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眾文化對互動藝術發展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人”是影響互動藝術的重要因素,其個體又受大眾文化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將互動藝術看做是從大眾文化語境中誕生的。當代中國社會,前現代、現代和后現代文化多元共存。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大潮的涌流,大眾文化在中國大地上悄然降生,迅速成長。
至20世紀末,伴隨著網絡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和智能人機交互技術進入國門,伴隨著大眾日漸衣食無憂、日漸擁有了休閑的物質與時間,因而日漸增長著感觀娛樂的欲望,伴隨著文化產業市場的形成和發展,互動藝術以其形式的新異性、變幻性、感官娛樂性,悄然地從西方世界渡過大洋,闖入中國都市大眾的生活,滿足著中國都市大眾在私人閑暇時間所樂于享用和消費的文化需求。這表明:物質性的現代進程在某種程度上豐富了經驗世界的藝術性和審美性因素的空間,增加了都市大眾日常經驗世界的審美和文化維度;使都市大眾能夠利用已經獲得了的閑暇,實現生存和生活方式的轉變,能夠“娛樂”地享受生活。
正是閑暇賦予了娛樂以時間,也正是閑暇中的娛樂賦予了生活以某種藝術和審美的體驗。都市大眾不再僅僅依靠純粹的藝術和審美來豐富自己的審美直覺和感受能力,在生活的事實領域中,在面對屏幕的無憂無慮、輕松愜意的游戲之中,就能夠體驗到藝術和審美的存在,就可以藝術地觀看世界,并在這種觀看中豐富自己的藝術知覺和審美體驗。這樣,藝術的生活化為生活的藝術化提供了某種轉變的中介,為經驗世界的生活主體打開了民主化的藝術和美學空間。人們不僅可以從文學和藝術的想像中去尋求藝術和審美的意義和體驗,而且,同樣可以從我們所生存于其中的物質性和文化事實領域中,甚至從娛樂體驗中,感知藝術和審美的維度,可以從現實的生存環境中閱讀藝術的形式結構、審美的文化語言,并從中得到審美的體驗。于是,都市大眾在當代生活中逐漸地、悄然地向著詩意地棲居的理想境界接近和靠攏。
如前所述,互動藝術隨著都市大眾生存和生活狀態的改變有了較大發展、娛樂需求油然而生、都市大眾工作之余的閑暇時間也越來越多;互動藝術作為大眾文化接生的新生命,在大眾文化的影響下成長。
大眾文化的生命系于市場,中國的文化市場就是大眾文化市場,互動藝術的每一步成長都脫離不了文化市場。大眾文化伴隨著文化市場的發展而發展、繁榮而繁榮;大眾文化的起落興衰,無疑在相當大程度上制約著互動藝術的前景。大眾文化是市場文化,市場的需要就是其生存、發展的根據。從文化市場的發展趨勢看來,中國的大眾文化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作為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文化產業的規模和生產能力尚不能完全滿足大眾文化需求。其鮮明標志是:在市場上占據最顯赫地位的電影以及互動軟件等大眾文化產品,在中國文化市場上擁有的份額之大,與中國的人口之多、地域之大,形成極大的反差。以互動游戲機和軟件為例,當20世紀末游戲機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后,每年幾乎以200%的速度遞進,但直到1996年2月,我們才有了第一套正版的游戲軟件。長期以來,一直是外國游戲機及其軟件壟斷著中國的游戲機軟件市場。
更應看到的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日漸成熟階段,大眾的文化需求必將產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增長。這就是說,文化的潛在市場之大,大眾文化的發展速度之快,是我們難以預料的。從這個角度看,互動藝術作為一種新興的大眾文化形式,其市場前景是光明的、廣闊的。
作者:成凱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國際現代設計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