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法民俗文化比較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民俗文化作為重要的人類文明,在整個世界范圍內廣泛地存在,大大豐富了文化的組成。不同的民俗文化有著不同的魅力,有著相應的特色,探究不同文化不同地域背景下的民俗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國作為有著幾千年歷史文明的東方古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廣闊的地域上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的存在。法國作為西方文化的代表性國家,同樣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探究中法民俗文化,對于中法民俗文化進行比較分析,對于中法之間的文化民俗的了解以及對于中法文化的融合有著一定的促進意義,本文將結合具體的中法文化民俗實際,探究中法民俗文化的異同。
【關鍵詞】民俗;文化;比較分析;異同
民俗文化帶有濃郁的特色,也就是說不同的民俗文化之間都有著不同的特點,探究中法民俗文化之間的異同,在文化的層面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本文研究中法民俗,對于中法民俗進行比較分析,首先對于民俗文化的內涵與特點進行分析,經過研究分析,筆者認為民俗文化主要有以下四個層面的特點[1],即文化的差異性,地域的差異性,豐富性以及長期的演化性。基于上述民俗文化的特點,進而開展中法民俗文化之間的比較分析。
1民俗文化的特點
1.1文化差異性
探究民俗文化的特點,筆者認為民俗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民俗文化所有的文化差異性,所謂文化差異性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均具有鮮明的特色,可見文化決定了民俗的發展,在廣義的層面上來說,民俗也是一種文化,總之由于文化的不同,就直接地反映出了民俗的差異。文化的差異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對于自然以及其他事物的認識是不同的,正是由于這種不同的存在,加之長期的生活中流傳,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2]。民俗文化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簡單意義上而言,就是指各地的風土人情,文化習慣,流行與禁忌等,民俗主要與生活有關,即廣義層面一切生活中的行為均可以稱作民俗。民俗具有文化差異性的同時,也體現了文化對于其影響,可見探究不同的民俗文化,首要的出發點就是探究不同的文化背景。
1.2地域差異性
民俗文化還有一種重要的特點,即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異性的特點,所謂地域差異性的特點主要有著以下層面體現。其一,不同地域條件下的民俗文化有著一定的不同[3]。其二,地域條件較為相似環境下的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相同點,同樣地域環境差別較大其所對應的民俗文化的差別也是較大的。地域差異性在一定程度豐富民俗文化的內涵,使其更具有內涵與魅力。地域差異對于民俗文化的影響機理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各地的民俗均有生活有著巨大的聯系,毫不夸張的說,生活幾乎體現了所有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同樣也深受人們生活的影響,而地域環境對于我們的生活的模式有著直接的影響,即地域環境影響我們的生活模式,進而對于民俗文化的形成,發展以及傳播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可見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異性特點的同時,地域差異同樣影響著民俗文化的發展。
1.3豐富性
民俗文化除了具有文化差異性以及地域差異性的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豐富性的特點,豐富性的特點主要是基于民俗文化自身的情況進行分析所得出的結論,豐富對于民俗文化的發展以及民俗文化傳承以及演變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民俗文化具有文化的差異性,當前世界存在著眾多的文明與文化種類,自然而然就存在著眾多的民俗文化,可見民俗文化在文化的層面具有豐富性的特點。其次,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異性的特點,在整個人類存在的范圍中,地域的豐富性自然不言而喻,那么在地域層面民俗文化具有著豐富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民俗文化在時間的層面有著不斷發展的特點,即民俗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隨著人們生活模式的改變以及環境的變化也在不斷地發展,可見民俗文化時間的層面上同樣具有豐富性的特點。綜上可見民俗文化在文化、空間、時間的層面均具有較大的豐富性,并且在文化、空間、時間、的層面進行著不斷地拓展,更進一步地反映了民俗文化的豐富性的特點。
1.4長期的演化性
民俗文化還具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長期的演化性,所謂長期的演化性,就是指民俗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不斷地變化,在以時間為脈絡發展的軸上不斷地演變。長期的演化性在民俗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主要有著以下方面的體現。其一,同一文化背景之下的民俗文化經過長時間的不斷發展,同一民俗文化會有著不同的發展方向,最終形成有所差別的民俗文化。其二,同一地域背景之下的民俗文化,經過時間的發展,最終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特色。總的來說,民俗文化隨著時間的發展,主要的機理就是不同的生活模式的差異以及地域層面或者文化層面微小的區別,經過時間的發展,不斷地積累放大,最終使得民俗文化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進而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的特色體現。長期的演化性使得民俗文化發展的歷程始終緊跟著時代的變化與進步,不斷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模式,對于豐富人類社會的文化以及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
2中法民俗文化的比較分析
上文中對于民俗文化的特點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在分析了民俗文化特點的同時,我們也認識到了地域、文化、時間、對于民俗文化有著較大層面的影響,因此探究中法民俗文化內容,并對于其主要的民俗文化做以分析,上述的三個方面為主要的出發點。中國作為東方文化的代表[4],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對于世界文化的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法國作為西方文化的代表,同樣作為世界的主流文化,與中國的文化差異較大。中國與法國之間的地域環境差距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并且兩國之間都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即兩國的民俗文化都經歷較大層面的發展。總的來說,就是中法之間的民俗文化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因此筆者將對于中法民俗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展開分析,如前文所述,民俗文化具有較大的豐富,全面的進行中法民俗文化層面的比較是不現實的,因此選舉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體現進行層面進行分析是合理的,且具有代表性[5]。
2.1飲食文化層面的差異
飲食文化是民俗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真所謂“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能夠直接的反映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以及民俗特色。中國作為幅員遼闊以及歷史悠久的國家,飲食文化深深根植于主流文化中,中國人對于美食的追求具有較高的熱情,這也是中國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中國的主流層面就有八大菜系,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風俗習慣下的飲食文化,還有眾多的小的菜系,以及豐富的小吃。其次,中國的飲食文化中,食材的來源是十分豐富的,大量的動植物都可以成為美味的食材[6]。再者,中國人對于食物的利用率較高,食材通常會得到高效率的應用。以上便體現了中國豐富的飲食文化。法國的飲食文化在歐洲可以說最為燦爛和豐富,法國人對于美食的追求同樣具有較高的熱情。首先法國的菜系較為單一,其所食用的食材較為單一。其次,法國對于食材看重食材的質量,對于烹飪方法的追求較低。再者,法國人對于酒十分熱衷,尤其對于紅酒有著近乎瘋狂的追求。還有一個層面就是法國人的宴會的菜品的種類繁多,甚至可以達到兩百多道菜。對比中法兩國之間的飲食文化,主要有著以下層面的差別,首先中國的菜系比法國的豐富,食材種類同樣豐富。其次,法國飲食中更加看重食材的質量,而中國的飲食文化中則更加看重烹飪方法。再者,中國的酒文化與法國的酒文化一樣濃郁,但是中國人喜歡白酒,法國人更喜歡紅酒。
2.2社會禮儀層面的差異
社會禮儀是民俗文化重要的體現層面,因此探究中法社會禮儀文化之間的差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與合理性、法國作為一個文化較為濃郁的國家,對于社會禮儀有著很大的程度重視,主要有以下的體現層面。其一,法國人注重日常禮儀,見面有接吻禮以及吻手禮等[7],但是有著嚴格的適用環境。其二,法國的社會環境中對于女士特別尊重,比如握手時,要等到女士伸手才可以和女士握手,打招呼以及告別時要先和女士打招呼和告別。其三,法國整個社會層面對于社會禮儀尤為看重,禮儀對于整個法國社會有著較大的約束性。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里來的中國文化中都十分重視禮儀,中國的社會環境中,對于來往以及相互的交流都是比較重視的。總的來說,中法之間在社會利益方面有著以下層面的不同,其一,法國對于女士的地位尤為看重,尊重女性。中國古代社會中,女性的地位是相對較低的,當然在新時期自然是男女平等,但是能反映出中法之間的社會禮儀層面的差別。其二,法國社會禮儀對于社會行為的約束性較強,中國社會禮儀對于社會行為的約束性相對較弱[8]。
2.3宗教信仰層面的差異
宗教信仰是民俗文化一個重要的體現層面,探究宗教信仰層面的差異對于探究中法之間的民俗文化有著一定的促進意義。中國的宗教發展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中國的宗教文化也是十分豐富的,中國的本土宗教代表性的就是道教,道教對于中國古代的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外來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三種宗教在中國都有著數量巨大的教徒,但是總體而言大量的中國人是沒有宗教信仰的。法國主要的宗教信仰就是天主教以及幾度新教,上述二者均屬于基督教。總體層面而言,法國幾乎是全面信教,即所有的人都有著宗教信仰。對比中法宗教信仰之間的差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法國人信仰的宗教較為單一,而在中國,不同宗教都有著一定的信仰人群。其二,中國人的具有宗教信仰的比例遠遠地域法國人宗教信仰的比例。其三,宗教對于法國人生活模式的影響程度遠遠大于中國人。宗教信仰層面具有著較大的差別,同樣也體現出了中法之間民俗文化之間巨大的差異性,宗教的差別主要的受到相應的歷史原因的影響,值得重視的是宗教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宗教對于一個國家的穩定以及對于一個地區的穩定都是有著直接的關系[9],可見重視宗教發展,研究宗教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與必要性。
2.4生活禁忌層面的差異
生活禁忌反映了人們豐富的生活,對于民俗文化的體現也是具有較大的價值。中國自身的民俗文化有著眾多的分類,每一種民俗文化都有著一定的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均有著一定的禁忌,即人們忌諱的東西。中國人的忌諱相對較多,比如中國人在數字中,喜歡6、8這樣的數字或者組合,不喜歡4的數字以及組合。中國傳統文化里對于紅色以及黃色有著特殊的喜愛,認為其代表著富貴,對于黑色以及白色較為忌諱。中國在傳統節日中還有較多的忌諱以及習俗,在此不再贅述。比較于法國人,法國人忌諱13,忌諱星期五,認為將有不好的事情發生。還有一個方面,法國人不太喜歡打聽別人的隱私,也不喜歡自己的私生活被人詢問,在個人的層面,有著較多的個性的層面體現。生活中的禁忌能夠從很大的層面上反引出一個地區的民俗文化的特色,可見體驗到一個地區人們的生活,生活中禁忌同樣反映了人們對于美好事物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對于不好的事情的厭惡,是一種對于生活在情感方面的表達[10]。
3結語
本文探究中法民俗文化的內容,進行相應的比較分析,首先分析了民俗文化的四個層面的特點,對于影響民俗文化發展的影響因素也做了分析。基于上述基礎,分析了中法民俗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同樣從四個方面入手,對于中法民俗文化的內容與特點進行了比對。總的來說,中法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地域環境,民俗文化層面有著較大的不同,因此探究兩國之間民俗文化的內容,并且進行對比,對于了解中法之間的民俗文化,促進中法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有著很大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趙文婷,賈秀英.對比分析中法文化價值取向[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12):129-130.
[2]李玲.中法文化交流評析[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6.
[3]趙小芹.從中法節日文化比較淺談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建設[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3,(12):14-15.
[4]李琳.漢法互譯“本土化”對中法文化交流的影響[J].青春歲月,2015(2):29-32.
[5]裴雨林.法國青年價值觀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2004,(6):49-51.
[6]王金英.中法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及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0,(16):146-147.
[7]宗雪萍,鄧琳.中西法律文化差異對法律翻譯的影響[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3(4):101-103.
[8]科村.沿著中法文化交流的長河[J].走向世界,2005,(11):58-59.
[9]王麗.中法文化差異在兩種語言互譯中的影響[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漢文版),2010,(4):94-97.
[10]J.斯特澤爾,江小平.當代法國人的價值觀[J].國外社會科學,1986,(5):46-47.
作者:周欣怡 單位: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