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精神科安全文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觀察指標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意外事件發生率、護理差錯發生率及對護理人員安全護理意識變化進行對比。根據醫院實際情況自行設計安全護理認知表,列舉20項護理工作風險項目,評分標準為有、可能有、無,分別代表1分、2分、3分,分值越高表示護理工作中安全意識越高。
1.2統計學方法對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質量比較觀察組發生1例走失等意外事件,發生率為2.17%,未發生護理差錯,對照組發生7例意外事件,發生率為14.00%,5例護理差錯,發生率為10.00%,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護理人員安全意識將安全文化應用于安全管理之前,護理人員安全意識認知得分為(52.5±3.5)分。經過學習和培訓后得分為(56.0±2.4)分,護理人員安全意識得到明顯提高(P<0.05)。
3討論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是由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1986年針對核電站的安全問題提出[6]。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素質和態度總和,是為企業在生產、生活、生存活動中提供安全生產的保證。
2002年中華醫院管理協會針對醫療糾紛和侵權事件的調查發現,我國醫院醫療糾紛發生率高達98.4%。作為一個特殊人群,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殺傾向是普通人群的20倍,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工作任務尤為艱巨,小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重大問題。
將安全文化應用于精神科安全管理之中是一次很好的嘗試。安全文化的作用是通過對人的觀念、道德、倫理、態度、情感、品行等深層次人文因素的強化,利用領導、教育、宣傳、獎懲、創建群體氛圍等手段,不斷提高人的安全素質,改進其安全意識和行為,讓人自潛移默化中自覺主動地按安全要求開展工作。安全文化具有導向、凝聚、激勵、約束的功能,在學習培訓過程中接受安全第一的價值觀,用安全來約束自身不當行為,當此價值觀被所有人認同后會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并通過激勵等發生發揮護理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安全防范意識深入人心,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責任感,將會顯著減少安全隱患,提高護理質量。在本次研究中,在安全管理中應用安全文化后,意外事件發生率及護理差錯發生率明顯降低,護理人員安全意識明顯增高(P<0.05)。
護理安全是護理質量的核心,安全問題永遠是重中之重,時刻關乎著患者的生命。有研究發現,管理方面的因素是精神疾病患者發生意外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過加強安全管理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途徑。通過將安全文化應用到精神科安全管理之中,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將安全作為導向引導護理人員的工作方向,提高了護理人員安全意識、技術水平及防范風險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減少意外事故和護理差錯的發生。安全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思路運用到精神科安全管理中能夠顯著減少安全隱患,提高護理質量。
作者:夏頻珍單位:衢州市第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