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族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的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及其在當代的價值
(一)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文化,來自人類的活動,是人類的記憶和活動的印記。人以民族為單位而存在,民族是在歷史上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的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人的共同體。因此,大凡文化,無不具有民族的烙印。任何文化與文化創造均以民族、民族社會為根基,沒有民族社會生活的沃土,文化便無由生根。文化總是表現為各不相同的乃至千差萬別的民族文化。優秀傳統文化,在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經過千百年的錘煉,為前人所普遍認同,曾對民族的生存和發展長期地起到過積極的推動作用,在相當程度上為今人認同和踐行。現代文化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傳統文化這一根基,須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合理的、進步的、有益的營養成分。
(二)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
其一,存史。
建筑、設施、標識、服飾、器物、工藝制品等物質和文學、戲劇、曲藝、音樂、舞蹈等非物質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外在顯現。物質和非物質的民族遺產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歲月的積淀,其產生與形成具有自然性和原生態性,反映民族的習俗和意識,本身就是記載和保留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載體。民族地區由于經濟水平的限制,大眾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較低。因此,富于本民族特色的物質和非物質就成為本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傳承方式。通過民族物質和非物質遺產的挖掘及保護,來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記憶,同時將其中所隱含的民族制度、習俗與心理價值趨向等進行有效的傳承,可以達到民族傳統保存和文化傳承的目的。
其二,資政。
一個為政者如果對治地民族的傳統文化缺乏應有的認識,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其現在并正確地引領其走向未來?!皻v史是解讀現實的第一把鑰匙,研究任何社會問題都需要以對歷史的透徹了解為基礎?!眰鹘y是歷史的現代解讀。為政者只有重視民族傳統文化,并加以挖掘、保護和研究,才能通過保存下來的歷史記憶,洞悉其規律,從而更好地指導現實,開辟未來。
其三,教化。
一個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形成的優秀傳統文化,對其后人具有深刻的影響。后人透過歷史記錄和保存先人活動的事跡而進行自省,可收到社會教化之功效。文以載道,史以鑒戒。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歷程,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目的在于延續存留其中的精華,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內涵著民族認同,是培養、激發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重要資源。民族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大量勤儉節約、樂觀向上、教人向善等優秀的傳統美德,這些有底蘊、有歷史的道德教育更能讓受教育者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下恪守基本的道德準則,在利益誘惑面前以道德的力量做出正確的評判和選擇。沒有歷史文化背景的道德原則就會顯得蒼白無力,人們基本道德觀念的培養形成來自對傳統美德的繼承。
其四,休閑。
“休閑”一詞從產生時起就已經賦予了與人相關的內涵。皮普爾認為,自人類誕生以來,休閑就成為傳承文化、延續文明的一種有效方式。他認為,休閑是“一種對社會發展的進程具有校正、平衡、彌補功能的文化精神力量”。民族傳統文化中休閑娛樂也一直是節慶民俗中最基本的特征,其意義在于對文化的體驗和感悟。民族傳統文化的休閑價值主要體現在能為人們提供可資休閑的內容和去處。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極大提高的今天,內容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文化現已成為人們休閑旅游的重要資源。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廣西的形式及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路徑
(一)優秀傳統文化在廣西的形式
世界由物質構成,物質是“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實在”,“人的意識”即精神,與“物質”相對而存在。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決定精神,精神依托于物質而存在。因此,完整意義上的“文化”應包括“與人類活動有關的一切客觀實在”和“反映客觀實在的人的意識”,即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前者是“形而下的”,后者是“形而上的”。對“文化”的完整解讀,須將兩者合二為一,而不能割裂開來。本文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把握即基于這樣的認識和理解。廣西民族傳統文化是偉大燦爛的中華文化在廣西的一個縮影。它的存在和傳承,充實和豐富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寶庫,補充和激活了中華文明的基因。在廣西這片多民族聚居的神奇土地上,居住和生活著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個世居民族。廣西各民族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各自的地域,沿著自身的生活軌跡,保持和發展著本民族優秀傳統的文化。他們從一開始就受到民族崇拜、民族心理和民族習俗的影響。不同的民族用不同的方式創造著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異彩紛呈的廣西民族傳統優秀文化。這些民族傳統都閃爍著廣西各民族文明的亮點,既顯示出整體性的文化特質,又有鮮明的民族特征,既有共同的語匯貫穿著整個文化,又存在著明顯的地域性和民族差異。廣西各族在八桂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共同勞動,創造了廣西特有的民族文化。根據2005年4月1日通過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廣西民族傳統文化的存在形式有:瀕危的民族古文字和語言;記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文獻資料;具有代表性的文學、戲劇、曲藝、音樂、舞蹈等民族民間口頭和非物質文化;具有特色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和體育活動;民族民間傳統生產、制作工藝和其他技藝;集中反映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代表性建筑、設施、標識、服飾、器物、工藝制品;集中反映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并保存比較完整的自然場所等。這些民族的傳統文化既有物質,也含精神。
(二)廣西民族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路徑
民族傳統文化產生于特定歷史時期,因此有優秀的內容,也不乏消極的成分,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因此既需有汲收,也需有揚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系統全面了解認識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廣西民族傳統文化見之于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路徑有:
其一,融入教案,展于課堂
大學生對科學文化知識的系統學習和掌握主要在課堂上完成并通過課任教師的講授來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原則是“超本不超綱”。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理論性強的顯著特點。這就決定了思政課的教學不能“空對空”地宣教,而應將學生身邊的情況作為教學資源有機地楔入教學中。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具有特定的物質載體和豐富的精神指向,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載體,是思想政治理論課重要的教學資源。民族傳統文化與生活緊密相連,以生活為基礎,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顯得質樸,讓人覺得真誠,為大學生所熟悉,他們因而易于理解,樂于接受。欲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需以學生所能感受到的民族傳統文化來進行理論解讀。教學中,教師一是可結合課程教材,通過圖片展示、文字描述、錄像播放等手段將地方民族傳統文化滲透于課堂教學;二是可結合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電視臺、電臺或音像部門拍攝錄制的民族傳統文化方面的新聞報道或專題片,幫助學生全面深入地了解。
其二,獨辟課程,專門講授
思想政治理論課由必修課和選修課組成,必修課由教育部統一規定和要求,但選修課由各校作出選擇和安排。就廣西高校而言,可在大學一、二年級學生中開設“廣西民族傳統文化概論”課,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限定選修課,以借助思政課這個平臺在大學生中廣泛傳播廣西民族傳統文化,使其精華得到有效傳承和弘揚,同時也為廣大學生系統全面認識和了解廣西民族傳統文化提供一個便捷的窗口。廣西民族傳統文化凝聚著各民族獨特的文化形態和強烈的人格精神,并隨著人們對本民族文化的重視而重新顯現出其價值。其地方文化特色是在長期的生活和勞動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特定地域的文化積淀與當地文明發展歷程密不可分,是民族本性及其實現方式的濃縮,是民族發展的基礎和靈魂。因此,依托思想政治理論課,單獨開辟“民族傳統文化概論”課程,給大學生進行專門講授,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不但必要而且必須。
其三,建立基地,課外體驗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包括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兩個基本環節,前者重在基本知識的傳授,后者重在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親身檢驗。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礎,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拓展。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形成和產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整體合力。欲使大學生真切感受到蘊含于民族傳統文化中的意韻,須結合課堂教學,因勢利導,有計劃有組織地引領他們走出課堂下到村寨,以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來體驗。2003年10月,國家正式啟動“中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工程”以來,廣西民族文化保護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廣西民族傳統文化諸保護工程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之課外民族傳統文化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可能和條件。高??稍谶@些地方掛牌建立“民族傳統文化大學生課外實踐基地”,實行校地共建,在為學生確定固定的學習實踐場所的同時,充分發揮高校研究人員的力量,一是對史料做進一步挖掘、考證和整理,豐富其思想文化內涵;二是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生課外實踐的開展,組織和指導學生深入農村,走進村寨、農家,采訪、搜集、整理民族民間傳說和民俗故事,為這些傳統文化增添趣味性和可讀性。通過這些工作促進當地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其四,文化之旅,寓教于游
地處祖國南疆邊陲的廣西有著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其中又以民族傳統文化旅游資源最為顯著?!懊褡逦幕币恢笔菑V西旅游的“賣點”,而基于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游樂又位列民族文化旅游之首。廣西民族傳統文化中的民俗風情,大體表現為節慶娛樂、民族服飾、傳統美食等三個方面。山歌對唱、打鼓跳舞、耍龍舞獅、爬坡竿、拋繡球、搶花炮、斗牛、斗雞、斗馬等民族傳統活動和體育競技,“不僅可以陶冶性情,愉悅身心,培養高尚品格,同時又因為技術上的高難度、驚險性,造型上的民族性、藝術性,以及配合上的默契性,不僅促進了運動者的個體發展,也使觀眾感受到了美的愉悅”。游者可以旁觀者身份欣賞他人表演,感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或親自參與其中,身臨其境體驗濃郁的民族節日氣氛。在領略民族節慶活動的同時,游者還可以目睹應接不暇的民族服飾秀;欣賞民族民間工藝大展演;品嘗民族傳統美食。廣西民族傳統文化最能深深打動人們內心情感的,莫過于其中所蘊含的各族勞動者勤懇、善良、智慧、樂觀、堅韌的品格。從中,我們可以感悟到廣西各世居民族的真情實感和真善美。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主題活動實踐方式,布置、指導學生利用課外或以小組或以個人身份開展民族文化體驗之旅,寓教于游。
作者:劉華政單位:廣西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