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機關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養老保險基金收支不平衡,養老金支付數額大幅增加:機關單位和事業單位退休人數的增多,造成了巨大的財政壓力。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我國所面臨的社會問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實行現收現付制,積累率很低。近年來,人事制度改革,導致機關事業單位新參加工作人員增長幅度遠遠小于離退休人員的數量,使離退休養老金逐年增加。隨著工資福利政策的出臺,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的比例不斷增長,使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增長速度遠大于在職人員養老保險費用的增長。同時,工資待遇的不斷提高,造成養老金指數大幅增加。
1.2繳費與待遇不一致,權利與義務不對等: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退休待遇是根據參保人員的工作年限和其退休前一個月的檔案工資的一定比例來計算的。這種待遇計算與退休費用的社會統籌中職工個人繳費多少、時間的長短不掛鉤,影響了員工繳納養老保險的積極性。一些地區不論離退休人員是否盡義務都納入養老保險基金統籌中,享受養老保險待遇。造成一筆“隱形”債務。
1.3缺乏統一的政策、法律支撐和完善的管理體制:目前,我國在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過程中,根據各地區的情況和相應的政策自行改革和完善。全國沒有統一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政策和管理章程。這就無法對各地區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出現的不配套性和多樣性問題行有效的指導。造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不規范。
2針對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1多渠道籌集基金,優化基金運營模式: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要實行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擠占、挪用,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基金的檢查和監督,確保基金的安全,無風險,最大可能做到基金的保值增值。對養老保險基金制定科學的收支預算。實行“以支定收、略由結余”的原則。對參保人數、在職人數、工資增長等方面做出評估,對收支平衡做出精確的判斷。推行個人賬戶“實帳化”,真實客觀的反映養老保險基金的財務預算情況。對養老保險征繳的基數和比例做出相應的調整,以縮減養老保險費用不必要的開支。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單獨建賬,基金納入社保基金財政專戶,專款專用。基金按照國家規定管理和投資運營,確保安全。做好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登記和繳費申報工作,加強基金征繳。各級財政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社會保障資金投入,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2.2建立相對統一的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制度,并與企業銜接:建立機關事業單位補充養老保險。吸取我國企業養老保險改革的寶貴經驗,即低水平的基本養老保險、多樣化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以及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在建立與企業職工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同時,也要完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實行國家公務員退休津貼制度。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可參照公務員退休津貼制度執行,退休津貼經費由同級財政列入當年財政預算。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單位,可參照企業的辦法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制度,補充養老保險費從單位經費中稅后列支,年提取數額一般不超過本單位當年全部職工一個半月的基本工資。退休津貼的補助水平要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負擔能力相適應,保證國家公務員原有離退休待遇水平不降低。并在物價情況、工資增長、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基礎上,以個人退休時的養老金為基數,相應地增加養老金數量,保證退休人員不因通貨膨脹而降低生活水平,保證他們適度分享經濟和社會發展成果。
2.3建立繳費與待遇掛鉤的激勵機制:權利和義務相統一是任何養老保險模式最基本的要求。養老金權益的取得是以承擔繳費、滿足資格為條件。要體現社會公平,機關事業單位必須實行和企業掛鉤的激勵機制,形成由社會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共同組成的退休養老金模式。公平合理的養老保險待遇方式,既可增強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繳費積極性,也可實現與企業養老保險制度的相互銜接,實行繳費與待遇掛鉤。
2.4加快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我國目前的機關事業養老保險試行主要是依靠行政機關的政策來推動。必須盡快研究制定并出臺國家統一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辦法,出臺統一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政策征繳條例、配套規章,建立統一、規范、強制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制度。同時要考慮到機關事業單位的特點和國際慣例。并將機關單位和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做出更加細致的規定加以區別。使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公平合理。加快養老保險法制建設的步伐,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綜上分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與發展關系到中國眾多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障權利的實現問題。切實解決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不平衡問題,加快改革的步伐,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應更好的發揮社會保障制度這一事業單位改革的“減震器”的作用,促進全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又好又快的發展。
作者:隋麗娜胡睿單位:北京積水潭醫院人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