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抓好經濟普查單位審查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各級政府和普查機構的重視和努力下,全縣經濟普查單位清查工作順利推進,現已基本完成。但從縣經普領導小組及經普辦的檢查督導情況看,入戶清查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有的領導重視不夠,導致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在反饋后,仍未能及時有效解決;個別鄉鎮工作階段常不能按時序進度完成,影響了全縣普查工作的有序開展。二是“兩員”補貼不明確或未能及時兌現,導致部分普查員責任心不強。三是宣傳動員不夠到位,普查對象配合比較有限。上述問題導致了我縣個體戶清查普遍存在漏報現象、法人單位的指標填報不全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我縣普查數據的質量。這次經濟普查的個體戶清查將代替普查,清查的質量直接關系普查的質量。根據縣經普辦對各鄉鎮(場、區)的質量抽查結果看,各鄉鎮(場、區)個體戶的單位數、從業人員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報現象,達不到市定的驗收標準,影響到我縣下階段單位的普查登記數據質量和個體經營戶總量的推算工作。為進一步抓好經普單位清查工作,經縣政府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單位清查是經濟普查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確保普查對象不重不漏,保證普查工作順利實施的關鍵。普查工作的成功與否,普查數據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單位清查。各鄉鎮(場、區)主要領導要經常過問工作進展情況,聽取專題匯報;分管領導要提出切實有效的措施,解決清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做好再動員、再加溫工作,迅速集中力量,組織相關人員深入一線,幫助解決單位清查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特別是單位漏戶、從業人員漏人問題。同時,要進一步用好縣經普辦下發的補貼經費。各鄉鎮(場、區)要按清查一個個體戶3元、法人及產業活動單位每戶10元的標準,解決好“兩員”必要的補貼問題,確保“兩員”在復查和評審階段的工作積極性,確保清查摸底工作質量真實可靠。
二、著力抓好復查工作。復查主要解決是否存在漏戶和法人、產業活動單位指標填報是否齊全問題。各鄉鎮(場、區)要圍繞重點區域(如集鎮所在地、容易遺落的小街小巷等)、重點行業(如私人客運車輛,九峰、崎嶺茶葉加工企業,長樂、大溪米粉加工企業,南勝麻棗加工企業,水果蔬菜購銷代辦點等)、重點戶(貿易大戶、餐飲大戶、娛樂大戶、物流大戶、中介大戶、中轉大戶),對照單位清查底冊和縣經普辦下發的《縣較常見個體戶活動情況》,進行地毯式再復查核實。復查后的單位數,原則上企業清查單位數要大于稅務納稅單位數,行政、事業和社區單位清查數要與編辦和民政登記數一致,個體經營戶要大于第一次經濟普查戶數。
三、認真開展評審分析。根據這次清查方案,個體戶是“以查代普”,對個體戶的清查既要做到不漏戶,又要做到戶不漏人。為此,各鄉鎮(場、區)要認真組織好對個體戶的評審工作。評審的主要目的解決個體戶從業人員的漏報問題。評審工作要以鄉鎮(場、區)為單位,組織鄉鎮(場、區)普查指導員、村(居)普查員、較熟悉本轄區經濟活動單位情況的村(居)兩委和社會各界人士等人員參加,評審的內容要圍繞從業人員和行業填報是否準確,評審依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少報也不虛報。
四、嚴肅普查工作紀律。要嚴格遵守《統計法》和《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積極支持普查機構和普查人員依法獨立行使調查權、報告權和監督權,切實保障普查結果真實、可信,堅決反對和制止經濟普查中各種弄虛作假行為,嚴肅查處各類統計違法行為。同時,對一些調查對象不如實申報、不配合等違規違法行為,要及時上報給縣統計局依法查處。要建立清查階段督查、抽查、評估制度以及具體實施的方案,做到事前、事中、事后都有監督,特別對那些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大戶更要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清查數據準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