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貨幣基金風險創新發展模式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貨幣基金已經成為主流的基金產品類型,其規模也在迅速增長。貨幣基金作為目前規模最大的基金種類,其運作規則伴隨著政策和市場的變化也在調整。文章根據我國貨幣基金近十年的發展過程,結合監管的《貨幣市場基金監督管理辦法》、《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和“資管新規”提出的貨幣基金凈值型管理模式,分析貨幣基金的經營風險、監管變化和運營模式,進一步探索貨幣基金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貨幣基金市場創新的可能性。
關鍵詞:貨幣基金;監管;理財產品;估值方式;凈值;行業發展
一、前言
隨著金融知識的普及和金融交易的便利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金融投資。近年來,金融產品的多樣化、貨幣基金等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低、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給貨幣基金投資帶來了蓬勃的發展。無論是貨幣基金產品的數量和規模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貨幣基金和互聯網理財也給傳統銀行業造成了沉重的打擊。面對金融市場發展的不理性,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很多監管措施,加強投資者教育。并公布了“資管新規”,要求打破剛性兌付,促進貨幣基金凈值型管理,進一步實現市場理性化、合規化。“資管新規”的提出對貨幣基金市場的健康發展做了新的鋪墊,同時也給市場的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和不確定性。
二、基金市場概況
近年來,中國金融市場結構多元化發展,金融產品和融資工具不斷創新,加上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需要和人口紅利的支撐,給金融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進而將資金融通和社會大環境的發展充分的融合到一起,雙方互供互需,實現資本和資源的整合。隨著基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傳遞更加迅速,人們獲取資源的方式和途徑也越來越廣泛,對于正在發展的金融行業來說正所謂如虎添翼,增加了交易的多重渠道和交易的便利性。據統計,基金市場規模和數量來從2013年底開始出現增長的新起點,2014~2017年基金規模和數量增速明顯加快。在短短十年間基金規模凈增長了10萬億人民幣(見圖1),而其中貨幣基金規模就凈增長了8萬億,可謂基金中的黑馬(見表1)。貨幣基金為何發展如此迅速,以及能否持續發展下去,還有哪些創新模式,本文將做進一步分析。
三、貨幣基金的發展現狀分析
(一)貨幣基金發展迅速崛起隨著2013年支付寶的“余額寶”問世,掀起了互聯網金融企業跟金融機構的合作熱潮。依托互聯網龐大的用戶群,借助互聯網的傳播效率,為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吸引了大批投資者。2014年智能手機逐漸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必需品,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為金融機構進一步開拓市場助力。人們獲取信息、參與金融理財也變得越來越容易,理財的方式不再只是儲存在銀行。貨幣基金的絕對優勢吸引了大量投資者:投資門檻低、申購贖回靈活、手續費低、并且收益率高于銀行存款利率,是理想的貨幣類理財工具。(近十年貨幣基金數據見圖2)
(二)貨幣基金的經營風險和監管要求貨幣基金給人們帶來高收益的同時,也加劇了金融行業的競爭。具有典型代表的傳統銀行業儲蓄規模明顯降低,資金分流到了相關的貨幣理財平臺,甚至還引起了銀行業的裁員和業務結構調整。從這個層面來看貨幣基金的出現打破了以往的儲蓄理財市場平衡關系,對金融業的發展具有顛覆意義。從貨幣基金近些年的兌付情況來看,整體比較穩健,但是在投資的背后其實是存在系統性風險的。由于貨幣基金主要投資于短期債券、定存和票據等,投資標的相對集中、范圍狹窄,并且監管對投資標的的等級、組合久期、以及流動性并沒做明確的要求,如果遇到經濟危機等就會引發系統性風險,兌付出現困難。比如2008美國的經濟危機就出現了貨幣基金難以兌付,貨幣基金市場嚴重受挫的狀況。面對以上風險問題,《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進行了明確和要求:一是對投資者集中度高的貨幣基金,限制了產品的投資組合久期;二是貨幣市場基金投資于主體信用評級低于AAA的機構發行的金融工具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合計不得超過10%;三是單只貨幣市場基金主動投資于流動性受限資產的市值合計不得超過該基金資產凈值的10%。在一定范圍內貨幣基金規模是越大收益越可觀,但是如果無限制的增長不加控制,不僅會帶來流動性問題,同時可能因為管理過于集中,風險不能有效分散,造成更大的損失。募集端資金的分散管理做的比較好的就是螞蟻金服旗下的余額寶,目前余額寶的資金不僅對應天弘基金一家的基金,現在可以對應多家基金公司的產品,從而達到將資金分散,降低風險的目的。同樣,投資端也面臨著資金集中運用的情況,監管層面針對投資風險集中情況也做了規定,限制了投資組合占同一金融機構的比例。要求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貨幣市場基金投資同一商業銀行的銀行存款及其發行的同業存單與債券,不得超過該商業銀行最近一個季度末凈資產的10%。“資管新規”對資產管理產品所投資資產的集中度情況做錄入進一步細化和明確:一是單只公募資產管理產品投資單只證券或者單只證券投資基金的市值不得超過該資產管理產品凈資產的10%。二是同一金融機構發行的全部公募資產管理產品投資單只證券或者單只證券投資基金的市值不得超過該證券市值或者證券投資基金市值的30%。其中,同一金融機構全部開放式公募資產管理產品投資單一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15%。三是同一金融機構全部資產管理產品投資單一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30%。互聯網基金銷售平臺的“T+0贖回提現業務”是貨幣基金很大的亮點和優勢,提高了資金的效率,非常受投資者的青睞。但是隨著監管要求打破剛性兌付,“T+0快速贖回提現”也遭到了限制,規定要求:一是單只貨幣市場基金單個自然日的“T+0贖回提現業務”提現金額不高于1萬元。二是除具有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外,不得為貨幣市場基金“T+0贖回提現業務”提供墊支。貨幣基金經過近些年的快速發展,市場規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運營模式也有很大創新,為中國金融市場創造了巨大財富。但是也隱藏著很多風險和帶來的不穩定性,為此監管層在短短兩年內有針對性的出臺了以上所提到的相關規定,鞏固了貨幣基金創新發展的道路。
(三)貨幣基金的創新模式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貨幣基金經營模式有著很大的變化。銷售方式由最初的直銷為主,發展成為現在的直銷和代銷并駕齊驅的模式。代銷渠道也從金融機構拓寬到互聯網金融公司和專業的三方銷售等。這些銷售模式的改變,可以說是適應時代的發展應運而生的,也是新時代創新的產物。在發展的過程中除了傳統銷售方式的變化之外,也促進了金融市場的多樣性和便捷性,同時也提高了資金扭轉的速度。如貨幣基金贖回到賬速度由原來的“T+2”到賬發展成現在的“T+1”、“T+0”到賬等多種業務模式,這是資金流動效率的變化。在互聯網時代,消費和理財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消費可以直接從理財賬戶扣除,同樣預期的消費資金也可以暫且放到理財賬戶積累起來。從某種程度上講是進一步促進了居民消費,同時也改變了消費的體驗,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上講到了貨幣基金銷售方式、資金流通效率、理財和消費結合的改變和創新,也是金融領域發展過程中的里程碑。“資管新規”提到了鼓勵貨幣基金采用凈值估值方式,這既是一種監管措施,目的是規避攤余成本法不能有效反應資產實際凈值的情況,為打破剛性兌付做準備,也是中國貨幣基金市場新的運營模式。我們都知道最早的貨幣基金單位凈值始終為1,采用萬份收益和七日年化收益進行評估產品增值情況。前些年,有些基金公司發行了單位凈值隨產品運作不斷波動的基金產品。隨著資管新規的提出,監管機構開始推行新模式的凈值型貨幣基金理財產品,跟早期發行的凈值型貨幣基金模式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估值方法上。早期銀華基金、前海開源基金發行的凈值型貨幣基金,都是采用攤余成本法進行估值,而新規采用市價法進行每日估值,更能真實有效的反映標的資產價值,更及時的體現標的資產的風險情況。早期貨幣基金產品管理人或理財平臺,會以各種方式吸引投資人,通過收益和周期錯配變向的拉高短期收益率,或者代銷平臺以收益補貼的方式讓利投資者,給本來還沒有太多經驗的普通投資者帶來一種假象,貌似收益率不高就不正常。從而也導致異類競爭者的出現,比如我們常說的P2P,分流了大量的資金,導致不理性的投資者蜂擁而至。對金融市場來說有效估值和披露才能讓投資者認識風險,并有意識的做好風險自擔。2018年P2P暴雷和跑路情況平凡上演,為了規避類似事件的發生,除了投資者要提高自身風險意識,更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監管、嚴禁的風控和風險披露。面對如此嚴峻的經濟形勢,如何避免金融災難再次降臨,今后如何創新發展是整個金融行業面臨的挑戰。
四、貨幣基金今后發展的可能性
貨幣基金一直以低風險、高流動性、投資方式靈活等優點吸引著廣大投資者。只有圍繞著貨幣基金的這些特點,密切結合經濟和時代的發展需要,才能帶來創新的突破。在促進消費升級的時代,“金融+互聯網+消費”將是貨幣基金發展道路上的“鐵三角”。隨著監管政策的落實,貨幣基金可能取代傳統銀行儲蓄的角色,甚至設計不同開放周期的產品,實現銀行活期和定期存款模式。但是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批準成立,有助于加快銀行體系內的貨幣基金發展,增加銀行系吸納資金的渠道,有利于銀行系統回歸吸收存款的原始地位。
五、結尾
縱觀近十年貨幣基金的發展歷程,是一個開拓創新和不斷發展的過程,達到了貨幣基金市場前所未有的高度。當然也遇到了很多風險和挑戰,人們常說收益與風險并存,但是對于收益相對穩健的貨幣基金市場來說,更多的是創新和風險并存。所以今后發展道路上如何創新和控制風險是主旋律。
參考文獻:
[1]證監會.貨幣市場基金監督管理辦法.[2]證監會.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
[3]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4]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規范貨幣市場基金互聯網銷售、贖回相關服務的指導意見.
[5]王倩,王鵬.基金的風險管理:基于歐盟基金監管體系的思考[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
[6]壽偉光.論基金監管政策[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王玉巖 單位:安邦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