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不良生活方式對不孕癥女性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不孕癥女性的生殖健康狀況、心理狀態、生活習慣,探討其對不孕癥發生的影響。方法選擇武漢市中醫醫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70例不孕癥患者作為觀察組;選擇同期已正常生育、剔除試管嬰兒等現代醫學手段干預懷孕的健康女性共計300例作為對照組。收集兩組的生殖健康狀況、心理狀態、生活習慣等情況。結果有流產史(OR=3.38,95%CI:1.31~8.74)、過去或現在吸煙(OR=3.02,95%CI:1.39~6.54)、一日三餐不規律(OR=2.56,95%CI:1.31~6.89)、睡前總是習慣使用手機(OR=2.47,95%CI:1.59~9.53)、有時食用油煎油炸食品(OR=2.03,95%CI:1.11~3.50)是不孕癥發生的危險因素。結論不孕癥婦女在生殖健康狀況、心理狀態、生活習慣方面明顯差于正常生育婦女。
關鍵詞:生活方式;不孕癥;女性
不孕癥女性由于其生理、心理因素并存,故常常給家庭、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近年來,不孕癥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道,已婚夫婦中有10%~15%患有不孕癥[1]。不孕癥不但嚴重影響育齡夫婦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對國家的人口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隨著環境污染,接觸藥物、射線、電磁波及其他有害物質,以及精神心理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人類的生殖能力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2]。為了降低不孕癥發生率,制訂有效的干預措施,對不孕癥發生率、危險因素、病因等進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會和現實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武漢市中醫醫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70例不孕癥婦女作為觀察組,排除配偶如染色體異常、精液檢查異常等男方原因不育人群,基礎資料完整,年齡23~41歲,平均(33.5±1.8)歲;不孕時間1~12年,平均(6.2±1.5)年。選擇同期婦產科已正常生育、剔除試管嬰兒等現代醫學手段干預懷孕的健康女性300例作為對照組,檢測結果顯示沒有其他婦科疾病,年齡21~40歲,平均(32.7±2.3)歲。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均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觀察組和對照組的飲食習慣、生殖健康狀況等個人資料;心理狀態評分根據抑郁量表(CES-D)評定標準,≥20分為有抑郁癥狀,<20分為沒有抑郁癥狀。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統計分析,采用Cox回歸模型分析和Logistic回歸模型判斷影響不孕的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生活習慣對比
日常三餐不規律者觀察組構成(54.86%)高于對照組(16.6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2.855,P<0.01);吸煙及飲酒情況在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比例均不高,但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6.576,P<0.05;χ2=77.764,P<0.01);在總是/經常食用醬鹵類肉制品、油煎、燒烤、麻辣燙、冰淇淋、雪糕等食品時,觀察組的比例高于對照組,兩組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兩組生殖健康狀況對比研究
觀察組中月經稀發(周期≥30d)者(32.70%)明顯高于對照組(2.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中月經量正常者(29.19%)低于對照組(8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初次性生活15~18歲者(26.76%)明顯高于對照組(1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有過流產史者(11.08%)高于對照組(1.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中意外自然流產(7.57%)和人工流產者(3.51%)均高于對照組(0.33%,1.0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84)。見表2。
2.3兩組心理狀況對比研究
觀察組抑郁的平均得分為(24.58±7.93)分,對照組抑郁的平均得分為(10.89±7.83)分,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抑郁發病率為72.70%,高于對照組的發病率(8.6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2.4不孕癥不良生活習慣多因素分析
以上述對不孕癥的發生有影響的因素為自變量,進行二分類Lo-gistic回歸,采用逐步回歸法進行因素篩選。見表4。結果按OR值從大到小順序:有流產史(OR=3.38,95%CI:1.31~8.74)、過去或現在吸煙(OR=3.02,95%CI:1.39~6.54)、一日三餐不規律(OR=2.56,95%CI:1.31~6.89)、睡前總是習慣使用手機(OR=2.47,95%CI:1.59~9.53)、有時食用油煎油炸食品(OR=2.03,95%CI:1.11~3.50)是不孕癥發生的危險因素。見表5。
3討論
國內有研究證實,月經周期規律者妊娠概率高于不規律者,24個月的累積妊娠概率相差8%[3]。月經周期延長可使受孕概率減少,月經是女性內分泌功能正常與否的重要標志之一,許多導致女性內分泌異常的疾病會導致月經周期紊亂、月經量過少、甚至閉經,造成不孕。月經周期的調節是通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形成的完整而協調的神經內分泌系統而完成的。因此婦女月經是否規律是內分泌是否正常的基本臨床表現。有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人工流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女性缺乏對生殖健康的知識,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導致意外懷孕[4]。人工流產是女性補救避孕失敗的常用措施,這種手術相對安全、簡便,是目前臨床常用終止妊娠的手段,但人工流產并發癥可導致不孕癥。人工流產術后感染引起的輸卵管炎癥或子宮腔內血液逆流入輸卵管引起非炎癥性血腫,因而導致輸卵管阻塞[4]。感染不能及時被發現而沒有積極的治療是造成輸卵管阻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另外,吸煙可使女性卵巢受到毒害,使成熟卵母細胞減少,影響女性性激素分泌,從而導致月經失調,同時也是導致流產、早產、低出生體質量兒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5]。隨著生活節奏的逐步加快,女性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越來越多的女性主動或被動吸煙,吸煙這一不良生活習慣對育齡婦女的影響越來越突出。有研究表明,女性大量飲用如咖啡、可可、茶葉、巧克力和可樂型飲料后,均會出現惡心、嘔吐、頭痛、心跳加快等癥狀,無益于女性的健康[6]。辣椒、胡椒、花椒等調味品刺激性較大,多食可引起便秘,若備孕或已經懷孕的婦女大量食用這類食品,會出現消化功能障礙。糖代謝過程中會大量消耗鈣,吃過甜食物會導致孕前和孕期缺鈣,且易造成體質量增加。吃過咸食物容易引起孕期水腫。據報道,嚴重的電磁波輻射有致畸作用,甚至導致流產,因此,孕婦不宜使用手機[7]。手機還能引起內分泌的紊亂,影響泌乳,哺乳期女性也應盡量避免使用。現代醫學模式是生物-心理-社會模式[8],人們越來越重視社會、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發生及診治中的作用。而不孕癥作為生活重要負性事件,由于受到家庭、社會及自身等多方面壓力的影響可以導致心理情緒變化,主要表現為易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等,反過來,心理情緒變化又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和性生活,從而造成不孕[9]。對于育齡婦女,應積極參加與生殖健康有關的宣傳教育活動,除了要治療直接導致生育力下降的疾病,還應該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避免可能導致不孕的因素。女性最好選擇合適的結婚年齡、合理的生育年齡。育齡女性應注意飲食衛生,減少食用不健康食品的頻率,保持一日三餐飲食規律的良好習慣。避免吸煙和被動吸煙,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做好避孕措施,盡量避免意外妊娠。育齡期女性應當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特別是對于生活在都市、腦力勞動相對較多、工作任務重、壓力大的女性更應當學會放松,及時緩解和釋放壓力。
參考文獻
[1]孟琴琴,張亞黎,任愛國.中國育齡夫婦不孕率系統綜述[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3,34(8):826-830.
[2]周獻,龐成,何電,等.我國不孕癥研究進展[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1,19(7):445-450.
[3]單偉穎,李青,楊坤寶,等.不孕癥患病狀況的研究進展[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0,27(1):72-75.
[4]方芳,熊承良.中國育齡夫婦生育力下降的影響因素及防治策略[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4,22(3):204-206.
[5]陳士嶺,羅燕群,夏容,等.女性年齡與不孕及生育力減退[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1,30(4):265-271.
[6]劉淑花,王世鋒,張國祥,等.937對不孕不育患者病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2,20(8):555-556.
[7]劉彩平,張亦心,高章圈,等.211對不孕不育癥患者臨床診斷分析[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0,21(1):47-48.
[8]許珍.不孕不育癥原因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24):113-114.
[9]方明,胡飛權,張慶華.不孕不育患者負性情緒狀態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河北醫學,2014,20(1):113-116.
作者:劉星 戴燚 周林 沈敏 單位:湖北省武漢市中醫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