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院校茶文化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線開放課程是以學習者為中心重構的網上教學課程,因其具有開放性、自由性、高效性而快速發展,成為下階段高校課程建設的主要形式。茶文化類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為高職院校茶文化類課程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對高職院校茶文化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必要性和建設現狀進行了深入研究,對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思路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課程建設;茶文化;在線開放課程
在線開放課程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環境下的全新的教學模式。在線開放課程,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而重構的網上教學課程,具備短教學視頻、作業、測驗、討論、考試等完整的教學活動。2015年,《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中提出,“2017年前認定1000余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在線開放課程因其自由性、開放性、高效性快速發展,當前,我國眾多高校面向在校學生及社會開設了在線開放課程。茶文化類的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有利于實現茶文化教學資源的整合,提高師生互動效率,是高職院校茶文化課程發展的重要內容[1]。
一、高職茶文化類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必要性
(一)順應我國高職教育的發展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課程建設逐步實現從“教材時代”到“資源時代”“互聯網時代”的轉變。教育信息化在促進教育公平和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廣泛共享、提高教育質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在線開放課程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受眾面,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積極性。建設茶文化類在線開放課程是順應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符合高職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高職院校學生生源構成多元,學生入學水平參差不齊,學習積極性欠缺,單一的課堂教學形式難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為知識的傳授者,學生為知識的接受者,教學形式為課堂知識講解和課后作業練習。在線開放課程打破了傳統教學方式,學生為學習的主動研究者,教師為學習的指導者,教學形式為課外視頻學習和課堂討論互動。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基礎及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探索,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質量。在線開放課程的開設符合高職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三)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傳統課堂從教學內容上看,以知識傳授為主,考試偏重測驗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足;從教學方式上看,教學方式單一,針對性差,學習興趣不能得到很好的激發;從學習方法上看,學生是被動學習,無法自主地建構知識體系。在線開放課程能整合優質教學資源、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主動建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辨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四)茶文化類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現狀茶文化是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學生要學好茶文化,除了要掌握茶樹栽培與育種、茶葉加工、茶葉品鑒、茶葉生化與健康等茶學知識外,還需要熟悉中國茶文化簡史、茶具鑒賞、茶藝表演等內容,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課程內容龐雜、部分知識理論性強、學習難度大,這樣就使傳統的講座式教學方式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差。茶文化類在線開放課程的開設,可以借助大量的網絡資源和豐富的教學手段,增強教學吸引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教學互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目前,國內高校已有數門茶文化類在線開放課程在各大在線平臺上開課(如表1),為茶文化類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研究工作作出了積極的探索。目前上線的茶文化類在線開放課程主要涵蓋的課程內容有中華茶禮儀、茶葉品鑒、茶葉加工、茶藝等,其中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為湖南農業大學朱海燕教授的《中華茶禮儀》,高職院校上線的課程不足本科院校的十分之一。課程建設質量方面,由于資源類型有限,師生互動性欠缺,課程受眾面不廣,課程建設規模和應用程度尚處于初級階段,仍需廣大茶文化類課程教師進一步努力[2]。
二、茶文化類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探討
在線開放課程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網上教學過程。在線開放課程除了需要具備傳統課程的系統性和教學功能性外,還需發揮在線開放課程的優勢。課程資源建設和教學活動設置是在線開放課程的核心。
(一)教學設計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過程中,教學設計是課程建設的關鍵,是慕課教學各項元素有序、有機的建構,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才能引領學生有效完成課程學習。課程的講授部分,主要以視頻形式呈現,知識體系的相對碎片化有利于學習者的消化吸收;練習部分,應設置相對豐富的習題,覆蓋知識體系各個方面,有強度的練習是教學評價的關鍵;課程交流互動部分,應盡可能地營造學習者在線交流互動的氛圍,設置學生參與度強的答疑、討論、貼吧等環節,避免學生產生自學的感受[3]。
(二)教學資源建設教學資源主要有授課大綱、單元設計、在線視頻、課間提問、授課PPT、隨堂測驗、在線試題庫、富文本等。教學資源建設工作主要有整合已有資源、制作視頻資源等。在線視頻是在線開放課程的核心,學生通過觀看視頻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視頻制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在線視頻一般以一個碎片化的知識點為單元,制作時長在10-15分鐘,也稱為微課[4]。微課制作是教學資源建設的重點。微課根據表現形式的不同一般分為演示文稿類、動畫類、教學視頻類、虛擬類。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制作微課時應根據知識點的不同,選擇合適的微課表現形式。就茶文化類課程而言,若知識點為茶葉沖泡類的,宜選擇教學視頻類的形式表現,教師現場演示茶葉沖泡技巧及要點;若知識點為歷史典故,宜選擇動畫類的表演形式,將故事情節制作成生動的動畫,以利于學生的理解;若知識點是基礎概念性的,宜選擇演示文稿類,突出教學重點,強化學生的記憶;若知識點是茶葉加工工藝流程類的,可選擇虛擬類的,將枯燥的理論知識通過虛擬視頻生動地展示出來,幫助學生真切地了解茶葉加工過程。
(三)教學活動設置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活動一般有單元測驗、單元作業、答疑、論壇、考試。教學活動是強化學生學習效果和進行教學評價的重要工具。單元測驗和單元作業是檢驗學生階段性學習情況的工具,每個單元設置一定數量的測驗和習題作業,為測驗和習題的完成情況設置一定的考核權重,利于教師進行在線的教學過程管理;單元作業的設置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選擇合適的練習方式,如茶葉沖泡技巧方面的內容,課后練習可設置為學生上傳自己泡茶的視頻,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教學,又積累案例素材,方便之后的教學工作;答疑和論壇版塊要安排專門的老師負責,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困惑問題,及時予以反饋,對優質內容和共性問題進行置頂,對問題發言進行處理;論壇版塊應盡可能地打造成學習者輕松交流、勇于探討的平臺,讓學生找到共同學習的樂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學形式從傳統線下教學向線上教學的逐步轉移,是未來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開展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應用、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改革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茶文化類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有利于茶文化類優質教育資源的傳播,有利于教學方式的改革發展,是茶文化課程的發展方向。目前,茶文化類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仍處于探索階段,仍需廣大茶文化教育工作者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戴勇.高職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5):52-55.
[2]鮑浩波.化學類在線開放課程的認識和思考[J]大學化學,2016,31(5):15-18.
[3]夏添.高職大學英語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特點及優勢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8(8):82.
[4]左娟燕.在線開放課程的現狀及有效實現方式[J].魅力中國,2016(30):177.
作者:劉莉 單位:武漢交通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