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德伯家的苔絲中的生態女性主義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該文從生態女性主義角度解析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絲》,從分析與大自然的關系,苔絲與現代文明的關系以及苔絲與父權制社會的關系探索出苔絲悲劇的深層社會根源,即人類中心主義,而男權社會中的父權統治是根源的中心,在男權制社會中,對女性肉體,精神的壓迫是女性悲劇的根源,對女性的控制也體現了對自然的控制。
生態女性主義的主張是把自然和女性聯系在一起,反對在社會統治中對自然和女性的壓迫和歧視,提倡人們應該建立一種人與人之間,男人和女人之間,人類和大自然之間的平等和諧統一的關系。《德伯家的苔絲》是哈代非常重要的一部代表作,是一篇非常有哲理意韻的小說,這部小說的背景是19世紀末期工業文明逐漸取代農業和手工業文明的過程中,小說的女主人公苔絲遭受悲慘的命運,在社會轉型過程中面對悲苦的命運和不得已,而對未來充滿無限的失望和無可奈何,探尋生命生活的真正意義。這部小說描繪了在社會大變革的時期,苔絲作為年輕一代忍受生活的艱難,從苔絲的愛情悲劇中,體現了年輕人在這一時期對社會和生活以及自己命運的迷茫和無助。
1苔絲與自然苔絲生長生活
在美麗的山峰山谷里,這里的自然環境有如人間仙境,在這里,美麗純潔的大自然的女兒苔絲誕生了。苔絲熱愛大自然,苔絲熱愛大自然的一切,這里的山山水水都蘊含著苔絲的情感,苔絲喜歡和大自然對話,這樣可以讓自己融入大自然中,也能夠讓自己的身體和靈魂得到最自然的放松。哈代通過對大自然景色的描寫來從側面襯托出苔絲的精神和靈魂以及苔絲內心的發展歷程。這部小說中的每一處的自然景色的描述都和苔絲的經歷,內心世界遙相呼應,密切相關,和諧一致。在哈代看來,農場的女工是美麗的,猶如大自然的美麗一般,農場的女工被賦予了大自然的靈氣顯得格外生動。哈代在描寫的過程中也注意將自然景色去迎合人物的心情。單純的苔絲在美麗的牧場認識了克萊爾,他代表著苔絲內心純潔的愛情,苔絲整個人也快樂輕松了很多,在這美麗的大自然美麗的農場她是開心的,她的追求愛情追求快樂的內心是充滿青春活力的,就像這充滿陽光和活力的農場一樣,苔絲此時回歸了大自然,這時候的苔絲是最美麗的,最圣潔的。陷入溫暖愛河的苔絲在這個時候忘記了現實的殘酷和世俗的煩擾,內心只追求自己美麗純潔的愛情,只追求自己內心那份自然美麗的靈魂,讓自己的靈魂回歸大自然。但是當苔絲迫于生活的無奈去農場做了女工,這個時候的場景卻是凄冷的:苔絲做女工的農場一片荒涼,沒有生機,缺乏溫暖的感覺,沒有人情味,到處都是冷冰冰的,會讓人感到無比的壓抑和無助。苔絲在這個時候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苔絲被拋棄了,苔絲的內心無比的痛苦壓抑和百般的無奈,苔絲很不愿意接受這樣的現實和這樣的自己,卻又無力改變眼前的一切,所以苔絲選擇欣然地接受這一切,從她內心來說,她由此認為這就是她的命運,自己現在的痛苦都是上天的安排,已經忘卻了自己曾經追求的快樂追求的自然的生活狀態。
2苔絲與現代文明
從自然和歷史的角度,我們會發現這部小說的發展歷程,那就是自然和女性的命運息息相關。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現代工業文明取代了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生產,在這樣的社會也出現了一種新的價值理念,即工具理性。“理性變成了工具化,技能化了的理性,啟蒙變成了蒙蔽,工具理性高視闊步,價值理性悄然隱退。”在這種新的理性觀念的驅使下,人們開始征服自然,人們和自然的關系已經不是和諧統一的,而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19世紀后期,資本主義的現代生產方式已深入到英國的角角落落,苔絲生活的農場也是如此,現代工業文明不斷取締以前的自然的農場小農經濟,經濟模式依然不是苔絲原本生活的自然狀態,一切進入機器化缺乏人情味的生產模式,原本以自然狀態生活的農民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土地,生活變得前所未有的困苦和無奈。苔絲原為貴族家庭,可是受到現代工業文明的沖擊,已然失去了自己原本屬于自己的土地,一家人的生活只能靠苔絲去做女工而勉強維持生計,由此苔絲最終走向無法改變的悲劇。《德伯家的苔絲》的故事背景就是資本主義經濟的轉型,現代文明取代自給自足的農業和手工業文明。苔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和大環境下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悲苦的命運,卻無力去改變身邊的一切,而只能是越陷越深,以至最后的令人絕望的境地。
3苔絲與男權社會
在男權制社會,女性是沒有地位的或者說不會受到男性的尊重的,即使女人足夠堅強也是很難逃脫悲慘的命運。在這樣的社會,女性只是男性生活的附屬和享樂的工具而已,并沒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社會地位,女人注定在這樣的環境中只能是受傷害的對象,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快樂,也不可能獲得和男性平等的地位。而女性要想改變這一切幾乎是不可能的,女性只能生活在痛苦和絕望中,一切試圖改變這一切的努力終將會變成一場徒勞。可憐的苔絲被亞歷克誘奸后,開始了她人生的悲苦生活,人們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苔絲,在人們的眼中,苔絲已經不再是純潔天真的大自然的女兒,而是一個滿身污濁的女人。苔絲如果選擇和亞歷克結合就不會被人們看輕,但苔絲毅然決定離開亞歷克,去尋找自己內心真正的快樂,因為她心中始終有自然的元素在跳動,這樣的元素驅使她一定要去重新開始自己新的生活,擺脫人們世俗的眼光,擺脫傳統的禮教觀念,勇敢地與命運抗爭,去追求自然的天性。當苔絲遇見克萊爾,苔絲決定將自己失身的事情告訴克萊爾,認為克萊爾一定可以原諒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沒想到當克萊爾知道苔絲的事情之后不僅不能原諒苔絲,卻對苔絲冷嘲熱諷,進而拋棄苔絲。這樣的現實讓苔絲那顆向往大自然的內心受到沉重的打擊。可悲的是,苔絲深愛的克萊爾的內心充滿了資產階級虛偽的道德,克萊爾無法擺脫自己內心的理念去原諒苔絲,雖然克萊爾自己也有過同樣的事情,但克萊爾一時之間很難改變自己內心深處那種根深蒂固的傳統的宗教倫理道德觀念。克萊爾說到“我總覺得,你的意志這樣不堅定……意氣消沉,思想腐朽。天哪,你為什么把你的家世都告訴我,叫我多得一個看不起你的把柄哪?我本來還以為你是大自然的新生兒女哪……”天哪,克萊爾的一番話是如此刺痛了苔絲的內心,對苔絲沒有一絲的同情和憐憫,有的只是無盡的羞辱和毀滅,使得苔絲完全喪失了自我,使得苔絲陷入無限的絕望和痛苦中,此時的苔絲早已忘卻了自己曾經是大自然的女兒,也拋棄了自己內心追求大自然的渴望。克萊爾泯滅了苔絲美麗的天性和追求大自然的渴望,克萊爾將苔絲徹底毀滅了,苔絲從此不再心存希望,選擇茍且偷生,為了生活苔絲又去投奔亞歷克,強迫自己與亞歷克過著一種暗淡無光的日子,從此苔絲陷入了無法自拔沒有希望的深淵。
4結束語
本文經過論述,從生態女性主義角度解析《德伯家的苔絲》,從分析與大自然的關系,苔絲與現代文明的關系以及苔絲與父權制社會的關系探索出苔絲悲劇的深層社會根源,即人類中心主義,而男權社會中的父權統治是根源的中心,在男權制社會中,對女性肉體,精神的壓迫是女性悲劇的根源,對女性的控制也體現了對自然的控制。在男權主義社會,人們將女性的被動受壓迫看作女性的自然天性,泯滅了女性本身最根本的天性,無視甚至壓迫女性本身固有的自然和生命的力量。而女性在這種社會氛圍中很難活出自我,很難有自己的思想,但最終能夠解放女性的方法還是女性尋求自我解放,從男權制社會中解脫出來,只有靠女性自己的努力才能夠做到這一點。格里芬指出:“我們能夠戰勝那些貶低自然,物質,身體和女人的思想;但只有女人學會為自己和自然講話才行。”所以,生態女性主義研究的目的就是能夠讓女性從男權制社會中解放自我。
參考文獻:
[1]斯普瑞特耐克.生態女權主義建設性的重大貢獻[M].北京:國外社會科學,1997.
[2][英]托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絲[M].張若谷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3]張中載.托馬斯•哈代:思想和創作[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4][德]E.M.溫德爾.女性主義神學景觀[M].刁承俊譯.北京:三聯書店,1995.
[5][美]蘇珊•格里芬.自然女性[M].張敏生,范代忠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作者:王寧 單位:西安翻譯學院英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