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夏秋季農作物技術推廣工作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鎮(街道)經濟發展辦、濱海工業區農發局:
為了一步提高各類農業適用技術的覆蓋率,利用農業科技不斷提升糧食、蔬菜等農產品的產量、質量和生產效益,推進我縣城郊型現代農業建設,結合全年農業新技術推廣計劃和上半年新技術應用情況,決定在夏秋季農作物生產中繼續開展農業適用技術推廣工作?,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全面推廣晚稻省工節本技術
堅持把糧食生產擺在首要位置,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和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為契機,按照穩中求高、高中求優的原則,積極推廣農作制度創新技術、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單季晚稻“五改”技術、水稻免耕直播技術為主的水稻輕型栽培技術、稻鴨生態共育技術和機械化插秧技術。各鎮(街)開發區農技部門要充分發揮種糧大戶和水稻優質高產示范戶的作用,以點帶面推廣適用技術,增強我縣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的有效供給。全縣確保完成單季晚稻“五改”技術應用面積11萬畝次、免耕直播為主的水稻輕型栽培技術應用面積25萬畝次、稻鴨生態共育技術應用面積10萬畝次。
二、提升蔬菜基地,增加生產效益
各鎮街、開發區要加大現有蔬菜基地提升力度,不斷改造、完善基地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高效節水灌溉設施、保護性耕作設施和其它生產設備,穩步提高基地生產水平,增加生產效益。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適度新建、擴建設施栽培基地,全縣當年新增蔬菜設施栽培基地面積800畝。要以已建成的蔬菜基地為科技示范樣板和技術集成區,大力引進、試種、推廣蔬菜新優品種,示范、推廣高效節水微灌技術、蔬菜穴盤育苗技術、蔬菜連作障礙治理技術、蔬菜瓜果多樣化增效技術、蔬菜重大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全縣確保完成蔬菜瓜果多樣化增效技術應用面積1萬畝次、蔬菜重大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面積1萬畝次。
三、培肥耕地地力,改良土壤結構
以標準農田質量提升項目和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試點補貼資金項目為載體,進一步完善化肥減量示范區和測土配方施肥示范方的建設,大力示范、推廣土壤改良技術、標準農田質量提升技術、保護性耕作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全縣糧食、蔬菜、茶葉等農作物全面實施測土配方施肥。以沃土工程、農業部有機質提升工程為抓手,積極建設冬綠肥示范基地、地力綜合培肥示范基地,健全檢驗、監測體系。以基地、示范區為平臺,組織、引導廣大農戶開展秸桿還田、種植綠肥作物,培肥耕地地力,改良土壤結構。全縣確保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施面積70萬畝次、示范面積4萬畝次,專用配方肥推廣面積18萬畝次。
四、大力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加強重大病蟲防控
要堅持“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理念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圍繞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的目標,按照“六個一”的建設標準,加快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服務組織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深入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要按照《2010年縣水稻重大病蟲防控方案》,切實抓好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示范,以水稻、蔬菜毀滅性、突發性病蟲害應急防控技術為重點,試驗完善農作物病蟲害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非化學農藥防治技術。要通過集中培訓、舉辦現場會、播放專題節目、信息、入戶指導等方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向廣大農戶推廣農作物重大病蟲綜合防治技術、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和農藥安全合理使用技術。全縣確保完成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4萬畝、重大病蟲綜合防治面積32萬畝次、農藥減量控害增效工程實施面積16萬畝次、農田統一滅鼠面積16萬畝次。
各鎮(街)、濱海工業區要將夏秋季農作物適用技術推廣作為全年農業重點工作,結合實際,細化工作內容,落實工作責任,采取有效措施,保質保量完成全年農技推廣指導性計劃。要抓住各個生產環節,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循序推廣各類種植業適用技術,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