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業信用風險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內部原因分析
1.企業自身對營運資金管理不當。企業的發展與良好的營運資金管理是密切相關的。營運資金周轉時間的長短反映了企業資金管理的效率與經營水平的高低。一般我們用存貨周轉期和應付賬款周轉期來衡量。我國企業的存貨周轉期限一般較長,即存貨占用的資金較大,這對企業的資金鏈帶來較大的壓力,加大了企業商業信用的流動性風險。而我國企業的應付賬款周轉期一般較短。期限過短會加大企業到期還款壓力,使企業對于現金的需求量增大,再結合存貨周轉期長的影響,商業信用銷售和融資的風險會更大。
2.客戶選擇存在問題。企業在增加銷售、擴大市場份額的時候,沒有對客戶以往的交易信用情況進行考察,將一些信用狀況差的企業也納入銷售范圍,這會導致未來時點應收賬款無法順利回收的困境。盲目的賒銷雖然在報表上體現為收入利潤的大量增加,但更深層次的影響了其盈利質量,并最終危害企業自身。
3.交易合同簽訂有缺陷。企業與客戶在簽訂交易合同時存在信息的極大不對稱,這會影響企業的決策,也會對日后壞賬產生造成隱患。而且企業在賒銷合同的訂立上往往缺少對于還款日期、結算方式、擔保等相關條款的約定,降低了合同的約束力,增加了信用風險產生的可能性。
二、信用風險的管理與防范
(一)建立完善的企業信用管理制度
1.設定合理的信用標準。信用標準是客戶獲得信用銷售所需具備的最低條件。企業應該依照風險和收益相對應的原則確定客戶是否符合信用銷售的資格,并根據其對其評估的信用風險程度確定賒銷額度。
2.制定合理的信用條件。信用條件就是企業對客戶進行信用銷售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企業提出的付款要求越嚴格,例如給予的信用期限越短,那么企業的資金周轉速度越快,信用風險越低。但同時也降低了企業信用銷售的吸引力,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客戶會選擇信用期限更長的企業。相反,企業的付款要求越寬松,雖然能爭取到更多的客戶,但同時也加大了回收的風險。因此企業應綜合考慮信用的成本與收益,做出最適合自身的決策。
3.完善內部分工,落實各部門人員責任制。明確財務部門職責,由其統籌各部門有效控制壞賬呆賬的形成,并將應收賬款的回收與責任人的利益掛鉤,以此提高收款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二)建立標準透明的企業信用信息披露機制
1.建立企業信用管理系統,對全社會各企業的信用情況進行評估與記錄。授信企業通過查閱信用系統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該交易企業的信譽狀況,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以規避信用風險。
2.加強全國聯網的企業信用的基礎建設。交易雙方之所以信息不對稱就是因為單個企業的能力有限,無法全面準確的了解交易對象的相關情況,而信用管理系統的建立正是利用全社會的力量,達到資源共享,對每個企業進行全面的評價。從而改善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信息對稱度,減少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引發的信用風險。
(三)建立失信懲罰機制,嚴厲打擊企業失信行為企業失信懲罰機制是以提高失信成本為基本出發點,將信用交易授信企業對失信企業二者之間的矛盾激化成失信者對全社會的矛盾。這種方案的前提是建立標準透明的企業信用信息披露制度。這一點又進一步同建立全社會的信用管理共享系統相補充。另外,還要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導向作用,建立媒體監督機制,對企業的失信行為進行披露報道,擴大其違約行為的后果。同時建立嚴格的法律制度,依法設立的懲罰措施能夠防止大多數商業欺詐和不良投機行為,對違約行為實行嚴厲處罰,進一步加大其失信成本。在失信成本逐漸增大的情況下,企業會考慮失信成本與所得收益之間的關系,若失信的成本大于所獲得的收益,企業將會自發的選擇守信。這種方法可以說是在根本上解決了信用風險的產生。
三、總結
現代市場經濟中,信用交易是不可避免的。它就像一把雙刃劍,在促進市場交易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信用風險。如何把握合理的“度”,為達到企業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做出最佳的選擇:一是銷售量最大;二是最大限度的控制信用風險,將應收賬款周轉期及其壞賬率控制在企業可接受的范圍之后,成為了企業以及全社會的一項長期工作。
作者:諸燕萍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