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推進及完善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進程的過程中,完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是解決農民養老問題、推進社會保障體系發展與完善的有效保障,基于這一制度與民生問題息息相關、并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密相連,就需要在踐行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過程中進行不斷的完善。本文在闡述農村養老保險所具備特點的基礎上,針對實施過程中該制度所呈現出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
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問題;推進;完善;對策
隨著新農村建設進程的逐步推進,如何解決三農問題已成為當前擺在黨和政府面前的一大難題與挑戰,尤其是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的逐步加劇、耕地面積的逐漸縮小,使得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這一福利制度的重要性隨之凸顯。我國作為農業發展大國,農民數量占據總人口的近百分之七十,因此,實現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進一步健全與完善,對于提高我國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與質量、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步伐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農村養老保險所呈現出的特征分析
主要呈現出如下幾個特征:第一,基于政府統一管理與政府補貼模式下,實現相應保險籌資,進而降低農民的經濟壓力與負擔,并充分發揮出政府的支撐作用。第二,以大賬戶小統籌的新模式來替代原有個人賬戶模式,同時以激勵機制的搭建來調動農民參保的積極性,在明確基礎養老資金基數的基礎上,實現對繳費比例的分層劃分,這對于農民而言,則就能夠以自身實際經濟狀況來有選擇的進行養老保險資金的繳納。第三,將城市與農村在該項制度上進行對接,只要對相應繳納基數進行調整便能夠實現,這就為城鎮職工搭建了相應的制度平臺。第四,財政支撐力度隨之提升。在該項制度上,政府財政支撐的力度加大,在降低參保門檻的同時,加大了補貼力度,同時以自愿為前提,這就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有效落實奠定了基礎。
二、當前在推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過程中所呈現出的問題
1.相應法律法律不完善。
在實際推行這一福利制度的過程中,當前尚未實現相應立法的進一步完善,進而難以為該制度的有效實施提供法律基礎保障。在立法上,相應的步伐要明顯滯后于該項制度發展的腳步,整體法律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同時,在法律制度實施的過程中,相應監管缺位,且并未以完善實施機制的構建來實現有效規范。從目前該制度實施的外部環境看,主要側重于各項制度的保障,在法規性文件的制定與實施中,一般都屬于地方性的法律文件,且相應內容不健全,一般都只是搭建了一個框架,所以在實施的過程中難以對相應的思想行為進行約束。
2.相應政策有待進一步優化。
主要表現在參保政策上,要求要以全家參保的形式進行落實,進而才能夠滿足在年滿六十周歲領取養老金的條件,此種形式下,雖然從政策上看是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民參保率,以通過該項制度的普及性落實來發揮出制度的作用。但是,在實際踐行的過程中,不可忽略的是該種捆綁式參保模式下,不可避免的會加大子女與父母間的矛盾,反而打擊了農民參保的積極性,進而加大了制度落實的難度。
3.在資金的籌集上相對較為困難。
在實際落實這一保障制度的過程中,主要阻礙因素之一便是資金籌資問題,要想實現政府在該項制度補貼上的有效實現,則就需要實現對財政資金的規范使用,進而才能夠為該項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實現自身的作用奠定基礎。在此過程中,由于資金來源上當前并未建立相應保障機制體系,而整體上農民本身經濟來源有限,相應的經濟能力不足,所以在進行參保投保過程中也就面臨著較大的壓力,所以這就需要財政補貼的強力支撐,但是,由于政府本身收支缺口較大,地方經濟發展本身又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致使支付風險加大,所以目前財政支撐力度的不足會導致籌資難度大,進而阻礙該項制度的有效推進。
4.相應管理機制體系不健全。
在相應管理工作上,目前由于相應管理機制體系不健全,致使在實際踐行的過程中,相應管理組織機構設置不完善、管理人員隊伍能力素質不足且責任落實不明確,監管力度不足,進而難以確保該項福利制度的有效落實。與此同時,在相應管理方式手段上,依舊以人工操作為主,工作效率與質量嚴重偏低,尚未實現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搭建,信息共享程度低,難以為該項制度的完善落實提供有效保障。
三、進一步完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有效途徑
1.進一步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為了確保農村社保制度的順利落實,需要針對當前的法律環境進行規范與完善,在實際踐行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前該項制度實施之需,積極的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與完善相應的制度體系,同時要將該項制度融入到勞動法以及社會保險法等法律文件中,并對具體法律制度條款進行完善,針對籌資與出資各方責任義務進行細化規定,進而以法律的約束力來確保各方能夠積極承擔起自身的職責,履行自身的義務。同時,要針對基金籌集以及相應管理工作等內容的實際需求,實現相應法律政策制度的健全與完善,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順利推進奠定基礎。
2.優化并完善政策制度體系。
為了確保該項制度能夠深得人心,獲得農民的認可與支持,確保農民能夠意識到該項制度給自身所帶來的福利與保障,就需要針對當前相關政策進行優化與完善。在實際踐行的過程中,要始終秉持著自愿性原則,取消捆綁式參保政策,并為了進一步拓展該項制度覆蓋的范圍,以切實造福于百姓,就需要從政策上擴大覆蓋面,比如針對六十周歲以上的農民制定的相應的參保政策等,以充分體現出該項制度的惠民作用。此外,要結合現階段各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對養老基礎資金標準進行調整優化,以相應機制體系的完善構建來最大程度調動農民參保的積極性,為該項制度的順利推行并發揮出應用的價值奠定基礎。
3.進一步明確政府職責并實現相應補貼保障機制的完善構建。
為了實現該項福利保障制度的順利推行,并實現對所存在風險的有效規避,在實際踐行的過程中,需要強化對資金籌資內容的重視程度。要想真正的實現老有所養的目標,對于政府而言,就需要積極的承擔起自身的職責與義務,充分發揮出自身的領頭羊作用,要在進一步加大補貼力度的基礎上,實現相應保障機制的搭建,進而在明確中央與地方政府所應承擔職責的基礎上,為確保該項制度能夠得到有效落實提供基礎性保障。
4.健全管理機制并優化養老保險模式。
首先,要實現相應管理機制的健全與完善。要在建立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明確落實職責,加大監管力度,實現相應管理組織機構的完善構建,以確保各項管理工作的規范且有效開展;同時,要創新管理手段,積極的將信息化管理方法進行應用,并實現連網系統的搭建,以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此外需要加大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力度以提升其能力素質,進而滿足該項工作的實際需求。其次,優化養老保險模式。要結合各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并按照不同群體的實際經濟水平來實現相應養老保險繳納模式的搭建,以最大程度發揮出該項制度的作用。
四、結語
綜上,針對當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在實際推行過程中所呈現出的問題,為了切實發揮出這一制度的保障作用,就需要在健全相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完善相應的政策制度體系,并要進一步明確政府的職責,實現補貼保障機制的構建,同時健全管理機制并優化養老保險模式,以從根本上擴大該制度的覆蓋面,積調動農民參保的積極性,進而以該項制度的順利推行來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展步伐。
參考文獻:
[1]米紅.我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推進的若干問題與對策建議[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9,05:5-11.
[2]司春燕.關于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完善與推進的思考[J].農業經濟,2011,04:48-49.
[3]叢蕓.淺談完善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必要性及其思路[J].科技與企業,2013,08:222-223.
[4]褚富菊,王學文.淺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與完善[J].天津社會保險,2013,04:8-9.
[5]李萍.淺析如何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J].才智,2010,05:276.
作者:李麗 單位:安徽省寧國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