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大學生消費信貸與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消費方式層出不窮,信貸消費也應運而生。大學生作為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如何避免大學生在消費信貸中陷入困境,其重要性不可忽視。本文以浙江某高校大學生為研究主體,采用問卷形式,對大學生的消費信貸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為高校信貸安全教育提供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信貸;教育研究
一大學生信貸情況多角度調查
(一)基本情況調查本次問卷采用線上發放問卷的形式,共回收有效問卷571份。問卷主要針對浙江某高校大學生,從學生的生活消費情況、對消費信貸的了解程度、對消費信貸的看法三個方面進行調查分析。問卷首先對受調查者按照性別、年級等基本情況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構顯示,參與此次大學生消費信貸現狀和風險防范研究調查問卷的學生,其中男生443人,占總人數的77.58%,女生128人,占總人數的22.42%(如表1)。因該校為理工類院校,全部在校生的男女比例為2:1,因此有效回收的調查問卷存在男女比例4;1的情況屬于正常范圍內。
(二)生活費來源調查大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還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無論所在年級高低,其主要經濟來源均為父母。其次為兼職收入和獎/助學金帶來的資金收入(如圖1),其中大一年級的學生兼職收入和獎助學金的資金來源比重與其他年級相比降低,這可能與大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校園,課程安排緊湊,沒有過多的閑暇時間進行兼職有關,并且大一學生剛剛入學,各種榮譽的積累剛剛開始,在評獎評優方面并不占據優勢,因此生活費來源里獎/助學金所占比重低于高年級學生。大二學生兼職收入占比為34.88%,為四個年級中占比最高的年級,這可能與大二學生課余時間較多,有更多閑暇時間參加兼職活動有關,而大三大四學生開始為考研、求職做準備,兼職比重有所減少。
(三)主要消費領域調查在消費方式調查的過程中,以男女生性別作為自變量,以主要消費領域作為因變量進行數據分析(表2)。分析結果顯示,大學生主要消費領域集中在日常生活(吃、喝)和購物(服飾、化妝品等),在日常生活的花費上男女生占比都很高,除此之外,在電子產品、網絡游戲兩方面的消費上,男生占比多于女生,而在購物(服飾、化妝品等)方面的花費,女生所占百分比明顯高于男生。調查中發現,超半數的學生其每月生活費大概在1000-1500之間(如表3)。
二大學生消費信貸情況分析
(一)影響大學生信貸的主要因素學生的日常消費中,有96.15%的學生表示自己的生活費,處于完全夠用與勉強夠用的合理水平,只有3.85%的學生表示自己的生活費“不夠用,且經常超支”。同時,對于學生對消費信貸方式的了解程度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在生活費“完全夠用”和“勉強夠用”的學生中,對于消費信貸“了解”的比重在20%-33%之間,而生活費“不夠,經常超支”的學生中表示對消費信貸“了解”的比重高達59%(如表4)。由此推斷,生活費是否夠用是影響大學生消費信貸的原因之一,當大學生生活費足以支撐日常開銷時,大學生對于信貸消費的了解程度不會太高,大多數學生處于基本了解的階段。當大學生的生活費不足以支撐自己的日常開銷時,大學生會尋找可以增加自己生活費來源的各種途徑,消費信貸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在生活費經常不夠用的大學生中,對于消費信貸的關注度較高。由此說明,理性消費觀念是影響大學生消費信貸觀念的因素之一。
(二)信貸在大學生中的傳播途徑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人們了解新事物提供了便捷的途徑,在調查結果中顯示,69.7%的學生是通過互聯網這一渠道對消費信貸產生了解(如表5),因此網絡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成為維護大學生信貸安全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三)大學生對于信貸的看法大學生究竟對消費信貸持怎樣的態度,我們對此進行了調查,并將被調查學生分為“有信貸經歷”和“沒有信貸經歷”兩種情況。兩種情況中,學生對消費信貸的接受程度結果顯示,有過信貸經歷的學生中78.43%表示“可以接受”;而沒有信貸經歷的學生中表示“可以接受”的學生占31.15%,表示“不接受”的學生占多數,為45.38%(如表6)。同時,我們對大學生不接受消費信貸的原因進行調查,大多數學生表示,比接受信貸的原因是“沒有信貸需求”或“怕上當受騙”,其中,沒有信貸經歷的學生中超半數表示不接受信貸的原因是“沒有信貸需求”而非“怕上當受騙”,因此大學生的信貸需求對消費信貸的影響值得重視(如表7)。
三關于大學生消費信貸的教育研究
(一)大學生易在信貸中受到負面影響的原因通過對大學生消費信貸現狀分析可以看出,大學生易在信貸中受到負面影響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首先,大學生注重物質享樂消費。在調查中可以發現,大學生的消費比重中除去日常生活必要消費為,購物消費所占的比重最高。大學生將消費用于購物,希望通過名牌服飾和化妝產品來提升自我形象并且,大學生的消費中的“戀愛經費”“娛樂旅游”等,這些消費對于沒有穩定收入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負擔。而這種不良的消費結構會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當消費資金不足以滿足自己在物質享樂方面的消費需求時,信貸便成為大學生滿足自身需求的一種選擇。其次,信貸消費宣傳的針對性和片面性。網絡作為信貸消費的重要傳播途徑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且,在調查中發現,大學生了解消費信貸網絡是首要途徑。而現在廣告商對信貸對象的精準定位越來越偏向于大學生群體,在信貸產品的廣告中多為介紹信貸的優點,并沒有明確告知其產品所存在的風險,大學生還未入社會,經驗不足,很容易受到誘惑。最后,對大學生消費信貸的家庭教育力度不足。在問卷中對大學生的還款資金來源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有49.9%的學生會“找父母要錢”。當代大學生大多在溫室中成長,父母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對子女的教育當中,當子女遇到困難時總會及時相助,大多數孩子對父母產生了極大的依賴心理,大學生選擇通過信貸來滿足自身的消費需求,但又沒有能力及時還款時,父母便會成為大學生求助對象的首選,只要能及時還款,無非是需要忍受父母嘮叨與批評。而父母為了解孩子的燃眉之急也會及時的傾囊相助,這樣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二)提高大學生辨別劣性信貸的可行方法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消費觀念家庭教育是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家庭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消費觀念。父母應該及時關注孩子的成長需求,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構建平衡的消費結構,讓大學生不再沉迷于享樂消費,鼓勵大學生將消費開支多用于學習和提升自我精神世界方面;同時,父母要更新自身的消費觀念,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父母可以根據子女的實際情況為其提供合理的生活費用,幫助子女樹立適度消費的正確觀念,以免步入信貸陷阱。2.政府相關部門要做好監管工作政府部門要加強監管力度,明確責任,針對網絡信貸速度快、虛擬性等特點,完善監管體系,完善法律體系,為金融領域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完善商家信息,提高企業可信度,保障借貸雙方的利益不受侵犯;加強對非法信貸的打擊力度,規范大學生信貸的審批管理,降低大學生的信貸風險。3.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群體的信貸安全教育高校應該繼續加強高校對大學生的信貸安全教育,在加強信貸風險宣傳的同時,還應該積極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信貸觀念,要及時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積極尋找大學生在消費信貸中出現的問題,并給予高度關注,幫助大學生找到問題的解決措施。高校管理者要擅于對學生進行差異化的管理,了解不同學生的需求,針對不同的學生類型進行區別化教育。教師在教學以及與學生的日常溝通中,要擅于運用新型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技能,及時完善自身對于消費信貸的認識,運用網絡等新型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對消費信貸有更加直觀與生動的了解。
參考文獻
[1]張靜.大學生信貸消費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湖北省高校為例[N].湖北工業大學,2017.5.
[2]李欣亮,杜榮,王巖.大學生網絡信貸消費風險防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10.
作者:許愛瑋 蔡子怡 單位:浙江水利水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