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門診常見輸液反應風險及預防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靜脈輸液是臨床上治療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每日醫院門診要接收大量補液患者,安全問題至關重要。我們通過分析常見幾種輸液反應的風險因素,在源頭上加以控制防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門診常見的輸液反應
1.1發熱反應:
護士在輸液前未嚴格檢查藥液質量及使用的輸液器具消毒滅菌不徹底或被污染;在操作過程中未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
1.2循環負荷過重(急性肺水腫):
護士在輸液過程中沒有根據病患的自身情況及藥物性質來調節滴速,或對患者用藥宣教不到位,患者自行加快補液速度,使其輸注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液體過多,導致循環血量增加,心臟負荷過重。
1.3靜脈炎:
護士在操作過程中沒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使局部靜脈受到感染;在穿刺時沒有選擇合適的靜脈來輸注高濃度、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在輸液過程中,沒有及時巡視或巡視不到位,造成了高危藥物的外滲。
1.4空氣栓塞:
護士操作時不仔細,輸液導管連接不密閉;管內空氣未排盡就進行穿刺;巡視不到位,在班人員不足,患者呼鈴未能及時為其更換藥液或拔針。
2預防措施
2.1治療室布局合理,操作區清潔,環境適宜操作。
保證治療室每日用電子滅菌燈消毒,室內門窗、操作臺、治療盤、治療車、地面等用含有效氯溶液擦拭,每月檢測空氣質量一次:空氣中細菌菌落總數≤4cfu/(5min•直徑9cm平皿)。
2.2合理使用、存放消毒制劑。
選擇小瓶的消毒制劑,標示開瓶日期、開瓶護士簽名,在有效時間內使用。用后要及時蓋好瓶蓋,防止其失效及污染。
2.3提高護士無菌操作技術的理念。
要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止血帶一手消毒,做好“三查七對”,掌握藥物適應癥及其之間的配伍禁忌。病患所用的藥液現配現用,藥瓶標簽上有加藥護士簽名并標注上加藥時間,以防長時間放置使其藥效降低或被污染。如遇到藥物或輸液器具有質量問題,及時報告護士長,按規定流程處理。
2.4選用一次性使用精密過濾輸液器。
使用前認真檢查批號、有效期,查看包裝完好、墨菲滴管有無漏氣、接口處是否密閉。輸液管排氣時要排盡空氣,管內無氣泡。靜脈穿刺前再次查看,確認排盡針頭內空氣。及時更換吊瓶或拔針,防止空氣輸入的危險。
2.5根據藥物的性質和病患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靜脈及針頭型號進行輸液。
穿刺后置患者受側肢體于舒適位,使其減少受側肢體動作,以防針頭滑出血管,造成藥液外滲。一組輸液時,先予刺激性較高的藥液,再予刺激性較小的藥液,藥物充分稀釋,嚴防溢出血管。長期輸液病患有計劃地更換穿刺部位,從遠端到近端,避開有瘢痕、受傷感染的靜脈。
2.6根據病患的自身情況及藥物性質來調節滴速。
及時在輸液執行卡相應的藥液欄上填好執行時間、滴速并簽名,掛于輸液架上,呼叫器置于患者易取處,并仔細交代關于輸液的注意事項,避免空腹輸液,提醒其不能自行調節滴速。輸液室、觀察室設有明顯的警示標牌。
2.7護士長合理進行人員工作安排。
加強巡視,及時回應患者的呼叫,更換補液或拔針;注意有無藥液滲漏;阻止自行調速的患者,并宣教其危害性。若有患者不適,及時通知醫生,配合對癥處理,并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及時完整地填寫輸液不良反應登記本,每月進行匯總分析、討論。
作者:楊春芳 單位:無錫市新吳區梅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