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市開展衛生救護培訓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進一步做好我市群眾性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工作,有效地減輕意外傷害,保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國紅十字會法》、《省紅十字會關于進一步深入開展衛生救護培訓工作的通知》(紅〔〕47號)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紅十字會工作的通知》(政辦〔〕8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衛生救護培訓工作的目的和意義
群眾性救護知識的普及是實現安全生產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舉措,也是各級政府的重大責任。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發展,我市各類事故屢有發生,各種災害、事件事故明顯增多,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普及衛生救護知識,開展初級衛生救護培訓,有利于提高廣大群眾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利于災害、事故現場的受傷者及時得到救護,減少人員傷亡和致殘,對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存質量,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衛生救護培訓工作的對象和內容
培訓對象首先是處于或能夠最先到達事故現場的人員,再逐步擴展到城鎮職工、居民和農民群眾。
第一階段:重點培訓。培訓衛生系統的個體診所和社區醫療服務點從業人員及鄉村醫生;公安系統的交警、治安、巡邏、消防和派出所干警;交通系統的火車司機、機動車駕駛員和乘務人員;建筑工人、電業、電信、郵政、林業系統的作業人員;各類中等專業技術學校、技工學校、職業學校、崗前培訓班學生。
第二階段:全民性培訓。凡能夠并愿意接受初級衛生救護培訓的人員均為培訓對象。
第三階段:強化性培訓。對應該接受培訓而未進行培訓或拒絕接受培訓的人員進行強化培訓,建立健全我市群眾性自救互救網絡。
培訓內容主要為現場的、初級的救護知識和急救技能,以創傷四項急救技術(止血、包扎、固定、搬運)和現場心肺復蘇為主,同時結合行業特點選學相關急救知識。
三、衛生救護培訓工作的具體措施和要求
(一)初級衛生救護及急救員的培訓計劃由市級紅十字會與受訓行業部門共同制定,師資培訓及業務指導由市紅十字會統一負責,培訓教材、考核發證由市紅十字會按照“四統一”(統一計劃、統一教材、統一考試標準、統一發證)的要求提供和發放;按照市發改委等有關部門核定的衛生救護培訓收費標準,由市紅十字會收取必要的培訓成本費用(師資、教材、教室租賃等),以補充救護培訓經費的不足,培訓費用按照收支兩條線,納入預算管理。
(二)成立市紅十字會衛生救護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紅十字會會長任組長,市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任成員(成員名單附后),負責領導協調全市衛生救護培訓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地點設在紅十字會,負責具體培訓事宜??h(市、區)政府和市直有關單位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負責本地和本系統的救護培訓工作。
(三)市紅十字會要加強對衛生救護培訓工作的管理,落實工作計劃和制訂相應的工作措施,使培訓工作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有序進行。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各企事業單位要積極支持和配合紅十字會開展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工作,要將初級衛生救護培訓作為行業管理的重要內容納入規劃,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到參加衛生救護培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推進此項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