度增長,對單項費用要兼顧公平與效率,以免顧此失彼。
4.注重規劃和功能區建設的財政政策支持,促進地方經濟協調發展。注重發揮財政政策功能,激活旅游企業發展能力,引導旅游業由“門票經濟”向綜合性產業化發展轉軌;更加注重旅游業為社會大眾所提供的娛樂價值和文化價值,將其作為享用推進公共服務的抓手,加大多元化鄉村旅游項目建設。
5.增加交通、環境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政府投資根據資金來源、項目性質和調控需要,可采取直接投資、資本金注入、投資補助、貼息等多種方式,重點用于交通與環境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要增加用于旅游從業人員教育培訓的財政支出,促進旅游業人力資本積累,提升旅游產業內在競爭力。
作者:李清蓉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張家界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