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戶主職業的家庭風險投資比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相比較于個人,家庭的投資能力更大,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更大,而戶主作為家庭投資決策的主體,對于家庭風險投資的影響舉足輕重。而收入與收入方差的逆向關系使得有必要考察收入對風險投資的交叉影響。傳統的研究在衡量戶主職業穩定性時主要以戶主收入的方差作為衡量的標準,無疑這是非常有理論依據的,但是,用收入方差衡量收入的穩定性也有缺點,不能準確地反映長期收入是否穩定。戶主職業的編制以否可以真實反映戶主內心對于職業的穩定性的認知,因此本文以戶主的編制來反映收入的穩定性,或者說是對將來收入的期望值。本文采用CHFS的數據,運用Probit回歸模型研究戶主職業的穩定性對家庭風險投資的影響。
關鍵詞:
風險投資;戶主;職業編制
一、文獻綜述
許多經典的投資組合模型都沒有考慮背景風險。背景風險是指不能在金融市場上通過資產組合配置來進行分散的風險(Baptista,2008)[1],如收入、健康狀況、生活必需支出(與收入相對立的)等因素導致的風險。近年來,許多學者開始將背景風險的因素引入到資產投資組合模型中。何興強、史衛和周開國(2009)[2]指出勞動收入風險對居民的風險金融資產投資有負的影響。李婷、張衛國和徐維軍(2012)[3-5]證明了考慮背景能夠更好地反映現實市場經濟環境,使投資者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
二、不同職業風險投資的描述性分析
(一)變量選擇與確定1、被解釋變量的選擇與確定因變量為家庭是否進行風險投資,簡記為invest。其中,風險投資包含風險金融資產投資和風險實物資產投資。風險金融資產包括股票、期貨、外匯、基金;風險實物資產在本文中特指房產。至少投資上述五種風險資產之一取值為1,不投資上述五種資產取值為0。2、解釋變量的選擇與確定與王琎和吳衛星(2014)[4]等人的研究一致,影響家庭風險投資的客觀控制變量為戶主的家庭收入、家庭資產、人口統計學特征、家庭結構等。具體的變量說明如表2-1所示。
(二)變量的描述性分析戶主職業的穩定性和收入高低對風險投資活動的參與概率影響具有不確定性,使得研究戶主職業穩定性對風險投資活動的影響成為必要。戶主職業的編制以否可以真實反映戶主內心對于職業的穩定性的認知,因此本文以戶主工作有編制和無編制來衡量戶主工作的穩定性。根據相關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在家庭總年收入方面,戶主職業有編制的家庭和戶主職業無編制的家庭的年收入平均值分別為10.37萬元、6.15萬元。有編制戶主與無編制戶主的家庭儲蓄的均值相差3.44萬元,家庭儲蓄的最大值相差85萬元,另外,有編制家庭儲蓄的偏態系數為8.21,無編制家庭儲蓄的偏態系數則高達15.40,從這兩點可以看出,家庭儲蓄的分布不均勻狀況比較明顯,特別是無編制家庭的儲蓄數量差距很大。對于有編制家庭,戶主的年齡平均為40.5周歲,對于無編制家庭,戶主平均年齡約為48周歲。且從偏態系數和峰度來看,戶主的年齡近似服從正態分布。在戶主的受教育程度的分布上,有編制的戶主,文化程度為本科及以上的占73.17%,無編制的戶主,文化程度為本科及以上的占18.12%。對比可以看出,有編制的戶主的文化程度偏高。
三、實證分析
(一)實證模型由于被解釋變量為取值0和1的二值變量,即我們需要用多元回歸來解釋一個二值定性變量,因此可以選擇使用線性概率模型、概率單位模型和對數單位模型。然而,線性概率模型有兩個重要的不足,而概率單位模型和對數單位模型為避免線性概率模型的局限性,因此考慮形如(1)式的二值響應模型。由于經濟學家更傾向于隨即擾動項e的正態假定,概率單位模型使用更普遍,因此本文使用概率單位模型Probit來研究相關問題。根據以往的研究和經驗判斷,家庭收入、家庭儲蓄、文化程度與風險投資的概率存在正相關的關系;年齡與風險投資呈現顯著的二次函數的影響[5];家庭規模與風險投資也有關系。
(二)戶主職業對風險投資的影響嘗試在全樣本Probit模型中各變量的系數引入虛擬變量:戶主工作的穩定性D。回歸結果如表3-3所示:概率單位系數經過換算后可知,1萬元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引起的風險投資概率的上升,從事有編制工作的戶主比從事無編制工作的戶主高出1.18個百分點。無論戶主的工作有無編制,儲蓄的增加均會引起風險投資概率的增加;且有編制比無編制風險投資概率增加的幅度低4.1個百分點。如上所述,戶主的職業的穩定性,在此表現為戶主職業是否有編制,對于家庭風險資產投資不可忽略的顯著的影響。另外,與何秀紅、戴光輝等人關于股票投資與年齡的關系的研究類似[6],風險投資的概率與戶主年齡呈現二次函數的關系:在45.5歲時達到風險投資的峰值,45.5歲之前,隨著戶主年齡的不斷增長,家庭財富不斷累積,經濟實力處于上升階段,風險投資的意識逐漸增強,家庭風險投資的概率呈現上升的趨勢;45.5歲之后,隨著戶主年齡的增長,養老的壓力逐漸加大,對于風險的承受力下降,家庭風險投資的概率逐漸減小。受教育程度越高,風險投資的概率越高:本科組由于具有比較豐富的經濟金融知識,風險投資的意識較強,同時收入也相對較高,因而投資風險資產的概率最高;初中以下組比高中組投資風險資產的概率低10.65%,初中以下組比本科組投資風險資產的概率低20.76%;高中組比本科組投資風險資產的概率低10.10%。
四、結論和建議
(一)主要結論1、戶主工作的穩定性對家庭風險投資確有顯著影響。若家庭收入增加,相比較于從事無編制職業的戶主,從事有編制職業的戶主投資風險資產的概率增加的更明顯。2、戶主年齡與家庭風險投資的概率呈現二次函數的關系,且在戶主45歲左右達到風險投資的峰值。3、戶主的受教育程度對風險投資有顯著影響。戶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進行風險投資的概率越大。
(二)建議1、增強我國居民收入的穩定性。通過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減小居民參與風險投資的后顧之憂,增強風險投資市場的活力。對于從事有編制工作的戶主,加大風險投資的普及和宣傳,挖掘這一群體的投資潛力。2、建議針對40-50歲戶主、受教育程度為本科及以上戶主、城市居民這三個群體,加大風險投資的宣傳與風險投資知識的普及,充分調動其投資積極性。
作者:王玉丹 單位:山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