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交流的深度與廣度逐步加深,這種形勢下,培養學生的文化交際能力就成為了高校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工作。然而,許多教師受傳統教學法中一些弊端的影響,至今仍然無法實現關于學生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有效教學。該文對高校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了研究,旨在增長學生的英語知識,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
英語教學;文化交際能力;模式與方法
文化具有人為性、社會性、普遍性、多樣性、繼承性等性質,其中社會性與普遍性決定了文化的交流意義,而世界各地由于地域與歷史差異,產生了巨大的文化差異。因此,跨文化交際能力就成為了學生適應新型社會的必備能力。
一、高校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目標與具體的培養模式
(一)課程標準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目標的相關描述1.理解英語中常見語言及其相關的文化內涵,認識并明確英語口語中常用的典故以及傳說。2.了解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重要歷史人物(領袖人物、科學家、藝術家、運動員)的生平經歷、具體成就及主要貢獻,并能夠從中有所感悟與總結。3.了解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具體生活方式,比如主食、就業觀、教育理念、宗教信仰,并從中認知其與中國所存在的差異。4.了解英語國家本土人的行為舉止、處事方式與中國傳統理念的不同,從中認知世界文化的差異性。
(二)高校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具體培養方式1.詞匯教學。詞匯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英語學習具有構建性意義。詞匯中包含著大量的直接信息,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詞匯中包含的文化特色更是英語國家文化傳統、歷史典故的展示。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基礎性的詞匯教學,以使學生通過詞匯學習深入理解文化的差異,培養和鍛煉跨文化交際能力。如詞匯“senate”,翻譯為漢語是“參議院”,而中國并不存在“參議院”的概念。此時,教師就要為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以便于學生深入了解參議院是西方的立法機構──國會的兩院之一,另一院為眾議院,美國每一地區在參議院中均有兩位議員作為代表,與各區人口無關,從而了解其中的文化差異。2.對話教學。對話教學是培養、鍛煉和提高學生英語交流能力的主要方式。在交流中,學生能夠自行組織語言,鍛煉和提高英語運用能力。英語與中文的語法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就直接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比如英語中“Howareyou”一句,按照中國語法進行翻譯為“怎么是你”,從單詞來分析,“how”意思為“怎么”,“are”意思為“是”,“you”意思為“你”,連接起來確實為“怎么是你”,但在英文中表達的意思卻是“你好嗎”,這就是語言上的差距,教師需要對這種語法差異進行深入的剖析,以便讓學生用英語思維來理解英語。
二、高校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原則
(一)講究實際,遵循“實用性”原則語言產生于生活,又是為生活服務的,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應付考試,而應該深入到生活中,加以實際操練,學會在生活中實際感悟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文化風俗習慣,將英語用到實處,發揮英語學習的實用性。
(二)講究有序,遵循“循序漸進”原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應該遵照一定的程序,讓學生有條不紊地進行系統化的學習。英語的學習必須從基本知識的循序漸進提升到高級語法知識,教師需要按照不同的語言功能,從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地深入到英語教學中,讓學生有步驟、有條理地學習,“學懂”英語,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講究價值,遵循“思想性”原則語言的學習并非是簡單的語句復述,高校學習階段,學生的價值觀正處在一個發展的過程之中,語言思想性的培養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在文化的學習中為學生滲透思想性,從根本上讓學生理解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差異。除此之外,在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同時,還要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自身英語學習效率,增加英語學習情感體驗,并從文化的交互性中全面了解文化的差異,認識到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從而健全高校學生的世界文化意識。
三、結語
文化交際能力對高校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挎文化交際能力的同時參照上文提及的注意事項進行“實用化”“有序化”“思想化”的教育,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增長英語知識,獲得全方位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永剛,李曉文,王桂榮.高校學生英語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J].山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5).
[2]俞林.如何培養高校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J].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2).
[3]王守仁.總結經驗,深化改革,開創大學外語教學新局面[J].外語界,2009(1).
[4]陳堅林.大學英語教材的現狀與改革——第五代教材研發構想[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5).
[5]戴煒棟,張雪梅.對我國英語專業本科教學的反思[J].外語界,2007(4).
[6]蔡基剛.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新大綱目標定位修正及其意義[J].外語界,2007(4).
作者:王天曉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