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英語作為語言類學科,是一門重實踐運用的課程。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除了順利通過考試考核之外,還要求學生能夠運用語法知識,掌握外語溝通交流的技巧,實現日常生活中語言的靈活交流。語言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導致了語言學習會受到區域文化的影響。英語是西方國家主要的生活交際用語,融合了西方文化和精神的元素,學生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英語課程學習的難度。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建立健全學生區域文化背景知識,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英語語言學習的興趣,還能夠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進而提高學生英語表達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二、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原則
1.實用性原則語言是人們交際溝通的主要工具,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運用性。可以說英語教學最主要的目標是學生能夠將所掌握的單詞語法、句式結構靈活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滿足正常的交流溝通需要。實用性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原則之一,是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教學活動取得事半功倍成效的重要保障。因此,高中英語教學要遵循實用性的教學原則,摒棄傳統的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教學理念,營造切合生活實際而生動形象的課堂情境,實施角色扮演、故事場景還原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交流和溝通的實際中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2.梯度性和思想性原則語言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學過程,而是循環往復、日積月累的長期性活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應結合語言學習內在的梯度性、思想性。梯度性即是將語言學習進行梯度劃分,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單一到多元,逐漸深入的學習過程,開展螺旋上升式的課程教學活動。由于語言與文化兩者內在的辯證統一關系,要求在教學中重視語言的思想性,加強語言文化內容的講授,豐富學生語言文化知識的同時,考慮到高中生處于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尚未完全成熟的階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摒棄粗俗、不健康和不和諧的文化內容和思想意識。
三、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策略
1.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的一體化在英語交流溝通中,高中生與外籍人士交際失敗,存在交際困難的現象。究其原因除了語義表達不清、語言邏輯混亂之外,還有學生缺乏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對西方國家的文化了解甚少。的確,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比如說年齡、收入和宗教信仰等私人話題是中國人交談時慣用的話題,卻是西方國家交流的禁區。又比如說在交際時在姓氏前加“老”字,中國人認為是親切、尊重的含義,而西方人則認為是需要幫助或者沒用處的意思。結合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這一客觀事實,筆者認為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需要將閱讀教學與文化教學一體化,將英語知識與英語文化聯系起來。老師要將西方文化、民族特色等內容融入閱讀課堂教學講解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2.實現閱讀教學和課外活動的結合調查研究表明:跨文化交際氛圍的缺失是造成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響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進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潮流下,要想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可以將閱讀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效地結合起來。比如說,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在對英語文本進行翻譯講解之后,應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琢磨、體會文本材料中所體現西方文化與中方文化的差異區別,有意識地加入文化差異欣賞和體驗的教學環節。比如說,在閱讀教學完成之后,老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閱讀材料進行情景劇的編演,扮演角色對話等等活動。為了營造良好的語言文化氛圍,老師還可以收集與閱讀文本相似的影片,讓學生直接感受西方國家的文化氣息,加深對異國風情的了解,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敏銳度等等。
3.采用語篇分析的教學方法在傳統的閱讀教學活動中,老師往往從單詞詞組入手。以語言形式、語句大意為主的教學模式過于強調語言學習的結構性,導致了文章主題、思想內容的分離,造成了學生交際能力不高、語言能力不強的現狀。語篇分析法是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效方法,不僅注重學生對語言技能的把握,通過語篇分析、綜合概括等教學環節還能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大意,體會文本思想,培養學生對西方本土文化的敏銳度。語篇分析方法強調從宏觀的角度分析文本詞匯、語法和文化背景,要求學生著眼于文本的整體上來,了解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表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語篇分析法有利于強化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提高學生語言的概括、表述能力,為學生英語語言的運用和交際提供更多的訓練機會。
作者:李伶俐 單位:浙江省杭州市桐廬分水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