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建構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級黨政領導部門在深入學習貫徹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時,就要以實際行動來做出積極響應,不能把重視文化工作掛在嘴邊,而是要放在心坎里,落實到工作日程中,顯現在成效上。農村的黨委、政府領導重視,在各項大、中型文化活動前,召開有關部門工作會議,對群眾文化活動做出全面安排部署,要求抓好群眾文化活動的各個環節,為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創造一個好的環境。
加強當地的文化設施建設,為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提供載體
文化設施建設是形成文化活動的最基礎的東西,在農村的文化群眾活動中,要使農民經常開展一些有益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硬件設施建設是開展好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一環。因此,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藝術性、教育型相結合的文化場所,使農民群眾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既受到健康思想的啟迪和教育,同時又在活動中得到藝術美的享受。通過文化設施建設,在農村因地制宜的開展一些紅紅火火、群眾喜聞樂見的具有民族、民間、民俗特色的與現代意識相結合的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農村鄉鎮還應建立起具有一定規模和實用價值的文化活動站,村屯應有自己的活動場所,經常堅持開展活動,使之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
加強基本文化活動方式建設,豐富農村群眾的精神生活
加強基本文化活動方式,主要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把文化部門組織的經常性、小型多樣性文化活動與民間的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結合起來;把群眾自娛性活動與各鄉鎮政府舉辦的文藝匯演、比賽等活動結合起來;把鄉村文化活動與文化職能部門的服務結合起來;把宣傳思想道德建設、科技文化衛生知識普及與開展文娛、體育活動等有機結合起來。力求達到群眾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不斷豐富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強農村文化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多渠道培養農村文化人才
近幾年,農村文化骨干、專業人才流失現象嚴重,人員老化、民間藝人的絕技近于失傳。若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部分農村文化將出現人才匱乏,只等城市送文化下鄉的窘境。只有留住人才,給予文化人才合理的待遇,同時創造條件,盡可能發揮其業務專長。使他們在農村有用武之地。更要組織力量將民間藝人的絕技整理流傳下來,使那些有民間特色,為農民喜聞樂見的民間技藝發揚光大。還要征得有關部門的批準,上級主管部門和文化館爭取不定期開設文化骨干培訓班,對村組文化活動骨干、積極分子進行培訓提高,培養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人才。通過組織鄉鎮、村組文化匯演、比賽,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和農村文化人才的培養。
農村文化是我國群眾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強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建設是保障農村文化事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從農民最感興趣的入手,開展一些本鄉本土特色、群眾廣泛參與又喜聞樂見的活動,這樣才會贏得男女老少的積極支持與廣泛參與,對增強凝聚力,振奮民族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本文作者:張慧敏單位:海倫市文化館)