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古代文學對人文素質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提升心理素質,強化綜合能力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強,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要想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更加重視古代文學教學,促進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如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因性格剛直觸及李陵事件,又因之遭遇宮刑之辱,卻以頑強的意志完成《史記》,他在《報任安書》中述說自己遭受腐刑后“忽忽如狂”的悲憤心情和為完成一項偉大事業而忍辱含垢、發憤圖強的精神,以及他高潔、剛直的人格力量無不震撼著學生的心靈。北宋文學家蘇軾一生逆境卻獨創豪放詞派,歷盡坎坷卻笑對人生等等,這些都培養著大學生承受挫折失敗的能力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此外,古代文學教學還在培養大學生學習能力、自立能力、交際能力等綜合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古代文學教學促進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具體途徑
(一)加強人文學科和古代文學課程建設在古代文學教學中,古代文學課程及人文學科是培養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平臺。因此,學校應該重視人文學科的設置和古代文學課程的建設。如開設人文社科類必修課、選修課,尤其是歷史、哲學、古代文學鑒賞、以及思想政治道德修養等方面課程的設置,并充分保證學時,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完成教學大綱的內容以外,還要充分挖掘本學科的人文教育因素,將傳統文化精髓滲透到教育教學當中去,從而使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技術技能的同時,也能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和人文氣息的陶冶。
(二)重視古代文學作品對大學生的情感教育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是情感的特殊表達形式,藝術家將無形的內在情感通過文學作品,將其變成可供人鑒賞和感知的東西。所以,要重視古代文學作品對大學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包括愛國情感教育、道德素質教育、人生理想教育、挫折教育等等。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帶著真實情感,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特征和情感的分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課堂去感染學生,激勵學生,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水平,以達到教學的目的。
(三)采用現代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是加強古代文學教學,培養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途徑。傳統的文學作品選課程的教學,老師往往采用的是“滿堂灌”的方法,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其實這種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方面并沒有發揮有效的作用。新時期,老師應該根據社會實際發展情況和當代大學生的特征,靈活采用多元的教學方法。老師可以采用實踐教學的方式,也就是在老師的引導和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結成小組在課下根據專題內容來查資料、準備教案,并在課堂上組織教學,師生互換角色,這種教學方式更能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加強古代文學作品方向課程的教師隊伍建設近些年來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要積極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古代文學作品作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以及它強大的美育功能,承載著這方面的重任。一般來說,老師文學素養的高低和教學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因而高職院校更應注重古代文學類課程的安排和師資隊伍建設。首先,學校應該從高校或相關的漢語言文學機構招聘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員作為本校古代文學作品方向課程的教師;其次,學校應該組織對古代文學老師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和學習,從而不斷提高其知識素養、道德素養和文學氣質,不斷豐富和增強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文學涵養,使老師更好地將其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最后,學校還應制定對老師教學質量的評估和考核制度。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只有從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主體等各方面做出努力,加強古代文學教學,才能更好地培養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提高整體道德素質水平!
作者:王思敏單位: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